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作业本里的两种焦虑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ma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孩子的教育来说,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家长特别是城市家长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然而,当前出现的一些情况似乎扭曲了家庭教育的本意。比如,最近爆出的“陪写作业家长心梗”以及各种“奇葩”课后作業,老师留给孩子的课后作业似乎成了给家长布置的作业。家长陪写作业已成为当下的一个社会现象和问题。
  那么,学生家长的“课业负担”究竟怎样?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家庭作业”变“家长作业”的困局又该如何破解?本期我们选取一组文章,带您透视“学生家长的‘课业负担’”。
  34岁的陈静躺在云南昆明一家医院的急救室里时,在手机上读了一篇文章。
  标题带着一点调侃一点控诉,《老娘我做错了什么,要陪孩子写作业》。她觉得“太符合”自己的心境了。
  她拔下针管,在文后留言:“我此刻光荣地躺在急救室急救,病因是脑出血,我深刻怀疑就是教孩子写作业弄的,请不要再让我陪他写作业。”
  陈静一向自嘲“心特别大”。急诊医生禁止她下床,她敢四处溜达。父母让她找个“铁饭碗”,她偏偏跑出来创业。如今担任艺术培训学校校长的陈静,管理着30多位全职教师,与学生和家长打交道都游刃有余。唯独自家孩子的作业,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她的那条“脑出血”的留言得到数量惊人的点赞和回复,被网友们称为“特殊病历”。另一份引人注意的“病历”出自某位不明身份的网友,“陪儿子写作业到五年级,然后心梗住院了,做了两个支架”。
  翻阅那些回复,陈静第一次找到了那么多同道中人。
  一个博弈
  陈静本来可以过得更轻松些。儿子军军幼儿园升小学时,她选择了一所提倡“快乐成长”的学校,“我不想让孩子的学业压力过大,就想让他在音乐方面好好学学”。
  整个一年级,军军没写过什么作业,成绩在男生里还算名列前茅。但在2017年暑假,陈静发现,不论是书写规范、识字量还是写话能力,军军和以前幼儿园“同窗”的差距都有点大。
  感到巨大竞争压力的陈静决定寻找“好的教育资源”。当地一所名校新开的校区生源不足,她才得以缴纳一年1万元的费用,让儿子“幸运”地转入了这里。“我家离原来的学校走路5分钟,现在开车要15分钟,但是我愿意啊。”她说。
  开学后,军军的表现却给了陈静当头棒喝。虽然作业真的不多,但他总是拖拖拉拉,每天写作业都写到很晚。
  “一般容易让我崩溃的是他写语文作业,经常写一下就开小差,我又赶紧提醒他快点写。就是不太愿意写,想磨蹭磨蹭就不用写了,但那是不可能的。我用小竹棍敲敲他提醒他快点,好,写两个字又溜号。”
  陈静认为,如果不是每天盯着儿子写作业,自己不至于暴怒成疾。“这可能也是爱之深责之切吧!其实是家长对孩子极高的期望与孩子成长速度的矛盾。”
  在上海,背负极高期望并成绩出色的孩子,有个名字叫“牛蛙”。通常而言,一只标准“牛蛙”的升学路线是民办小学——民办初中——公立高中——重点大学。上海母亲何玲的儿子现在5岁,最大的爱好是摆积木。但为了遵守这条“路线”,她从2017年7月起逼着儿子学写数字和拼音。
  何玲告诉记者,想让孩子进入好的民办小学,家长只能拼尽全力,从幼儿园开始就“全力以赴”。
  但她的儿子一个字能写10分钟,写了擦,擦了写,“哪怕是简单的一个数字3”。她曾设定倒计时,让孩子看着时间来写,结果孩子不是写得一塌糊涂,就是干坐在那里“入定”。
  在“忍、咬牙切齿地忍、忍无可忍只能揍”三个状态之间,何玲开启了无限循环。
  何玲认为她与丈夫都不是那种“打了鸡血”的家长,他们让儿子做到的都是小学老师要求的下限。即便如此,她最近还是被儿子逻辑思维课的老师“叮嘱”了一番,说孩子的符号写得不行。
  在何玲的印象中,她当年是小学一年级时学写汉字的,三年级才知道字帖,用钢笔之后才知道写字有顿笔。但如今上海一些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就开始学顿笔了,因为小学一年级老师就是这么要求的。
  早在2013年,上海市教委就要求全市所有小学严格执行一年级新生“零起点”教学,不得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但另一位上海家长郑莉认为,真正放心让孩子“零起点”入学的家长并不多,“我觉得这是一个博弈,当别人在跑的时候你不跑,那你就是落后了”。
