茂名市沙糖橘产业发展探索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b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沙糖橘引种至茂名市后,经过多年的试种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在当地已形成重要的水果产业之一。基于此,针对茂名市多年及多个种植区域的走访调研,对沙糖橘产业经济效益、产业推广情况、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对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为沙糖橘在当地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沙糖橘;产业发展;经济效益;广东省茂名市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89
  茂名市是全国水果产业大市,2019年水果产业种植面积约23.53万公顷,其中,荔枝种植面积9.34万公顷,占比39.72%;龙眼种植面积5.20万公顷,占比22.07%;香蕉种植面积4.11万公顷,占比17.48%;三华李种植面积1.62万公顷,占比6.87%;而柑橘类水果的种植面积仅为0.19万公顷,仅占全市水果种植总面积的0.80%。柑橘产业是茂名市水果产业的薄弱环节,近年来由于黄龙病对粤北、粤东等柑橘种植老区的毁灭性影响,茂名市的柑橘产业有加快发展的趋势,亟待加大对柑橘品种的引进和技术研究工作,以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的契机。针对这一现象,必须引进和培育优质、高效的新品种以丰富和优化茂名市水果品类结构,研究优质、丰产的栽培管理技术,以农业科技维持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增强茂名市水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南方地区多地已有试种成功的案例[1-3]。引种沙糖橘,建立标准化栽培示范区,推广种植沙糖橘对改善茂名市水果产业品类结构,拉长水果产品的市场供应期,增强茂名市的水果竞争能力,提高果农的生产收入,增强农民种果的信心,推动茂名市水果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 现状
  沙糖橘是柑橘类优良品种之一,原产于广东省四会市。沙糖橘生产分布地域较窄,特别是春季上市的“叶橘”生产地域更窄。沙糖橘的栽培特点是早结、丰产、较抗溃疡病、不抗寒和贮藏性稍差,是目前我国发展速度最快、品质最优的宽皮柑橘品种。据市场调查,沙糖橘上市期在水果淡季,尤其是春节时令市场對柑橘的需求,优质的沙糖橘可作为高档、春节时令礼品水果销售,田间平均收购价格高达10~16元/kg;而四五年生沙糖橘
  667 m2产可挂果达2 000~2 500 kg,667 m2产值高达
  4万~6万元,利润可达1.5万~2.5万元,远远高于一般水果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非常显著[4-5]。
  1.1 经济效益
  沙糖橘引种到茂名市后,经优质丰产稳产栽培技术改造,砧木的适应性较强,栽培技术措施到位,可有效改善沙糖橘的果品质量,果实商品率大有改观。沙糖橘引种后,第二年即可少量挂果,第三年进入投产期,第五年进入盛产期,其经济效益极其明显,每667 m2均收入可高达1万元以上。对比茂名市水果产业以荔枝、龙眼、香蕉为大宗水果品类,但近年来经济效益疲软,部分荔枝、龙眼园已失管,香蕉产业由于受枯萎病的影响也在萎缩,因此,借助此次沙糖橘产业转移的契机,茂名市成功引种沙糖橘对优化茂名市水果产业结构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1.2 产业推广现状
  经多年实地走访调研发现,沙糖橘适合在茂名市各地区种植推广,以信宜市和电白区为主产区,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示范带动逐步扩大其种植面积,至2019年,在茂名市各地区已累计推广种植面积约有0.35万公顷,其中信宜市推广种植面积0.26万公顷,电白区推广种植面积853 hm2,新增产值8.36亿元,新增利润6.39亿元。
  1.3 社会效益
  茂名市是水果大市,荔枝、龙眼产业历来是茂名市水果产业的支柱,已有20多年的产业发展历程。但近年来,由于水果品类单一、供应期集中、保鲜加工滞后和流通渠道受限等诸多原因,荔枝、龙眼产业经济效益下滑,可见茂名市水果品类结构落后,无法适应商品市场的发展需求,导致滞销局面,效益走低,果农种植的积极性下降。引进沙糖橘等优稀品种可改良本地水果产业的主栽品种结构,又可维持广大果农的种果收入。沙糖橘引种及优质丰产稳产栽培关键技术是茂名市水果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之一,是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优化水果品类结构的主要途径[6]。随着“农业空心化”趋势的加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资源外流,沙糖橘等经济效益高的农业种植项目有助于吸引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增加果农经济收入,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维持水果产业转型发展。
  1.4 生态效益
  在推广引进新品种的同时配套宣传标准化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合理施用化肥,改变果农过度依赖化肥农药以增加产量的传统观念,降低对生产环境的污染,维护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粤北、粤东等传统柑橘主产区接连遭受黄龙病的严重影响,茂名市作为新兴的柑橘产区,种植户对发展柑橘产业的需求日益高涨。
  沙糖橘引种及优质丰产栽培关键技术贯穿从沙糖橘引种至茂名市各区域种植生产的全过程,是包含对树体空间、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树形修剪、化学调控和轻简设备等诸方面形成优质丰产的栽培关键技术的集成。但还存在以下6个方面的问题。1)品种资源的纯度还未进一步得到完善保障,部分果农和种植园采取自繁自育方式、擅自到外地盲目购买苗木、对购买和种植无病毒健康苗木的认识不足、贪图便宜、购买没有检疫证明或来路不明的苗木,致使沙糖橘品质差或品质退化。2)一些从柑橘黄龙病疫区生产的苗木流入,造成当地沙糖橘苗木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出现品种混杂退化和黄龙病为害等问题,对沙糖橘产业健康发展十分不利。3)由于许多果农种植技术水平有限,对黄龙病的防控、优质标准园的建立与示范、高标准生态种植关键技术、高水平种植管理沙糖橘技术等不理解、不掌握,或资金、人力不足等原因,不能按照沙糖橘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栽培管理,存在种植与管理严重不协调,致使果树长势差,树冠结构不合理等。4)长期大量施用化肥,轻视有机肥的使用,或由于不良天气导致果实品质变差。5)由于管理不当,部分沙糖橘园病虫害发生相当严重,不科学使用农药,造成产品农残超标、果实品质差、商品性能差等问题。6)品牌的建设较弱,以包装方式进行销售的比例低,品牌的影响力也比较弱,缺乏打得响的品牌,远不如“四会沙糖橘”名气大,很难保证当地长远的销售和产业持续发展[7]。   3 对策
  1)加大品牌建设的扶持力度,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沙糖橘的种植园打造品牌化的沙糖橘[8]。2)加强政策引导,提高产业规划性,不要盲目种植。3)农业种植有风险,大力推广农业保险,规避种植风险,对投保种植户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以挽回种植投入,为种植户规避种植风险,让农业保险成为果农的“保护伞”,让果农种得放心、種得专业,间接促进沙糖橘产业规模化发展[9]。完善当地沙糖橘快速发展的配套措施,为沙糖橘产业在当地稳定、健康的发展提供保障。
  4 结语
  沙糖橘在茂名市的成功推广应用,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改善茂名市水果品类单一的结构难题,并借助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改进沙糖橘栽培关键技术、控制生产成本、提高果品质量、拓展销售渠道并增加经济效益,对茂名市水果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业的升级转型起到推动作用,未来产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 严涛,陈金龙,唐桂成,等.耒阳市砂糖橘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6(07):270-272.
