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评价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163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行醒腦静注射液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接收脑梗塞患者200例作为对象,按入院顺序分成不同疗法组:对照组(川芎嗪注射液)、实验组(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后评估总体效果。结果:实验组病症缓解者95例,占比95.0%,和对照组的75.0%相比较高,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脑梗塞患者行醒脑静注射液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症状,提高神经功能,值得借鉴。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脑梗塞 临床疗效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危害患者生命。以往,临床均借助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但效果不明显,逐渐被患者摒弃。近年来,通过临床治疗的不断探究发现,醒脑静注射液可于患者中获得显著成效[1]。为了进一步的评估该疗法应用价值,本文将我院收治者作为对象,详见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将我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接收脑梗塞患者200例作为对象,按入院顺序分成不同疗法组:实验组100例,男性、女性分别52例、48例,年龄段40-70岁,平均(62.9±2.9)岁;疾病史12-36小时,平均(23.4±5.4)小时;其中,30例轻型,51例中型,19例重型;对照组100例,男性、女性分别51例、49例,年龄段41-71岁,平均(62.8±2.8)岁;疾病史12-36小时,平均(23.5±4.5)小时;其中,29例轻型,52例中型,19例重型。2组患者疾病程度、疾病史等资料无区别,P>0.05。
  1.2 脑梗塞临床诊断纳入标准及分型标准
  根据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脑梗塞的诊断。纳入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排除存在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心血管疾病以及肝肾功能紊乱的患者。根据脑梗塞的发病时间以及CT表现等将其分为轻型、中型以及重型。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基础疗法,包括:①帮助患者取半卧位,输液治疗以维持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观察是否伴有瞳孔变化的情况,监测血压、血糖指标,确保呼吸道畅通;②若患者颅内压升高,可静滴甘露醇药物,降低颅内压。对照组患者在该基础上行复方丹参注射液,方式为静滴:将复方丹参注射液溶于生理盐水中,剂量分别为20.0ml、500.0ml,每天1次,持续2周;实验组患者于基础疗法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方式为静滴:将醒脑静注射液溶于生理盐水中,剂量分别为20.0ml、500.0ml,每天1次,持续2周。
  1.4 评定项目
  临床治疗结束后评定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并观察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病症效果:症状消退,神志、肌力恢复表明病症治愈;症状减轻,神志、肌力开始恢复表明疾病缓解;症状未变化,神志、肌力仍未变化甚至恶化者表明治疗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借助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判定,分数越高,缺损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病症效果、不良反应属于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属于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x±s)表示,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症效果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疾病缓解率有区别,对照组少于实验组,P<0.05,数据见下表1。
  2.2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疾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区别,对照组多于实验组,P<0.05,数据见下表2。
  2.3 临床不良反应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异常现象。实验组患者出现5例胃肠反应,占比5.0%;对照组患者出现10例皮疹,占比10.0%,两组无区别,X2=0.721,P=0.396。
  3 讨论
  脑梗塞属于临床常见疾病,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所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轻者降低生活质量,并诱发心肌梗死、脑出血等病症,重者危害生命健康。目前,临床针对脑梗塞均实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降低颅内压、复方丹参注射液等疗法,但效果不明显,降低临床效果。因此,疾病治疗过程中需探究安全、有效的疗法治疗[2]。
  近年来,通过对脑梗塞患者的不断研究发现,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后,可改善患者脑部循环现状,增强细胞组织的耐受性能,减少钙离子内部的血液流动总量;并且,该药物还可彻底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血浆内部蛋白原水平,增强降解功能,提高血液黏度。通过对细胞变性功能的增强,还可改善脑部微循环,降低神经功能损伤度,实现最终的疾病治疗目的[3]。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40例患者经由醒脑静注射液疗法后得以治愈者22例,缓解者16例,缓解率为95.0%;而对照组患者预后病症得以治愈者12例,缓解者18例,缓解率为75.0%。此外,临床治疗中还需引导患者保持愉悦心情,因为诸多疾病的病发均和情绪激动相关;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禁止食用霉变、冰冷类食物;适当身体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尤其是体弱多病的中老年患者,天气突变降低免疫力,提高临床病死率。故而,需格外关注。
  综上,临床针对脑梗塞患者行醒脑静注射液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症状,提高神经功能,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建国.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4):774-775.
  [2]周利希.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2):5247-5248.
  [3]李筱瑜.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6):57-58.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高校后勤企业目前经营管理现状的分析,结合后勤企业特征及现实情况,具体介绍了高校后勤企业在经营创新上可以采用的经营策略,试图通过高校后勤企业在制定和实施经营策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很大部分与护理工作有关,医院感染控制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一项,医院感染伴随着医院建立和发展而存在,加强护理管理工作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同时也能提
【摘 要】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来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消化道内科恶心呕吐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患者自身因素诱发的恶心呕吐原因包括药物、胃肠道疾病、精神类疾病以及肝胆内科疾病等,主要因素为胃肠道疾病。患者在接受针对性、系统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是缓解我国经济结构矛盾、扩大内需的必然逻辑结果,是针对传统城镇化而提出的现实命题.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不仅是有效解决传统
古籍修复工作是一个冷门行业,但有着得天独厚的技术条件和发展空间,把握这些优势开展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古籍修复的内涵,分析了做成修复关键环节,最后写到了做成
目的:探讨耳软骨在鼻综合整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2例鼻综合整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给予自体耳软骨作为填充材料,对照组给予体聚四氟乙烯补
对中小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特点导致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基于科学技术的更新,互联网手机影视等新媒体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电影艺术和互联网技术相互融合出现了新的同时也是必然的产物——微电影.微电影
张爱玲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坛上一位传奇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反映出近现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侧面,六十年前的上海沸沸扬扬地流传着关于她的痴男怨女的故事,然而她创作故事里的
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安全管理的基础上.企业安全管理的实现需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保驾护航.因而,企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常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