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整个暑期幼升小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大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she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的最后一个暑假在这个月拉开帷幕了,再过两个月,孩子们就将戴上红领巾步入小学生的行列。我们在上期的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样的转变让他们兴奋,也让他们期待。与之相反,家长们大多都不淡定了,一方面觉得孩子马上就要开始“苦行僧”般的小学生活了,得珍惜这个暑假,让他好好享受、自由玩耍;一方面又觉得,身边的不少孩子报的写字、拼音、算术班都轮番开课了,岂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真是纠结万分!
  幼小衔接班
  上or不上
  幼小衔接班到底有多火?在百度里输入“幼小衔接班”,能找到相关结果约243万个。记者点击进入了一家研究“幼小衔接”的培训机构的网站,在其宣传网页上可以看到,该机构的幼小衔接课程包括:学前拼音;数学思维训练;汉字启蒙;注意力、观察力及表达能力训练;入学心理疏导等。
  记者在线咨询了该机构的客服,了解到该机构的暑期幼小衔接班正在上课,每班10人左右,一共有12节课,每节课两个小时,一节课收费为100元左右。待记者想进一步了解课程的详细内容时,客服却以在线咨询人数太多为借口,建议记者到其校区观摩一下。隔日,记者以大班幼儿家长的身份对该培训机构进行了实地暗访。
  培训机构: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现在幼儿园都不教语数外了,但孩子上小学还不得学吗?很多开明的家长从大班下学期开始就不让孩子上幼儿园了,直接送来我们这儿上。”该培训机构的招生咨询人员说,“我们这儿的老师都是邻近的公办知名小学的在职老师,这些好老师不仅能教给孩子小学知识,更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
  听闻记者此前从没为已经大班毕业的孩子报过任何辅导班,该招生咨询人员惊叹地“啊”了一声,随后她苦口婆心地劝记者:“您再不为孩子报辅导班,一定会后悔一辈子,更会耽误了您孩子!”
  “虽说现在小学入学不考试了,但平时小学也要进行一些测评,成绩直接与任课老师的绩效挂钩,没上过幼小衔接班的孩子很可能拖全班成绩的后腿,这些孩子的父母就等着天天被班主任喊去谈话吧!”这位招生咨询人员还举例说,她经常遇到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因孩子之前没上幼小衔接班,跟不上学习进度,只得再花费更多的时间、金钱到辅导机构补习,成绩还不理想。
  幼儿家长:再贵我也要给孩子上
  和记者一阵前来咨询的张先生说,他所住小区很多同龄孩子都在上幼小衔接班,暑假期间经常看到孩子的幼儿园同学在家长的带领下去上课。“很多孩子都去上幼小衔接班了,提前学了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到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万一班里大部分孩子都学过,老师为照顾大部分孩子,讲课进度变快了,孩子现在不上将来怎么跟得上呢?”
  “这不是跟风,这是被逼的,谁敢拿孩子的教育开玩笑呢!”张先生对于不低的幼小衔接班收费也颇感无奈,“再贵也要上啊。别的孩子都上了,我们总不能因为贵就不上吧!”
  小学家长:幼小衔接,你值得拥有
  前来咨询小学辅导的王女士十分认同张先生的观点,她儿子开学后将上三年级,据她回忆,孩子那年刚上大班,班里近三分之一的孩子就已经去邻近的培训机构上辅导班了。
  当时的王女士认为,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应该以玩儿为主,不应给孩子太多的学习压力,不然有可能会打击孩子在这个时期爱玩的天性,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然而在孩子入读小学一年级时,王女士有些后悔,因为她发现,孩子由于是零基础入小学,跟在培训机构上过幼小衔接班的孩子相比,表现不佳。
  “那些提前学过的孩子,由于老师讲的东西他们大部分都会,因此回答问题很积极。孩子有次问我,为什么有些小朋友会掌握老师还没讲到的知识,是不是他们比较聪明啊?我当时只能回答孩子那是因为他们提前学过了,但他们的优势不会一直保持的,你只要努力,很快就能赶上他们。”让王女士感到欣慰的是,孩子在去年上小学二年级后,成绩终于慢慢赶上来了。
  专家提醒 冷静!培养习惯更重要
  针对家长们热衷于让孩子参加幼小衔接课程的现状,有关专家表示,这种“担心落后”的恐慌心理普遍存在,其实是家长们过分焦虑的表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相比起预习基础知识,对于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过渡,以及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为此,专家指出,与其提前学习,不如关注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是否坐得住、能否耐心倾听他人说话、是否开朗热情、见到师长是否有礼貌、能否合理安排时间等,这些能力才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更是孩子今后长远发展的基础。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最终牺牲的是孩子的童年快乐、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小学生活
  Are you ready
  幼小衔接班如此火热,上还是不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家长最关心的归根结底是如何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孩子入小学,您知道要做哪些准备吗?本期,我们将教给家长们在孩子入小学前必须要做的五大准备。家长早准备,孩子早适应哦!
