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我们相爱

来源 :职业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能是从小性格使然,对于身边的好朋友们,我并没有过多地在意他们的肤色、外表。毕竟人和人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在选择伴侣的时候,我刚开始也并没有想到有一天,会与我的英国太太成家。
  就像一句老话说的:婚姻是建立在两个人牢固的感情基础上的。当两个人的感情、默契程度、生活惯性全部磨合到可以平稳运转、轻松自然的时候,肤色、种族等问题就都显得那么苍白,只有快乐的生活和一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奋斗,才是色彩缤纷的。
  在我们的恋爱之初,女朋友是英国人这个消息似乎给我的家庭和国内的朋友带来不少触动。与之相比,英国的朋友对我们恋爱的反映倒显得很平静。
  恋爱时间长了之后,家人与朋友已经对我们的跨国恋情习以为常,反倒是英国的朋友和家人圈子里热闹了起来,大家都开始或明或暗地询问,我们何时会结婚。事实上我们也非常期待那一天:百分百确定对方就是自己想相伴一生的伴侣,从而走进婚姻的殿堂。
  跟很多人一样,我们也曾为跨国婚姻而犹豫过——如何兼顾双方的家庭成为最大的难题。作为一对跨国夫妇,就总要面临选择到哪一方国家定居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必定有一方的家庭会离我们更远,不要说照顾,甚至时常见上一面都难上加难。
  对于我的父母,我虽深知他们的思想都比较前卫开放,但这毕竟是婚姻大事,我并不确定他们究竟会如何作答。出乎意料的是,当我把这条让消息告诉他们的时候,得到的是一个非常冷静且肯定的答案:爸妈同意。
  听到答案的那一刻我哭了,哭了好久。我知道这一句同意,意味着:儿子将幸福,父母将孤独。如今我们尽最大的努力,每年平均回国2-3次,每次短暂的陪伴,看到父母脸上开心的笑容,至少能让我在异国他乡少一分愧疚。
  跨国婚姻与普通婚姻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恋爱的这些年,让我们坚定与对方牵手的,不是太多的浪漫激情,反而是最平凡的柴米油盐。



  还记得在我们的婚礼上,我对妻子的新婚誓言中,有这样一句:“Danielle, You are always my best friend.”或许对于国内的朋友而言,“好朋友”三个字听上去实在不够亲密。但事实上,“好朋友”是足够了解对方、能够永远无条件做对方的依靠、是永远能让对方忘记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与不快、是一见面就会抛开一切奔向开心的人;这才更像是夫妻之间的黏合剂,让两个人相互依靠,相互取暖,去度过漫长的人生。
  作为跨国婚姻的亲身经历者,我认为,我们只是用两张不同肤色的脸,在过同样平凡的生活,人与人之间是完全相同与平等的,不同的肤色只是两个符号,它并不会给这对爱人附加上任何特殊性。
  平时生活中,更偏向于哪个国家的生活方式?
  平时我们的沟通几乎100%用英语。饮食和家中的装点是一半中一半西。我的太太特别喜欢中餐,例如宫保鸡丁、干煸四季豆、水煮肉等等,她最钟爱的就是火锅。我太太说得最标准的一句中文就是:“爸爸妈妈,我们晚餐可以吃火锅么?”为此,我们还特意在英国的家里备齐了吃火锅的全套装备。
  你是怎么搞定外国太太的?想对异国婚姻有困惑的人说些什么?
  显然,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可答案真的很简单:我们相爱。
  其实在国内,有些人似乎会在外国人面前主动降低身份与态度,他们美其名曰,这是我们中国人谦虚的性格。对此,我的看法是,谦虚不等于谦卑,一个人只会因为对方的强大与优秀而谦虚,而不应仅因对方外貌的不同而谦卑。在中国,我们是主,他们是客,我们要拿出足够的热情与谦虚来友善地容纳他们,而完全不需要用谦卑的态度取悦他们。我希望在今后,可以不要再看到一些外国人走在前面,一群中国人前呼后拥、盛装陪伴在其左右;我希望看到外国人与中国人一起,平等协作,共同努力将中国变得更加美好。
  一句话说出你的跨国爱恋宣言。
  平等、平凡、沟通、相伴。
  觉得两国婚姻文化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相比中国而言,英国家庭对子女的婚姻看得反而比较简单。
  直观地说,大部分国内的夫妇,在婚后并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这也就造就了嫁娶文化。婚后,一个家庭会多一份子,而另一个家庭会少一份子,有些家庭矛盾也由此生成。而英国的这个观念就不同了,婚后,两个家庭拆分成了三个家,双方的家庭各自失去一份子,但组成了新的家庭。之后,三个家庭之间平等互助,相互扶持,产生负面矛盾的机会少了,关系也就更加紧密、轻松。
  相比而言,英国的婚姻观念让我感觉更为轻松。
其他文献
欧洲杯,全世界四年一度狂欢节。听说主编的老公在开幕前一星期,就囤备好了熬夜观赛的零食和啤酒,更别提全世界有多少球迷趋之若鹜因而废寝。  由于小组赛的不少进球集中在比赛的最后10分钟左右,今年欧洲杯被吐槽为“欧洲绝杀杯”,但好在上演了多场“闪电战”戏码,让比赛从一开始就吸人眼球。如果说意大利靠防守反击战胜“华丽之师”西班牙是两支球队的“本色出演”,那么葡萄牙战胜克罗地亚的比赛,就是一次不折不扣的漂亮