  拼写字只是起跑线上的第一场战斗。由于上海实行小学5年、初中4年的“五四学制”,“小升初”的准备工作也被相应提前到三、四年级。拥有优质生源的民办小学,往往会在教学中开启加速模式。当公办小学按照市教委的教学大纲老老实实地推进时,民办小学已经超纲了。
  郑莉说,民办小学和公立小学的教材一样,但是考试难度不一样。在考纲范围内学的东西,跟“小升初”考试存在着“剪刀差”。“这个节奏,才是大家为之拼命的理由。”
  这些父母并不是不懂大道理——何玲也承认,过于提前的学习,让孩子在本该玩耍的小小年纪,承担了不该承担的重担。看着儿子轮番用发呆、喝水、如厕等办法消极抵抗作业,她也特别心疼。
  但家长圈中流传的老师严格要求的故事,又让她不得不狠下心来。朋友女儿“横平竖直、还有顿笔”的字直接被老师评价为“不行”;一位重点小学的老师,经常罚一个写字不好的男孩写作业写到晚上11点。诸如此类的案例刺激着何玲。她希望自己今天的痛苦陪写,能换来以后孩子上小学时不被老师为难。
  一种煎熬
  无论是从山东小县城一路奋斗到首都科研院所的“学霸”,还是中专毕业、河北小城美甲店里的店员,为人父母后都会发现,曾经那种家长放心工作、孩子自觉学习的育儿思路,在自己身上根本行不通。
  何玲告诉过儿子,自己小时候“没有人管”,每天回家放下书包就去写作业,写完了再出去玩儿。谁知道儿子竟然觉得这种经历不可思议,反问她:“你怎么一个人写作业呢?你的爸爸和妈妈怎么不管你呢?”   在到河北的美甲店上班前,林婷全职照顾过儿子一年,那时孩子的成绩虽然不拔尖儿但还在“上等”。儿子进入二年级后,她想给他更多锻炼,只在晚上回来陪他。结果之前两次考试,儿子的数学成绩稳定保持在五六十分。
  每天的陪写作业对林婷来说都意味着煎熬。平素温柔的她在讲数学题时使劲拍过桌子,气哭了自己,也吓哭了孩子。还有一次,她看到儿子试卷上的“58分”,直接拿起手机警告姐姐,“千万别要孩子,除了惹你生气没有别的用处”。
  林婷以她的有限认知推测,自己的这些烦恼可能是教科书改版带来的。她小学四年级学的钟表,五年级学的角,现在的孩子一、二年级就学到了。有时她也会思考,是不是自己抓得太紧造成了孩子的不自立?但在现实面前,她根本不敢再做尝试,“再放手他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河北一位资深小学数学教师表示,如今教材确实变难了,以前一本书只有四个单元,一个单元就把相应部分的内容讲得特别透彻。现在的教材则是逐渐渗透,一年级认识钟表,二年级学习时分秒的换算。不过,她认为现在的孩子比以前聪明了,所以课本难度增加,解题技巧变得灵活,其实是一种进步。
  在北京某国际学校语文教师陈兵看来,孩子之间的智商差别并不大,自理能力差才是導致现在孩子写作业困难的罪魁祸首。他举例称,有的孩子会把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作业混装在一起,翻作业就能找10分钟;有的孩子从来不劳动,甚至班里做值日都是家长代劳的。对于这类学生,就算老师再告诉要“审题划批”,还是起不到什么效果。
  与此同时,触手可及的玩具、动画片和平板电脑,也在动摇着孩子们本不牢靠的自制力。北京某重点小学的数学教师宋萍说:“现在不同了,孩子接触的媒介太多,对他来说这个世界太繁华了,真的也是一种诱惑。”
  最近,宋萍还注意到,如今繁重的课外班课程也在加重孩子的拖延心理。她班里有个女孩做作业很慢,边写边走神。直到请来家长,宋萍才知道,孩子的妈妈擅长美术和书法,每天给孩子排满了写字、画画的课外班。
  “干完学校的事,我妈还得给我布置点活呢。那我索性就不着急,慢点干。”宋萍模仿孩子的语气对记者说。临睡前才把作业写完,就可以逃避家长附加的任务,久而久之,孩子甚至会得出“边写边玩也有好处”的结论。
  一道鸿沟
  尽管家长将陪写作业视为一场没有尽头的苦旅,但在老师眼中,家长的陪伴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段必经之路。
  陈兵教三年级,他估计至少有一多半家长在陪写作业。对此,他并不反对:“低年级一定要陪伴,只有习惯养好了,到高年级才能放手。”在习惯养成阶段,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更好的写字姿势和审题能力。
  一直从事高年级教学的宋萍表示,到了三年级下学期或四年级,有些孩子就有一种独立的欲望了。孩子不愿意让家长在旁边陪伴,这对家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退出契机。在她教的五年级学生中,每个班大概只有五六个孩子需要家长陪写作业,其中大部分孩子的问题属于“低年级没有养成注意力专注的习惯”。
  就在城市里的家长在网上为作业本争论不休时,农村家长的声音却意外缺失了。湖南省怀化市某乡村小学教师孙磊告诉记者,他班里的44个孩子基本都是留守儿童,只有4个孩子能够得到家长的陪伴。