  准备 心理——成长很自豪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孩子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次考验。
  在心理方面,家长要让孩子觉得“做一名小学生是很自豪的事”。与孩子聊天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聊一聊小学生及学校的事情,告诉孩子上小学的种种好处,比如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等。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要多鼓励、多赞赏孩子,并由衷地祝贺孩子长大了,让孩子从家长的口吻中,感受到成长的自豪,从而产生羡慕小学生、向往小学生活的情感。入学前,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参观一下小学,这样,入学后孩子的陌生感就不会太强烈。
  准备 体能——坐够三刻钟
  楠楠开学就要上一年级了,为了适应小学生活,妈妈在暑假前带楠楠旁听了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但是妈妈发现,先不管能不能听懂,楠楠根本无法坚持坐够40分钟。20分钟后,楠楠明显累了,想出去走走。
  楠楠之所以如此不适应,是因为小学的学习生活与幼儿园大不相同,无论是上课时间还是学习强度,都会延长、增强。很多孩子上幼儿园时,一生病就不用去了。但如果上了小学还总是生病的话,就要耽误功课了。
  因此上小学前,家长要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和休息,避免疾病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应该带领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做到能坚持听讲40分钟而不感到疲劳。另外,入学前应该带孩子到医院做一次身体检查,保证孩子健康入学。
  准备 能力——集中注意力
  小学一年级老师最头疼的事,莫过于新入学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幼儿阶段的注意力,主要是靠环境中新奇、有趣的事物吸引。而小学生在上课时,需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力指向老师。
  其实,注意力的培养,从孩子一上幼儿园就已经开始了。在家时,家长也可以有意识地安排适当的静坐训练,让孩子学会专注。比如,让孩子静静地玩积木,玩的时候,家长不要以任何形式干扰孩子,直到他自己转移注意力,丢掉积木。很多时候,家长会无意识地打断正在投入玩耍的孩子,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时间一长,孩子的注意力就难以集中了。
  准备 习惯——在家吃早餐
  幼儿园没有严格的上下课时间规定,比较自由,中午孩子还可以午睡。而上小学就要严格遵守小学的时间安排。因此,家长在暑假期间要以小学的作息时间为标准,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逐步让孩子适应早睡、早起的生活,让他们养成按时起床、吃早饭、洗漱等生活习惯。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整理自己的仪表,注意保持仪表整洁;会自己整理自己的书包、书桌及铅笔盒等。在饮食习惯上,孩子需要从在幼儿园吃早餐过渡到在家吃早餐,因此家长需要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让孩子养成定时吃早餐的习惯。
  准备 物质——文具别太多
  物质准备是指为孩子购买必要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像书包、文具盒、尺子、铅笔、橡皮、彩笔等。家长在准备时,不用过于追求样式和数量,够用就行。家长要向孩子介绍各种学习用品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特别是橡皮的用法,告诉孩子不能过于依赖橡皮,应该想好了再写。另外,还要让孩子懂得爱惜所有学习用品。同时,服装鞋帽等生活用品,应一切以舒适、简单、实用为主。
  最后,衷心地祝愿孩子们都顺利升入小学,成为优秀的小学生!
