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克靖:一个人的美术史

来源 :商情·鄂商(生活读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q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0年,华中高等师范学院设美术科。1952年建系,每年在全国范围内招生仅20多人。辛克靖就是华师第一届美术系学生之一。当时,在湖北美术界活跃着的代表人物有王霞宙、张肇铭、张振铎等书画名家,以及阮璞、刘纲纪等一群致力于美术理论研究的批评家,使那时的湖北成为全国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支点。辛克靖就在张振铎、王霞宙、杨立光几位名家的熏染之下,在专业的美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毕业之后,辛克靖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他的下一届留校的就是前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冯今松。1959年,辛克靖创作的《万丈天涧送飞泉》与王霞宙的《紫藤》、张振铎的《双鸬鹚》、张肇铭的《枇杷》、闻钧天的《凌霄》和周韶华、张善平、徐松安的《就地取材》一起代表湖北参加1960年的全国美术展览会,并获得他艺术生涯中的第一个专业美术奖项,那一年,他26岁。
  用辛克靖的话说,他从小就“对画画上瘾”,出生于四川广安的他,与邓小平是老乡。父亲早在他年幼时参加共产党牺牲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解放后,生得瘦小的他在学校备受欺负,被当时父亲的旧识推荐到县中学去读书,并与母亲一起寄居在校长家中,母亲帮忙做些家务活,而从小学习成绩不错的他帮忙辅导校长的孩子学习。那段寄居的日子在辛克靖看来是无比宝贵的,因为他在校长家里接触到了数不清的画作,并在私下里偷偷临摹。这些画作给他展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眼界,他发自内心的喜欢上那些字画,以至于在后来解放时,校长急于将那些字画出手,按废纸的价格称斤卖给收废品的,他竟偷偷的用自己的课本换回了那些画作,“当时我才15岁,却知道那些画作的宝贵,那些画作都是真品啊,像齐白石的作品,我到现在都还收藏着”,辛克靖回忆说。
  在他经历的过去几十年里,他一直保留着清贫的生活习惯,却惟独对这些画作牵挂不已,在经过那么多的动乱之后,仍然保留着它们,把它们当作最宝贵的财富。
  1958年,辛克靖响应号召,主动申请去恩施,这一去就是27年。他就在巴东文化馆,心无旁骛的专事美术创作,恩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他创作山水画提供了很好的环境,纯朴的当地居民也是辛克靖创作人物画的模特。
  27年的时间里,山寨的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辛克靖也在恩施娶妻生子,与当地居民无异,除了他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唯一一个会画画的。于是,他画画的时候便经常有人在边上看,渐渐的他便开始带学生,有务农的,有初中毕业当营业员的,都是他的学生,而这些人也因画画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辛克靖许多学生里面,不乏学有所成、造诣颇高的,整个恩施州的美术发展也以此为基点铺陈开来。
  文革时,辛克靖的作品变成了“毒草”,他便画毛主席、画华国锋、画工农兵。他还把书籍和画作藏在文化馆的房檩上,逃过了红卫兵的破坏。
  1985年,华师美术系恢复建系,邀请辛克靖回来担任教师。至此,辛克靖举家迁至武汉。正值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也在大力引进人才,辛克靖便与妻子一起到城建学院任教,主攻建筑设计规划,并致力于从事民族建筑艺术的研究,把其中的特点和风格融入到自己的画作中,开创建筑山水画风格领域。在恩施时,他经常徒步到深山中去写生,更徒步从清江源头一直走到尽头,一条清江给了他无数的创作灵感。他也走遍中国各大名山到处去写生,在峨眉山写生时,甚至吸引来看热闹的猴子。在城建学院任教后,他又利用空余时间深入鄂西、云、贵、川、藏等地,实地考察各少数民族民居特色,将它们系统地整理成章,并作为自己进行创作的素材。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在为他的《中国少数民族建筑艺术画集》的序中说,“辛克靖的收集整理,弥补了我国民居研究的一块空白”。