  据孙磊观察,这4个孩子的成绩都在前10名内,其中一个还是第一名,他们在文明礼仪方面也表现较好。至于父母管得少的那些孩子,基本上会存在拖欠作业、行为习惯不正、字迹潦草等问题。
  在河南省安阳市某乡村小学工作的周芳同样表示,班里的62名孩子中,没有一个有家长陪写。“我们班里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如果程度比较好的话,家长不用管,程度不好的话,家长也不会管。”
  在乡村小学老师看来,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同,是城乡父母对陪写作业态度迥异的主要原因。孙磊将这个现象归因于现在农村流行的“读书无用论”。以前村民觉得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现在认为即使读了大学还是找不到好工作,家长也不会为学习一般的孩子重金求学。初中毕业后,当地大多数孩子的出路是外出打工。
  周芳则发现,当地家长有一种很奇怪的教育观念。他们普遍非常重视学校对孩子的教育,但对陪伴教育却看得非常淡。这些家长甚至都不愿意抽出时间来多陪陪孩子,认为让他们检查和批改作业,就是给他们增加负担。
  三年级刚学26个英文字母时,班里的一个孩子总是把字母Y的书写体和手写体弄混。周芳告诉孩子的家长,如果实在不懂可以让孩子在描红字帖上练习。她前前后后说过三遍,家长每次都答应得很痛快,但作业本上的格式错误依旧存在。
  遇见过太多不上心的家长,周芳对挣扎在作业本里的父母反而更加佩服。她认为,家长对孩子未来寄予厚望,才会觉得陪写作业很累。想要孩子成长,一定需要家长付出很多努力,这个是家长本来应该做的。
  “陪孩子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年。尤其是小孩以后上了初中、高中,跟家长分开的时候,家长就会特别想念。我希望这些家长都可以珍惜这段陪伴孩子的时间,然后尽力陪他们。”周芳说。
  但对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掏出作业的林婷来说,控制焦虑仍然是很难做到的事情。田字格上的字迹出现又消失,作业本见证了她每次“发疯的样子”。因为最近孩子考砸了期中考试,她再次选择了辞职带娃。(为保护受访人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其他文献
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她的青春,她的追求,她的梦想,她的欢乐与不快,都化作了春霖秋露,深深地融进了新平县幼儿教育这片热土之中。她把幼儿教师这份职业上升为一种实现人生理想、达成生命价值的崇高事业,把事业融入了自己的血液中。她,就是新平县幼儿园园长蒋虹。  全身心付出,从年轻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  1986年7月,19岁的蒋虹从玉溪师范学校幼师班毕业,满怀信心地进入了期盼已久的幼儿园,实现了当一名幼儿教师的
期刊
学生怎么过暑期,这个话题可谓老生常谈,年年暑假期间或暑假结束,各类报刊都偶有刊载,而留守儿童怎样过暑期,这样的话题却极少有媒体关注过。本期收集整理以下几篇文章,一是给广大读者提供一些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现状,二是希望引起更多人去关爱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  呼声:暑期别忘了留守儿童  暑假本来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但对不少留守儿童来说,可能更意味着辛酸。离开了学校,有了大把自由支配的时间,可父母不在身
期刊
近日,为建立健全防治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欺凌行为,教育部与十一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这是我国首次针对中小学生欺凌问题明确提出综合治理方案,体现了国家对治理该问题的坚定决心。  学生欺凌行为怎么界定?对学生欺凌行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惩戒措施?怎样建立学生欺凌治理工作长效机制?怎样才能根除学生欺凌?针对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几位权威教育专家。  访谈嘉宾
期刊
