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o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临床专科护理方法。方法:对临床80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专利护理方法,伤后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观察与记录,围手术期护理;昏迷及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呼吸道(气管切开护理)消化道和泌尿道的护理;皮肤及肢体的护理等进行分析。结果:基本治愈40例,好转34例,死亡6例。结论:通过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专业护理工作,严密观察意识、生命体征、瞳孔、肢体活动等情况。及时发现术后颅内出血、感染、癫痫以及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颅脑损伤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57-01
  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取决于损伤部位。准确地掌握创伤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对于判断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损伤部位和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是救治开放性颅脑损伤和一些闭合性颅脑损伤,尤其是中、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主要措施。选取临床2012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80例颅脑缶伤患者,男性55例,女性25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32岁。致伤原因:车祸54例,打击伤10例,坠落伤12例,其它14例。无昏迷8例,头痛32例,呕吐39例,一侧瞳孔散大18例,双侧瞳孔放大8例,光反射消失20例,偏瘫14例,伤后意识丧失20min~9h。颅底骨折10例,颅内血肿50例,脑干损伤10例,脑挫裂伤10例。
  1.2方法:重度颅脑损伤以紧急抢救、纠正休克、清创、抗感染及手术为为主要治疗方法。
  2结果
  经过及时治疗及有效的专业护理工作,患者病情好转68例,死亡12例。
  3护理
  3.1呼吸道护理:颅脑损伤,特别是重型伤者,部分患者除直接导致中枢性呼吸障碍外,也可因为脑损伤而影响呼吸道病理改变,使其发生支气管黏膜下出血、神经原性肺水肿或肺炎等并发症。因此对呼吸道护理的重点是:保持呼吸效果。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肺性脑缺氧及肺部感染。昏迷患者应取平卧位,尽可能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可将头部偏向一侧或采取头颈部稍后仰的姿势[1]。每隔1~2h翻身、叩背及吸痰一次,有时可在胸骨切迹上方用手刺激气管,使患者产生咳嗽而排出痰液。要及时将口腔、鼻咽腔、气管内分泌物、血液、呕吐物等清除干净,以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预防肺炎与肺不张。深度昏迷或长期昏迷、舌后坠影响呼吸道通畅者,常不能主动咳嗽与排痰;有颌面伤或胸部伤等需要行早期气管切开术,并做好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病室内要采取消毒隔离制度,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吸痰时要求选择适宜的吸痰管,按无菌操作要求吸痰,抽吸要充分、有效;动作要轻柔、准确,防止损伤气管黏膜。吸痰管要多备,每次用后要清洗和消毒,以便再次使用,避免应用污染的导管吸痰,这样反而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定时更换和消毒气管套管,注意避免同一病室内患者之间的呼吸道交叉感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如出现呼吸异常,应及时给氧或进行辅助呼吸。呼吸频率少于9次/min或超过30次/min者,血气分析氧分压过低、二氧化碳分压偏高,呼吸无力和不规律等,都是呼吸异常之征象。持续时间较久将导致脑缺氧,使病情恶化。护士发现呼吸困难征象时,应立即检查原因,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重症病房与监护病房护士需熟练掌握呼吸机的实用和维护。
  3.2胃肠道护理:重型颅脑损伤,特别时丘脑下部损伤的患者有呼吸异常、缺氧、或并发肺炎,呃逆,随之呕吐出咖啡色胃液及便出柏油样便。出血量多少不一。大出血不止者常多次、大量出现柏油样便,可导致休克与衰竭。出血停止后可继续进食,休克者应输入全血或血浆,同时注意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脑损伤可引起胃肠蠕动减弱、麻痹及腹胀,也可见于合并腹部伤时。有些是由于患者不习惯饮食或饮食不洁,有些是在患者周身抵抗力削弱或衰竭情况下,发生严重的肠道感染。患者每昼夜大便次数多至十余次呈稀水便,除用药物治疗外,应行床边隔离[2]。每次便后都要清洁皮肤,随时保持肛周皮肤及床面清洁、干燥。肛周皮肤出现炎症或糜烂时,用温水洗净、擦干,涂抹氧化锌或鞣酸软膏。对于便秘3d以上者给予缓泻剂、润肠剂或开塞露;必要时灌肠或戴手套掏出干结之粪便。出现腹痛并有腹膜刺激征的患者,要及时报告医生,查明是否腹部有伤情或其他情况,防止漏诊。
  3.3躁动不安的护理: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因颅内出血、血肿形成、颅内压急剧增高,常出现躁动不安,这是由于缺氧、休克或尿潴留引起。恢复期患者有时也表现谵妄和躁动不安。对这类患者应适当将四肢加以约束,以防自伤或坠床而发生意外。但是不能单纯地为减少躁动而进行约束,需及时分析原因并加以处理。如属颅内出血,需行紧急手术;脑水肿的患者行脱水治疗并改善缺氧;低血压与休克者应输血、补液;尿潴留者行导尿;谵妄患者按医嘱给药,氯丙嗪对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这些措施均可使患者转为安静。
  3.4高热护理:颅脑损伤患者出现高热时,要分析原因,一般患者在急性期体温可达38~39℃,经过5~7d逐渐下降。如体温持续不退,或下降后又有升高,要考虑可能为伤口、颅内、肺部或泌尿系统感染;颅内出血、尤其脑室内出血也常引起高热;因丘脑下部受损发生高热可以持续较长时间,体温甚至高达41℃以上,或因高热不退致死;输血反应的高热多为一过性;药物过敏发生剥脱性皮炎者,高热时间也较长。对高热患者要针对原因给予处理,一般头部枕冰袋或戴冰帽,酌情用冬眠药。有时尚可服用镇静剂,但不能应用抑制呼吸的药物。小儿及老年患者应重视预防肺部并发症。长期高热要注意补液,夏季温度高时宜增加输液量而不能过分限制水分的摄入。冬眠低温是常用的治疗重型颅脑伤、防治脑水肿的措施,也多用于高热时[3]。在应用冬眠药物基础上配合物理降温。一般维持3~5d可自然复温。实行冬眠低温时,要定时检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因药物对患者意识有影响,观察患者时注意区别药物的作用与伤情变化引起的昏迷。前者可以刺激、呼唤患者使之苏醒,而昏迷时患者意识无改变,不会因给予刺激而使患者觉醒。
