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EN/Akt/CREB信号通路与砷致神经系统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QCh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砷暴露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许多国家都一直受到砷中毒的威胁,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的居民更是承受着疾病的痛苦。更值得注意的是,神经系统是砷中毒的靶器官。尽管已经存在一些关于砷神经毒性的可能理论,但确切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因此,明确发病机制,有效拮抗砷的神经毒性十分重要。有研究表明,砷可以影响许多组织及器官中的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蛋白激酶B (Akt)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表达,并且PTEN/Akt/CREB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砷暴露引起的PTEN/Akt/CREB信号通路的变化对于研究砷神经毒性机制十分重要。“,”Arsenic pollution is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worldwide. Many countries are threatened by arsenic poisoning for years and residents in endemic arseniasis areas suffer from the arsenic poisoning. More remarkable, researchers have pointed out that nervous system is the major target of arsenic. Though some possible theories of arsenic neurotoxicity have been proposed but the exact molecular mechanism is not clear yet. Exploring the exact mechanism is important, as we can antagonize arsenic neurotoxicity effectively. Previous evidences have shown that arsenic can influence the expressions of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 (PTEN), protein kinase B (Akt) and 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 in many tissues and organs, moreover, PTEN/Akt/CREB signaling pathwa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ervous system. Therefore, the dysfunction of PTEN/Akt/CREB signaling pathway induced by arsenic exposure is important to the research of the mechanism of arsenic neurotoxicity.
其他文献
目的将健康促进理念引入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综合防治,综合评价实施效果,为布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3月,选择陕西省大荔县布病高发地区,根据与羊只接触密切程度将研究人群分为一级目标人群、二级目标人群,实施一般性卫生宣传、针对性健康教育、干预引导。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比较干预前(2014年3月)和干预后(2015年3月)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一级目标人群健康行为形成率、不同干预措施对一级目标人群干预
目的探索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流行规律,寻找有效控制其流行的防控措施。方法采用资料回顾性方法,收集1984- 2015年石家庄市HFRS监测资料,将1984- 2015年分成1984- 1993、1994- 2003和2004- 2015年3个时期,分析不同时期HFRS时间、地区、人群发病的变化情况,并按季节对HFRS病例的时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1984- 2015年,石家庄市累积报告HF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亚砷酸钠(NaAsO2)对PC12细胞(具有神经元特性的大鼠嗜铬瘤细胞)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凋亡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PC1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剂量的NaAsO2[0(对照组)、2、5、10 μmol/L]染毒24 h,使用Real-time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剂量NaAsO2染毒后PC12细胞的PEDF及其凋亡相关因子Bax和Bcl-2 mRNA
目的建立和初步应用地方性砷中毒地理信息系统(GIS),了解青海省水砷空间分布。方法根据《中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实施方案》及《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收集青海省2000-2009年水砷调查资料,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建立青海省地方性砷中毒GIS库,应用该GIS库分析调查地区水砷分布和高砷水源分布情况,并绘制调查地区水砷分布和高砷水源空间分布图。结果利用GIS绘制了调查
目的建立无需基尿匹配且具有良好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尿碘测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方法以2.5 g/L盐酸肼-1.0 g/L氯化铵(NH4Cl)-0.50%盐酸-2.0%乙醇溶液为稀释剂,消除ICP-MS测定尿碘中的尿基体干扰。标准系列溶液及尿样按稀释剂∶样品= 19 ∶ 1稀释,然后上机测定,检测碘在0~1 000 μg/L范围中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测定检测限、精密度、准确度。并与
砷是一种重要的类金属元素,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它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目前,砷毒性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可能与砷毒性作用有关
目的了解上海市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所有在华东疗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人群检查资料,年龄为12~91岁,平均年龄(49.3 ± 11.3)岁,涵盖上海市各区、各层次生活水平,共61 725人,男性38 648人,女性23 077人。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甲状腺彩超检查,甲状腺结节诊断标准依据《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2015)。将甲状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