其他文献
“一切正在和将要做幼儿父母的读者,你们还来得及,为了做不后悔的父母,请你们珍惜生命中这段无比宝贵的时光,尽你们的力量记录孩子在生长中的可爱表现,能记多少是多少,孩子将来一定会感谢你们的。”  ——摘自周国平《宝贝,宝贝》  记录孩子成长这件事,我相信是很多父母都始终乐此不疲在做的,这是一种爱的天然驱使。只不过,我们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有的父母擅长文字,有的父母擅长摄影,还有的父母擅长绘画。可以肯定
期刊
宝妈说“童言”  羽宝妈:某大型国企财务负责人;羽宝:7岁,男宝  无忌童言:羽宝生性活泼,关于他的无忌童言一般都是大人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有次他问我怎么才能生孩子,我答:“结婚就能生孩子。”后来他又问:“那第一个孩子是结婚生的,第二个孩子呢?难道再结一次婚?”还问:“妈妈怎么生宝宝?”,我说:“到医院医生动手术拿出来。”他又问:“那小猫小狗呢?难道也到医院动手术?”  童言有计:基本上大人都没法回
期刊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汽车逐渐进入人们的家庭,对于宝宝来说,乘坐公共汽车、在汽车上给有需要的人让座,是一种难得的生活体验。通过情境游戏和亲身乘坐公共汽车,能让宝宝学习关心和尊重他人,促进人际交往的发展。  行动依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5~6岁幼儿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唠叨鹿妈  家长可以和宝宝一起收集大的纸箱子做成公共汽车的模型,利用它来做游戏,可以更
期刊
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被万千宠爱包围,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但是,如果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在集体中就没有办法与别人和谐相处。自从我成为了一个母亲,我就一直非常注重引导孩子与别人友好相处,不能太以自我为中心。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想孩子讲文明、有礼貌,家长就得是讲文明、有素养的人。平日里,我不但注意自己的言行而且还注重对孩子的引导。在依赟很
期刊
1适量的面粉和水混合,揉搓混合物5~10分钟。  2把揉好的面团拍扁成饼状,宝宝在面团里按下自己的手印。  3将印有手印的面团放置一段时间使其干燥。  4家长和宝宝一起根据需要对拓印好的面团染色并适当装饰。  5一个好看的面团手印就做好啦,宝宝可以给自己的作品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期刊
一年级的知识尽管非常简单,但是家长未必能正确地教给孩子。如果家长采取了不适合儿童特点的方法,可能会损害孩子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因此,建议家长不要在意孩子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关注孩子入学后能成为其学习基础的东西,如: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与能力、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等。以下几方面,家长可以尝试着做。  ①让孩子说出自己所做事情的名称和内容,能够看图说话和复述所经历的事情。您还可以通过命名游戏、谈话、唱歌、猜谜
期刊
小朋友,从现在开始,只要你参与本栏目的填色游戏,收集每期的“鹿哥钓鱼记”,并集满12期,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哦!
期刊
一天,我和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的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  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不公平。我的盆里已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  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
期刊
被采访人:林永哲  在父母的眼里,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给自己的天使,天使羽落人间,失去了自己的翅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大环境面前,我们不得不早早规划孩子的未来,顺应这残酷的世界。年幼的孩子背负沉重的枷锁,天使再也无法飞翔。他们需要的,是父母和社会——这双爱的翅膀。  “我要让孩子的童年更健康,我要让孩子的童年更欢乐,我要让孩子的童年更童年。”2004年,来自海峡对岸宝岛台湾的
期刊
在,焦虑症在折磨着越来越多的人,我们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钱赚得太少,信息太多来不及看,步子太慢赶不上即将开出的地铁;农夫们给各种瓜果蔬菜施用催熟剂,只希望眼前马上就呈现出一派瓜红果绿、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养殖场的工人们在饲料里使用各种各样的添加剂,只盼着猪们鸡们鱼们一夜之间膘肥体壮……  作为一个家长,作为对“孩子”这样一种特殊生长个体的看护者、照管者,这种全社会焦虑症也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