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che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层教学作为全新的教学资源,该教学法倡导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化学教师带来全新的教学理念。分层教学法的有效运用,不但践行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重点对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化学;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2-0091-02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Hierarchical Teach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in Gaotai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LI Guihong
  【Abstract】Hierarchical teaching is a brand-new teaching resource.The teaching method advocates that teachers shouldstick to student-oriented,pay attention to and value the individualized differences of students,respect the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meet the learning needs of students at different levels,and bring chemistry teachers Brand new teaching concept.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the layered teaching method not only implements the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 concept,but also meets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hierarchical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focusing on the application of hierarchical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Keywords】Hierarchical teaching;High school chemistry;Important significance
  隨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传统的教育方法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与时代的发展及教育的发展不相符。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化学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则需要紧随时代的发展步伐,注重创新化学教学方式,更新和优化教学方法,确保化学教学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分层教学作为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为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了化学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虽然化学成绩的分化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归根结底源自学生自身的因素。为了保证学生成绩得到提升,化学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而分层教学法的有效运用,为化学教师提供了这样的手段,打破了传统教学对学生压力的造成,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并且在轻松的环境中感知到化学的学科魅力,主动掌握化学知识点,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
  (二)发展多元化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有着其他教学法不具备的优势,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化学教师要意识到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并且能够运用该教学法开展教学工作,使化学教学思路得到不断优化。与此同时,还有助于化学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分层教学法的有效运用,使化学教师的教学模式得到优化,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进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二、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学生分层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化差异的影响,其化学成绩必然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根据学生成绩、学习动机、态度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动态化分层,大致可分为A、B、C层次,具体主要表现为:针对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而言,可划分为A(拓展层)层次,该层次学生有着较高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学习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独立自主完成作业,化学成绩较为优秀,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挖掘深层次知识。针对中等生,能够按照教师的指导完成任务,此类学生划分为B(提高层)层次,该层次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攻克一定难度知识。针对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弱、无法独立完成任务的学生,可分为C(基础层)层次:这类学生几乎不能够完成作业,在课堂教学中表现较差,注意力不集中,化学成绩不理想。
  (二)教学目标分层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对于A层学生而言,在保证化学教材内容掌握的基础上,化学教师要注重带领这部分学生挖掘深层次的内容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满足A层次的学习需要,引导学生梳理教材中的内容,深入研究知识内涵、作用等,在化学教师的指导下,A层次学生能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挖掘A层次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化学水平。面对B层次学生时,化学教师可根据该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强化对B层次学生管理,引导其形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对于C层次学生来讲,由于他们的化学基础较为薄弱,并且学习动力不足,对于化学学习兴趣并不高,尤其在面对新知识时,其学习与接受的能力较差。由此可见,此类学生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化学教师要根据该层次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增强他们的自信,提高他们的成绩。   (三)教学内容分层
  从传统化学教学的角度来讲,化学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被“一刀切”,并且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未能够得到教师的关注,长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严重影响着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分层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化学教师带来全新的教学理念。化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化学学习需求。例如化学教师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时,针对A层次学生而言,他们除了要掌握教材中的内容,还需要在化学教师的指导下,做到知识的迁移及教学内容的拓展,根据这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他们布置相应的研究性任务,鼓励A层次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针对B层次学生而言,化学教师此时要根据他们的能力,立足于化学教材,帮助这部分学生掌握和了解教材内容,适当地对知识进行拓展和补充,在保证B层次学生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要适当地提高他们的能力。针对C层次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生能力与理解能力不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保证C层次的学生强化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进行理解和强化记忆,要立足于基本知识点的讲解,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确保该层次学生的基础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四)作业分层
  化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同样要根据A、B、C層次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等而定,力求所有学生都有所进步,这也是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基于作业分层背景下的习题层次主要分为基础题、拔高题、拓展题。针对C层次学生而言,应当选择基础题,通过基础题的训练,巩固和加深教材中基础性的知识;针对B层次学生而言,主要选择拔高题,在保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适当地攻破拔高题,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这样才能够提高B层次学生的整体水平。针对A层次学生而言,化学教师可为其设置拓展题,帮助A层学生拓展思维广度以及深度。总而言之,化学教师在布置习题时,要从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
  三、结语
  分层教学有着其他教学法不具备的优势,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化学教师要给予分层教学法足够的重视,做好化学教学设计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分层教学法的优势,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化学教学,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整体化学成绩,进而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宇彤.对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研究[J].才智,2016(03).
  [2]蒋斌国.分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J].新课程,2013(12).