到底是技术的进步,驱动了教育理念的提升,还是教育理念的进步,带来了教育技术的革新?  这样的论辩与思考,一直存在于在线教育领域以及整个教育领域中。看似很难达成明确的共识,却折射了特别重要的内涵: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水平的高下,是体现在技术与工具的优劣,还是体现在教学思路和课程设计的不同?当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越来越多地进入教育领域的时候,究竟能多大程度上影响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人与技术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確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领域,主要矛盾具体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与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而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问题相互交织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基本格局。  同时,质量与公平也是当今全球教育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
期刊
教师是兴教之本和兴教之源,承担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民进中央前不久在武汉举办中国教师发展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名教育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教师队伍建设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这一主题展开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在论坛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表示,一支适应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主动思考和实现教育变革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
期刊
2017年1月8日,2016年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奖名单在海南三亚揭晓,云南共有13位优秀乡村教师获奖。其中,红河县大羊街中心小学教师白俊玲榜上有名。那么,白俊玲老师凭什么荣登光荣榜呢?这要从她梦想当老师到“心”留边疆,再到教书育人说起。  1985年10月,白俊玲出生于建水县利民乡芋头邑村的一个彝族人家,父亲是乡村医生。小时候,村里人都希望她长大后能继承父业,当一名医生。可她发现,虽然常听村里的人夸
期刊
最近网上流传一份“陪读家长”的特殊病历,说一位妈妈“陪儿子做作业到五年级,然后心梗住院了,做了两个支架。想来想去命重要,作业什么的就顺其自然吧”。  心梗作为一种疾病,病因复杂,一个人得心梗,当然不能简单归因于陪孩子读书做作业,但这份病历,还有类似各种段子在家长圈热传,引发广泛共鸣,从一个侧面说明陪孩子做作业,已成为很多中国家长的心头之痛。  在媒体报道中,我注意到很多亲子教育专家、家庭教育顾问等
期刊
近日,某中学教师向做错题的学生罚款一事,经媒体报道后被及时“叫停”。校方表示,罚款属教师个人行为,已向家长作了退款处理,学校也作了公开道歉。“错题罚款事件”就此告一段落,但如何完善教育奖惩机制,应该是留给公众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长久话题。  教育教学中奖惩必不可少,方式方法要有创新的初心,但师出有名还要“普遍认同”。学生做错题,教师来罚款;学生有进步,罚款变奖励。某中学教师直截了当的“创新”,用
期刊
近几年,“人手一机”成为常态,各种学习类手机软件也喷涌而出。据统计,2016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9 001.4万人,中小学生占据了“半壁江山”。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学习类手机软件在某些角落中隐匿着“垃圾”。有初中生向记者反映,学习类手机软件中夹杂的“小黄文”不少,有的还被贴上了“优秀作文”的标签。还有家长反映,一些学习类手机软件游戏成分过多,孩子很容易上瘾、產生依赖,而且内置不少充值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