期刊
大学老师,一份在中国社会被视作“最适合女孩子的工作”之一,不仅每年有两个带薪假期,享受着公费医疗,还拥有着每顿比普通工薪阶层便宜60%的食堂饭菜。“女性”与“大学老师”的结合,意味着她的生活体面而又安稳。  然而,大学心理老师简里里并不开心。  于是,简里里辞去从事了六年的大学老师工作,创建了对接心理咨询师和有心理咨询需求人群的网络平台——简单心理。两年后,“简单心理”已经入驻了300多个认证咨询
期刊
早在1962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总统特别国情咨文》中提出消费者应享有四项基本权利之后,“顾客就是上帝”成为百货业和品牌商们奉行的理念。半个世纪之后,网络平台的扩展和社交类软件的更迭,自媒体与粉丝圈的兴盛,弱化了传统明星代言的功效,却让“上帝们”寻找到了购物时信奉的上帝——KO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这些KOL或是一些行业中的专业人士,或是充分掌握着某个领域的知识和
期刊
本科毕业后,学习金融保险专业的石维康进入了一家外资公司。但这份每天中午12点以前就能够把当天所有活儿都干完的工作,给了她一眼望到职业生涯尽头的枯燥感和乏力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石维康进入了奥美广告公司,成为网络公关。在校时常接触BBS、参与社会实践积累的经验,为她胜任这份工作做了铺垫。在奥美,她的工作内容是制定策略和制造创意,然后利用社交媒体帮助客户进行传播和营销,进而达成营销目标。而在奥美工作
期刊
窗下摆着的心形烛阵,纪念日捧上的999朵玫瑰,云霄飞车上的示好,绚烂烟花下的求爱……无数情窦初开的女孩梦想着与白马王子共享浪漫时刻,她们都梦想着自己能遇到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但也有人会为浪漫而烦恼,浪漫的人似乎离实实在在的生活太远,并不那么可靠。那么,究竟应不应该逃离浪漫的爱人呢?浪漫的爱情真的无法长久吗?  故事  我叫小P,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是否浪漫的人就一定花心呢?  我有两三年没谈过恋爱
期刊
袁姗姗这一批经由古装偶像剧成名的新生代女演员,似乎都经历过人气与口碑难成正比的尴尬。她们以“新生代小花旦”的身份迅速蹿红,并品尝到名利的硕果。但在观众看来尚不成熟的演技以及快餐化的剧情与人物设置,又使她们背负了一系列的骂名。  在舆论的高压下,袁姗姗并没有过多解释,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演技和形体上。没有料到的是,当她偶然在微博上晒出一组健身照后,迷人的马甲线和腰窝竟令网友纷纷表示“黑转粉”
期刊
杂家在现实生活中演绎着多种角色,他们并不专攻于一项技术,他们沉迷于各种技能,他们的爱好包罗万象,他们的宗旨是学无止境,他们的兴趣点永远在开辟新天地。  敢挑战,能折腾,对于感兴趣的技能有照单全收的野心和干劲,直至最后取得满意的成果,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极致、完美,是他们的追求。李航就是其中之一。  多才多艺的李航在外人的眼里,就是个天生有才又有用的能人:他是活跃在屏幕上的演员、美食主持人;他是忙碌在翻
期刊
20岁出头的年纪,我曾独自一人游历过欧洲13个国家,40多个大城小镇。但从未有哪次旅途,像这次一般温暖。  因为有家人的陪伴,我们欣赏美景、共食佳肴、谈天说地、大笑拥抱。  原来,去哪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  走到哪里,都在牵挂与被牵挂之间  来英国后,去过几次伦敦。虽然每次停留的时间都不短,但总是独自一人。  直到父母这次来英国前,我连著名的大英博物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圣保罗大教堂
期刊
我从小就是一个理智、好强的女生,我一直都觉得只要肯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比如我一年之内就把自己的品牌做成新加坡小有名气的品牌。这种能力让很多中国男生对我望而却步,我差点觉得自己要孤独终老的时候,我遇到先生——一个地地道道的新加坡人。他用自己的温暖和大度融化了我内心所有的不安,让我愿意敞开心扉去接受一个人,组建一个家庭。  在遇到我丈夫前,我完全没想过会和别国男生结婚,对跨国婚姻也不怎么看好。我本身
期刊
如果远行能够打开眼界,如果海洋能够洗涤心灵,如果一双独到的眼睛能滤出万物之美,如果一种单纯的初衷能创造非凡图景,那么请你留意眼前、手边、地面或者远处的事物,是否恰巧有某样东西正在和你对视?  喧嚣和宁静,是城市的两边,也是心灵的两端。  生活亦是在以如此的姿态吸引着我们,一边是华丽炫耀,一边是简朴单纯,每边都有支撑的理由。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或因看破繁华,就向往自然,无所牵绊。现实总是处在两边中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