  [2] 黄新秀.砂糖桔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19):75-77.
  [3] 彭乃容,陈标华.砂糖桔在五华县的引种表现及“五个一”无公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03):191.
  [4] 黄晓雁,黎展文,戴国权,等.砂糖橘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果农之友,2016(03):10-11.
  [5] 余加能,杨祖艳.无公害砂糖桔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2018(09):71-72.
  [6] 黄海.砂糖橘主要病害防治技术[J].河北果树,2018(03):46-48.
  [7] 钟晓宏.乡村振兴实践之种植业产业化的辩证思考:以桂林市永福县砂糖橘产业化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9(34):46-49.
  [8] 蓝子康.发展梧州砂糖橘产业的思考[J].中国热带农业,2011(02):50-52.
  [9] 刘美任,甘雨,程雅婷,等.助力广西乡村振兴的砂糖橘产业发展及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472-474.
  (责任编辑:刘 昀)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就甘蔗种植而言,整地是尤为重要的环节,如若在该环节中,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则有助于提高甘蔗产量、品质等,同时对实现甘蔗种植区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主要分析甘蔗深松整地技术,并探讨该技术的有效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甘蔗;深松整地技术;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S566.1 文献
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服务作为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顺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求,积极进行深化改革与创新,以推动农村地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在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加强对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推动农村金融服务改革与创新,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行业的需求,发挥出农村金融服务的优势。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  中图
摘 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较快。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中,稻谷烘干机械化无疑是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但当前稻谷烘干机械化发展过程,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结合多年研究实践,探讨稻谷烘干机械化发展现状,总结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稻谷烘干;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S226.6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
摘 要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集约化养猪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了生猪产品交易,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防疫措施,生猪养殖中各种高致病性疾病频发,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具有较高接触率和死亡率。基于此,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控制高致病猪蓝耳病,促进猪养殖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特点;综合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C DO
近日,东华大学郭颖教授和葛邓腾研究员受蚯蚓周期性皱皮结构和软体躯干的启发,提出了区别于以往强化策略的软材料策略,在纤维上构筑周期性褶皱,利用褶皱结构和软材料(PDMS)的
期刊
摘 要 新时代下,我国传统农业正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型。在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智慧农业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基于此,从资金、人才、信息化技术应用等层面分析智慧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智慧农业研发资金、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及推进智慧农业信息化建设等应对策略,通过推进智慧农业的更好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智慧农业;农业发展;问题;对策  中圖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
摘 要 近几年,发酵床养牛模式发展较为迅猛,尤其在我国南方各省区,已成为提高养牛效益的新模式。发酵床肉牛养殖技术是以发酵床为载体的粪尿免清洗现代化环保养殖技术,发酵床材料包括秕壳、秸秆、锯末及农林副产品等,此技术的关键在于肉牛在发酵床垫料上生长,其所排除的粪便和尿液直接被发酵床的微生物第一时间降解,能够真正做到无臭、无味、无害化排放。基于此,在概述肉牛发酵床养殖技术的基础上,分析肉牛发酵床养殖的优
摘 要 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人们的温饱,更紧系国家的命运前途,而农业发展的关键又在农民。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在农村地区尤其突出。加强农民培训是发展农业、振兴农村的关键一环,基于此,分析农民培训现状,探究加强农民培训的策略,使之更好地助力农村发展。  关键词 农民培训;农村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2
近日,复旦大学彭慧胜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生物相容的可注射式柔性纤维电池,该电池使用碳纳米管复合纤维作为电极,具有优异的柔性和生物相容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J.
期刊
摘 要 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好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目前看来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入手,阐述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污染问题;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