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导航辅助幕上下乙状窦前经部分迷路锁孔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设计幕上、下乙状窦前经部分迷路锁孔入路,探讨精确磨除入路相关骨质结构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8具经40%甲醛固定、颅内动静脉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实验前建立术中导航资料.在导航系统中用不同颜色标出重要结构的范围.采用迷路后锁孔手术入路的耳后7 cm"C"型切口,分层翻开皮瓣和肌筋膜瓣,做耳后约3.5 cm×3 cm骨窗,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轮廓化乙状窦、骨半规管、面神经管,磨除部分迷路及岩尖,观察部分迷路及岩尖磨除前后显露结构的差异,测量术野范围和乙状窦前间隙最大术野角度.结果 (1)迷路后锁孔入路的切口完全满足经部分迷路锁孔入路的要求.(2)神经导航可辅助精确磨除入路相关骨质,减少盲目磨除造成的重要结构的误伤.(3)该入路可广泛显露岩斜区、桥脑小脑角、桥脑前区和海绵窦后部的重要结构.(4)部分迷路及岩尖磨除后的水平视野为:左侧(18.8±1.6)mm,右侧(17.7±1.2)mm;最大术野角度为:左侧(59.3±9.2)°,右侧(57.0±11.0)°.垂直术野的增加值为:左侧(10.0±1.0)mm,右侧(10.0±0.8)mm.双侧术野范围和最大术野角度的增加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幕上、下乙状窦前经部分迷路锁孔入路具有可行性;磨除部分迷路及岩尖可显著增加术野范围和术野角度.
其他文献
构建了历史建筑综合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历史建筑综合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标准及综合价值评定等级量化标准,构造白化权函数进行聚类分析,建立基于灰色聚类法的历史建筑综合
高层建筑墙体出现裂缝是最常见的墙体质量问题,也是高层建筑中的通病.为保证高层建筑质量及高层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广大高层建筑从业人员都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本文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吸引人们广泛参与文化活动建设,使文化能够真正发挥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站应履行的
目的: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规律,血液有形成分(细胞)的变形性和无形成分(血浆)的流动性对血液流动的影响以及血管和心脏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血液粘度和红细胞
胆汁瘘是胆道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我院在1990-01~2000-01共行胆道手术425例,其中19例术后并发胆汁瘘,发生率为4.47%。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7例,女12例,年龄27~75岁,平均49
目的 :测定不同浓度 PABA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胰酶样蛋白酶 (TL P)活性的影响 ,以探讨血链球菌在龈下菌斑微生态平衡中的作用。方法 :在 1/ 2浓度的 BHI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
在1999年3月至2000年6月,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研究中心的9只5.5~16.5岁的雄性大熊猫进行了17次电刺激采精,9只大熊猫的平均体重为108.1±15 kg,睾丸体积为289.4±108.6 cm3,刺
目的:测定氯地滴眼液中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ODS柱,流动相为甲醇-0.34%磷酸二氢钾(60:4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结果:氯霉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时血管和细胞间的炎症变化过程。方法 我们对 46例急性脑卒中病人病程中的CD11a、CD11b、CD62 、CD3 等细胞黏附分子的变化经流式细胞仪进行了观察。结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与遗传有关的先天性白内障有多种遗传方式,其致病基因、基因突变的位点和引起先天性白内障的表现型相继被发现。到目前为止,分子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