  3.5心理护理:不论伤情轻重,患者都可能对脑损伤存在一定的忧虑,担心脑损伤能否痊愈,今后的工作能否适应,生活是否受影响。尤其对颅脑损伤后遗症有恐惧心理。脑损伤从病理生理的基础来看,有一定的代偿和可塑性,恢复过程多数是好的。应多向患者做解释、安慰和鼓励,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伤后急性期有部分患者出现精神状况、谵妄、乱喊叫等,可酌用氯丙嗪等药物,一般经过2~3周治疗后多有好转。对这类患者护士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让患者家人和熟悉的人多与其接触,从心理上给予患者最大的安慰,以稳定情绪,增强康复的信心。
  参考文献
  [1]焦旭平.130例脑损伤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长治医学院学报,2005,1:70-71.
  [2]于桂花.临床神经外科护理细节.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86-589.
  [3]景爱新.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衡阳医学院学报,2000,28(5):521-52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应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优于传统胆囊切除术。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33-0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在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临床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以早期手术治疗为主,优良率达83%以上。结论:通过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工作,使患者恐惧和焦虑减轻,减轻或消失上肢肿胀,预防感染及并发症发生,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面对现实,主动应对自我形象的变化。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前
期刊
摘要: 子宫肌瘤的术后护理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整体护理的基础上,要给予心理、生理双重人性化护理,使患者达到最佳的身心和谐统一的健康状态,减轻术后痛苦,从而使患者感受到最舒适和亲人般的温暖。  关键词:子宫肌瘤;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32-01  手术只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一个方面,而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 4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临床治疗过程中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子宫肌瘤患者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无脏器损伤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临床护理使患者对疾病了解子宫切除后的保健知识。严格观察病情,加强心理护理及临床护理。  关键词: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鼻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5例鼻出血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做好病情观察,做好鼻腔填塞的护理配合,做好急救护理。结果:45例鼻出血,显效3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结论:通过临床护理使恐惧感减轻、消失,情绪稳定;尽量纠正鼻出血对机体的影响,减少或尽量避免并发症,维持有效的血容量。  关键词: 鼻出血;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喉部病变患者声音嘶哑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喉部病变患者声音嘶哑的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结论:消除病因,控制感染,恢复发音功能,声音逐渐恢复正常,了解其发病的原因及诱发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正确发声。  关键词:急性喉炎;慢性喉炎;声音嘶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护理特点。方法:将8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综合治疗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足够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损害肝脏药物。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理护理,休息和饮食护理,症状护理,预防肝性脑病发生。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52-0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愈52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结论:通过临床治疗及护理,患者进行活动时虚弱或疲劳感减轻或消失。够运用一般应付机制以减轻焦虑,自诉心理上舒适程度增加。无心力衰竭发生或心力衰竭得到纠正。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临床护理观察。方法:选取4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6例中,痊愈28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为91.3%。结论:经临床护理疼痛缓解或消除。饮食习惯改善,摄取合理营养,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或维持。患者焦虑程度减轻,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评估及护理工作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及护理治愈38例,复发2例。结论:观察生命体征,注意腹部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疼痛有无特殊改变,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最佳的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护理;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