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伤合并颌面部骨折患者最佳骨折复位时机的分析

来源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bobo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总结临床病例,探讨烧烫伤患者在合并颌面部骨折的情况下如何合理选择骨折复位时机。

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2003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烧烫伤患者合并颌面部骨折病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共48例,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17~45岁,平均(35±12)岁。下颌骨骨折36例60处,上颌骨骨折12例20处。烧伤面积34%~76%总体表面积(TBSA)。两组患者均进行烧伤治疗和颌面部骨折治疗。根据患者骨折复位手术时间分组:治疗组:休克期后感染期前(伤后1~3 d)手术;对照组:休克期后(伤后4~6 d)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内固定感染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对观察指标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7.69%、内固定感染率0、平均住院时间(30±3) d,分别低于对照组的术后切口感染率36.36%、内固定感染率18.18%、平均住院时间(47±4)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30、1.976, t=7.949, P值均小于0.05)。

结论

烧烫伤患者合并颌面部骨折,在休克期之后感染期之前(伤后1~3 d)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既可以降低颌面部手术感染的发生率,又能早期实现经口进食,为患者提供良好营养支持,更好促进烧伤创面愈合。

其他文献
主要对比讨论了量子信息中的Pauli矩阵和矩阵论中的quaternion矩阵的一些相似性质和不同之处,并利用Pauli矩阵和quaternion矩阵,分别得到了任意单量子比特密度矩阵和矩阵指数函
在线性需求函数条件下,对m个厂商n段定价实施二度价格歧视以最大化各自收益的市场均衡总收益、总收益增长率、消费者剩余、厂商占有的消费者剩余率进行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
用数学物理方法,改进了以往研究在气体储罐泄漏数学模型建构中存在的不足,得到了更为准确和客观的气体储罐泄漏数学模型。改进后的数学模型获得了泄漏强度、储罐气体压力、泄漏
目的观察异体脱细胞敷料皮联合Meek技术植皮治疗特大面积烧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不同原因所致的特大面积重度
研究了常见的一道摸球模型,证明了与其相关的四种不同的摸球问题,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延伸出常见的几类离散型分布,结合相关例题给出常见的摸球问题的一些分析方法。
目的探讨TPO模拟肽(thrombopoietin mimetic peptide,TMP)与人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的重组融合蛋白rTMP.GH对体外培养巨核系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血小板生成有显著调控作用的
针对建筑节能领域中的一个政府和两个互相竞争的房地产企业组成的系统,分析政府与房地产企业间的博弈行为,利用博弈理论,研究了一个处于主方的地方政府的最优节能补贴策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