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是神经元损伤的特异性标志。在脑脊液或血中的浓度水平可反映神经系统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大小。测定NSE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判断疾病严重程度、估计预后及指导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NSE在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其他文献
缺血性卒中时白细胞-内皮细胞粘附作用的研究已取得了进展。现就缺血性卒中时白细胞-内皮细胞粘附的病理、分子基础及抗粘附治疗等作一综述。
一氧化氮合成酶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合成酶,其产物一氧化氮在机体内发挥广泛而重要的作用。随着对一氧化氮合成酶的结构及功能认识的深入,发现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的变化在脑缺血缺氧中有重要的作用。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过程中,白细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白细胞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是其发挥病理效应的前提条件。现就脑缺血/再灌注期间,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分子学基础研究的现状作一简要的综述。
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血管内皮细胞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病的关系进行综述,指出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障碍对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5岁以下年轻人脑卒中问题日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其与老年人脑卒中在许多方面有所不同。文中对年轻人脑卒中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等作一综述。
发汗异常是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文中对脑梗塞致出汗异常的出现频度、临床特征、发生机理、临床意义等进行了综述。
国外新近资料表明,对于颅外颈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采用颈动脉血栓剥离术和粥样硬化斑块切除术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现对有关术中监测和手术进展情况加以介绍。
对缺血性脑损害研究领域中蛋白激酶C的变化和作用作了综述,并介绍了蛋白激酶C的分布、生物化学特征以及生物学意义。
介绍血管内栓塞材料的基本条件,分析评价目前用于介入神经放射学各种栓塞材料的优缺点及其适应证,展望血管内栓塞材料的发展前景。
非Galen静脉脑动静脉瘘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表现为脑内动脉与静脉间的直接沟通,其间无畸形毛细血管床或血管巢,近瘘口处静脉呈动脉瘤样扩张,引流静脉亦扩张向静脉窦引流。文中复习了近年来的文献资料,就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影像学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