  (责编 杨菲)
其他文献
摘 要: 细节被称作“构成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最小细胞”,而鲁迅名作《孔乙己》的生动之处,正是在于那些富有特征的典型的细节描写。本文通过对“摸”与“排”两个细微动作的分析,来探讨“孔乙己”悲剧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动作细节 悲剧 孔乙己  细节被称作“构成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最小细胞”,而鲁迅名作《孔乙己》的生动之处,正是在于那些富有特征的典型的细节描写。在“摸”与“排”两个细微动作细节的对比之
摘 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一首词,词句虽短,却奏出了一首沉重、凄凉的“亡国之音”。诗人将自然万物的永恒与人生世事变化无常进行了对比,委婉而深刻地道出了历史的沧桑与生命的悲怆。通读完全词,读者不难从中感受到诗人之“思”、之“痛”、之“悲”以及蕴含在“悲与思”之语境下的时空意识。  关键词: 李煜 《虞美人》 时空意识  一、“悲”之入手  谈起后主之词,王国维先生曾在《人
摘要:罗伯特-骚塞曾期吩在美洲大陆建立起平等自由的乌托邦社会——“大众平等社”(Pantisocracy)。他在其史诗《马多克》中通过叙述主人公马多克试图在美洲大陆上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社会来传达他的“大众平等社”思想,但马多克的最终失败体现了骚塞对当时社会黑暗的失望与讽刺。在资本主义剥削的社会里,通过移民来实现“大众平等社”最终只能成为乌托邦幻想。  关键词:罗伯特·骚塞 “大众平等社” 乌托邦写
摘 要:随着20世纪90年代东北地区下岗浪潮在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复现,让一批经历过那段历史岁月的“80后”作家荣登当代文坛,并以其带给读者眼前一亮的小说叙事风格和为工人阶级代言的合理性阐述,让人们开始关注90年代经济转型时期东北地域的經济、社会、文化以及工人阶级的发展状况,还原了当下人们对于彼时东北地域的文学想象。当这批被称为“铁西三剑客”的作家集体亮相后,让读者从不同的理解维度、不同的历史场域与现
摘 要:明清无名氏的《白罗衫》传奇以其纺锤型叙事结构,内蕴出较强的戏剧张力,从而令其在戏曲舞台上一直搬演不衰。  关键词:《白罗衫》 叙事结构 戏剧张力  在明清繁盛的传奇创作中,似乎《白罗衫》并没有引起戏曲批评家的重视,较早明确著录《白罗衫》的是黄文旸(1736—?)《重订曲海总目》,且归于无名氏作品。并且若从晚明至清代的戏曲选本对《白罗衫》传奇的选载来看,只有《缀白裘》选录有《贺喜》《请酒》《
摘 要:罗伯特·亨利是开启美国新现实主义绘画的领袖人物,《艺术精神》一书融汇了其对艺术本质的哲思。本文以“艺术与人”为切入点,以艺术作用于人的三种方式:“成为自己”“发展自己”“表达自己”为主线,对在当代社会生态中“艺术精神如何影响生命”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艺术精神》 生命 自我教育 存在  《艺术精神》(The Art Spirit)一书,是美国艺术家、教育家罗伯特·亨利(Rober
摘 要:诗词鉴赏是一种分析文本形式和内容的审美活动。诗词的审美结构和读者的感受层次相对应,由表及里分为声色美与感官体验、抒情美与情感体验、哲理美与意蕴体验、独特美与个性体验四种层次。  关键词:诗词 审美结构 感受层次  古代的诗词作品由语言审美形式和情感精神内容构成,形成一个多层次的艺术整体。根据写作目的和表达主题的不同,诗词审美结构可以分为声色美、抒情美、哲理美和独特美。读者通过阅读诗词、想象
摘 要:词的主体特征是抒情,柳、苏的一大贡献在于对词的拓展,其中又包括叙事,于是抒情性与叙事性的结合构成了词的新貌,而电影亦为讲故事的过程中贯穿情感,电影的视听冲击还在文字之余提供全新体验,通过选取柳永《雨霖铃》和苏轼的两篇《江城子》作为典型词作,进行现代电影技术指导的文本细读,可以加强读者对词的直觉感受,体会二者在叙事与抒情上的共通与差异,同时参照现代“技术”与古典文学的跨时空互动,可融通古今“
摘 要:《雪山的话语》的是康巴作家泽仁达娃的代表作。作品以康巴复仇现象为书写对象,展开了对康巴社会的历史想象和精神重构,既体现了作者对民族文化挚爱和宣扬,也体现了作者对民族文化记忆的重新审视和剖析。  关键词:康巴社会 复仇 精神困惑  《雪山的话语》是泽仁达娃对康巴复仇文化长期关注、思考之后的精心力作。小说以亚拉神山脚下的贝祖村为中心,以复仇为情节的枢纽,采用多线并行的叙事方式,展开了对康巴社会
摘 要:三岛由纪夫曾自述其创作受到尼采的影响,尤其产生共鸣的是《悲剧的诞生》,本文试图以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阐述的悲剧理论为主轴考察《禁色》文本,发现主人公内蕴的酒神与日神特质以及三岛在接受尼采悲剧哲学基础上,由酒神-日神的二元世界逐渐趋向酒神的世界,从艺术家转变为行动者,构建出独特的悲剧美学理论。  关键词:《禁色》 《悲剧的诞生》 实相 幻象  “悲剧性”是贯穿三岛由纪夫创作生涯的重要思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