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中的谜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dinfo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复习巩固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山谷中有一个谜:那是什么呢?(指名根据示意图说说山谷中的谜是什么)
  2.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相信大家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知识掌握的情况,并能用自己的话,对照示意图说出山谷中的谜。
  二、 学习课文
  1. 请大家看课文的第3自然段,认真读一读,谜底就在课文的内容中,用横线画出谜底。
  2. “其他那些树”是指哪些树?雪松的“这个本领”指的是什么呢?再读一读课文,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1) 轻声读,画出最能表现雪松摆脱大雪压迫的词语。
  (2) “就这样”是指什么样呢?
  (3) 师生再次演示这一个过程。
  (4) 夸一夸雪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弄明白山谷中的谜底是什么;二是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悟,弄明白雪松保持自己完好身姿的原因,通过师生的交流,演示,再辅以感情朗读,以便让学生能更彻底地明白其中的原因。而“夸雪松”的方式,旨在让学生结合文章的内容以及平时已有的储备,对雪松不怕风欺雪压、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秉性予以升华。
  3. 对于这样的发现,两位旅行者各有自己的看法。 读第一位旅行者的话。“不会弯曲”怎么理解?你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吗?(师生演示其他那些树是怎么被大雪摧毁的)
  4. 读第二位旅行者的话。“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可以用什么词语来代替呢?
  5. 他这句话里面包含了战胜困难的哪两种方法?(正面抗争去战胜和作出适当的让步再抗争)
  6. 什么时候要正面抗争?什么时候又是先做出适当的让步再抗争呢?
  7. 小结:的确,有句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做出适当的让步并不意味着退缩,而是为了寻求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到时机成熟,东山再起。
  8. 由此,老师想到了我们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人物:越王勾践和卧薪尝胆的故事。
  9. 你想到了哪些人也采用了和越王勾践一样的做法?历史上的,现代生活中的都可以说。
  10. 再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这段富有哲理的话,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即使交流了,仍有一部分同学还是一知半解,为了让学生理解更便捷、透彻,教者采用故事传递、名言警句诵读的方式,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从耳热能详的故事中去渗透哲理的精髓。
  三、 人生感悟
  1. 说说自己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收获?以后面对困难的时候,该怎样去面对?自创一句名言。
  2. 同学们,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坎坷的。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后的彩虹会更加绚丽。战胜了困难,胜利会属于自己。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应该是教学所应该追求的,揭示了文中蕴含的哲理后,为了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哲理的诠释,让学生自创一句面对困难的名言,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坦然面对困难,能根据困难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困难。
  (作者单位:宝应县曹甸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2003年的“非典”、2008年上半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和2008年下半年从美国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都不同程度地冲击了消费品长期的价格均衡体系,并且对于相关产业链产生
一、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多媒体映示)“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亭亭玉立花仙子,喜欢生活水中央,爱穿白色粉红衣,常常坐在绿船上。”(荷花)同学们,你们喜欢荷花吗?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看荷花,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新课,让学生的听觉、思维、想象做“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形成了“
期刊
版式设计的基础是视觉生理学和视觉心理学。报纸版面的理论价值是编辑主体创造的,它蕴含着编辑的认识、审美心态,体现着编辑的思想、态度、情感,但是版面价值实现的多少,却不单是编辑主体一厢情愿的事,它取决于受众对它的青睐程度——当版面与受众接触时,受众看与不看,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浏览还是细读,对编辑版面及稿件作怎样的认识和评价。但是编辑们也不必为之太过担心,因为控制受众阅读心理的绳子常常是拿在编辑主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