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剪纸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n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教育是基础,创新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中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在剪纸活动中通过欣赏活动、表现活动、创作剪纸活动三种途径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有助于促进幼儿观察思考,训练幼儿的创新能力,通过实践,进一步丰富幼儿的审美情感,增强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剪纸;培养;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一、观察思考,在欣赏活动中为幼儿的创造力奠定基础


  1.收集素材,培养幼儿对美敏锐的捕捉能力
  幼儿期是幼儿创造力的萌芽期。幼儿天生就具有创造性,他们的行为和做事情的方式是与成人不同的。因此,教师要在素材选材上下功夫,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来选择内容,选择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题材。如选择幼儿喜欢的小动物、交通工具等教学内容,让幼儿欣赏观看,也可以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并让幼儿展开深入的讨论,使孩子们对富有创意的剪纸作品充满好奇,练就捕捉美的能力,这样可以提高幼儿对剪纸的兴趣。
  2.创设环境空间,增强幼儿对美的视觉感知力
  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是激发幼儿剪纸兴趣的前提。幼儿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因而教室内外的装饰都应注意构思的形象夸张,画面内容生动,色彩鲜艳协调,具有童趣。为了让幼儿感受剪纸作品中的美,可以在活动区中的美术角挂上一些剪纸作品,使孩子们感受热闹、欢乐的气氛,提高感受美的能力。有了这种氛围,幼儿随时随地观察美、欣赏美,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对剪纸的兴趣。
  3.利用教学手段,调动和培养幼儿发现美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时常注重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通过积极参与,帮助幼儿感受、发现剪纸作品中的美。如在欣赏剪纸“蝴蝶”的活动中,我出示一幅写实的图片蝴蝶与剪纸蝴蝶,引导幼儿积极讨论两种不同版本的蝴蝶,从颜色、花纹、材料上一一作比较,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剪纸作品大胆、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了解花纹的镂空、图案的对称。让幼儿通过观察分析,感受蝴蝶的形态特征,从而提高其审美活动的质量,最后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鼓励幼儿发表不同的意见,从而激发幼儿对剪纸的创作欲望。

二、创新思维,在表现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剪纸教学活动中,我们时常发现光靠幼儿欣赏、自由剪还不行,一些基本的必要的剪纸技能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详细制订每学期的剪纸计划,并从幼儿的身心发展出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幼儿逐渐提高剪纸技能和审美能力。通过不断学习,孩子们掌握了对边折剪、左右对称剪、对边折剪等一些基本方法。在一次剪《长颈鹿》作品时,我先引导幼儿观察长颈鹿的形状、生活环境,接着让孩子自己剪,至于长颈鹿什么造型,跟谁一起玩,就鼓励幼儿自己决定,让他们用已掌握的技能去创造。剪纸实践的结果是孩子们的作品都形态各异:休息的长颈鹿、吃树叶的长颈鹿,长颈鹿和一群小動物们在一起玩耍等。在培养孩子们剪纸技能的同时,其创造力也在慢慢地发展。

三、发挥想象培养幼儿在剪纸活动中的创造力


  幼儿的创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经验和意象的积累,因此我们一般选择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内容进行剪纸创作,如让幼儿用剪纸装饰盘子。平时幼儿已接触到各种图案和花纹的盘子,已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教师提供一只白色的一次性盘子,让幼儿运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装饰。每位幼儿都积极动手,剪出了各种图案、花纹,有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幼儿进行了大胆的装饰。为了让幼儿有更大的创作激情,我们还经常组织幼儿外出感受美。运用多种剪纸材料进行创作,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四、结语


  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我们发现幼儿期的儿童开始出现独立思维,所表现的创造力也十分强大,而剪纸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对幼儿的各方面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幼儿整体审美的能力,使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动手美化生活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念芸.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林 桐.新编儿童剪纸全书[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一、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强大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具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新课标强调教学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初中物理有很多知识点、概念都比较抽象、难懂,因此在学习时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积累,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能想象到所发生的物理过程;还要有较强的理解力、记忆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
摘 要:在落实素质教育以及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生的长远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作者认为为了能真正为学生个人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教师应该立足于自身工作教育的现实情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积极地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创造性的课堂环境中实现自身的成长。  关键词:学习能力;高效课堂;学习参与度  一、了解学生  1.形成良好的习惯  提高师能以及构建高效课堂对教师以及
健康生活素养主要指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它涵盖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三个维度。教师应该从健康生活素养课程创生、健康生活知识先
摘 要:伴随新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当前各个教育机构也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培养,继而全面推进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在当前教育形势之下,青少年宫作为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也越来越受到了当前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文章作者结合我们在青少年宫开展的校外教育经验,从开展这一教育活动的意义与创新策略两大方面来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青少年宫;校外教育活动;重要性;创新  一
备课组教学研究的核心,是发现归纳各种教学问题,通过集体教学研讨提出解决教学问题的改进方案与教学建议,并在教学实践中检验方案建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四段式主题校本教研"
新课标要求物理教学要重视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本文倡导教师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开展探究教学(即生活化探究教学),通过生活化情境创设、向生活借力开展探究、跟生活对话、生
本文对燃气规划中燃气管网布置进行探讨,燃气管网布置是采用环状、状及环支相结合布置优缺点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的结论。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也更加注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逆向思维尤为重要,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关键。文章先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逆向思维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逆向思维;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渗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逆向思
摘 要:现在的在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有传统文化自身的问题,也有当代大学生自身的问题,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调整来解决。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