  退休之后,辛克靖把所有时间都放在艺术创作上。70岁高龄还带着学生爬黄山写生,其精力让学生们都钦佩不已。
  几十年里,他就住在城建学院的教师公寓里,在堆满画纸的客厅里作画,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持久的创作激情,至今他的画作已有千余幅,而他还说:“我还有好多素材没有画出来,我感觉时间越来越不够了,”,他拿起一本厚厚的速写本翻着,“里面是我积累的素材,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专注在画画上,尽量不做其他的事了”。在此之前,他刚刚把一本《中国古建筑装饰图典》的20万字的文稿交付出去。
  或许因为取材的缘故,辛克靖画的山水画大都气势磅礴,许多画作都篇幅巨大,以至于他只能在客厅的一整面墙上铺上画纸作画,而他就踩在凳子上作画。76岁高龄的他还在计划着作一幅100米长的《八百里清江长卷》,草稿已打了几遍。在恩施的27年的生活和创作让他被称为“西部画家”,八百里清江他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所以画清江,我是最适合的”,老先生意气风发,当仁不让。
  在如今艺术作品的价格已经被炒作得水涨船高的时候,让辛克靖已越来越看不懂,他心里存着一种理想主义的艺术家情怀:对那些有钱却不懂画的人,出多少钱他都不卖;对懂画的人,他乐意低价赠售。他对于画作究竟价值几何并无多少概念,却对如今美术界的追名逐利、浮夸肤浅不时慨叹,“现在真正潜心画画的真的太少了”。随着同一辈艺术家的离世,辛克靖最在乎的还是现在自己能将更多心思放在艺术创作上,“现在的山水画大都缺乏新意,只有通过无尽的学习,当一个‘八十’学徒,自成一套,不同于古人,不同于现代人,不同于自己,这就是我创作的基本风格”。
其他文献
电影的编剧是由小说原著作者哈里斯和导演波兰斯基共同完成的。在电影剧本中后半段情节做了不小的改动:小说中并未有轮渡上惊险的逃亡一幕,也并未交代Ghost最后的结局,电影把相关情节都浓缩并升华了。这确实是很符合悬疑片的基调也照顾到了情节的安排,按照波兰斯基的原话,电影中最后的镜头“是一个诗意的象征”。虽然很多影迷还是认为影片应该尽可能地符合原著,但从个人角度来说,笔者是支持影片的再创作的,引用原著小说
期刊
“民族音乐”并不能指代整个“中国音乐”。将“中国音乐”说成是“民族的”,或者说“民族音乐”就是“中国音乐”,与事实不符。    在中国,我们习惯称“中国音乐”为“民乐”。  “民乐”者,顾名思义,乃“民族音乐”或“民间音乐”之谓也。但是细细推究,“民乐”似乎是一个不太完整准确的概念。在逻辑关系上,很显然,“民族音乐”并不能指代整个“中国音乐”。将“中国音乐”说成是“民族的”,或者说“民族音乐”就是
期刊
舒适的奢侈品  素净或奢华,沉静与热烈。  1954年,纪梵希遇见奥黛丽·赫本,这两种极致气质的碰撞在光影胶片间绽放,留下一位永远的公主。  奢侈品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既欲隐秘,又想高调的暧昧情感。它涵盖了欲望的各个层面:数量稀少、制工精细、彰显品位、价格不菲。  对于这种生活之上,艺术之下的实体享受来说,真正懂得的人,爱恋的不是logo带来的外世艳羡,而是这种雅致与高端所带来的熨帖体验。  不然,无
期刊
削得壁立的板寸头,红白相间的polo衫。在正式场合佩戴百达翡丽,在马场一身专业骑马装,去上班坐奔驰车,出去玩开保时捷跑车。就在今年,他买了一辆保时捷的跑车,“平时出去玩可以开一下”。  赵玉群享受生活,更享受时尚给生活注入的欣喜,而这些器物最终是为生活所用的,否则则失去了作为器物最根本的价值所在。  不过他对于外观造型和设计同样看中,汽车、珠宝、服装,无不要求设计感和时尚度兼备,而对于手表、IT等
期刊
导演冯小刚携演员徐帆、张静初空降武汉,宣传新片《唐山大地震》  入住五星级酒店马哥孛罗2000元一晚的套房,四台商旅车代步  这位第一个个人票房记录过10亿的大导演的武汉之行相当低调  与其他城市的宣传阵容相比,来汉的三人阵容相对单薄  不过这对明星夫妇回娘家,本身就具备了足够大的吸引力    冯小刚:愈强烈愈温顺    在与徐帆结婚的十年里,冯小刚的作品,每一部都在打破记录,创造神话。  而相比
期刊
在这块盛产楚辞和漆器的土地上,当西方现代艺术呼啸而来的时候,这样  一群希图打开思维纵深世界的年轻人掀起了观念解放的思潮,将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工具向外界表达,开创出当代艺术发展的先河。    在艺术领域随着经济大发展水涨船高的今天,进入当代艺术发展阶  段的湖北,经历过大起大落之后,又将会如何?  美术便是湖北艺术发展中这样的一扇窗,凭窗而望,多少风景?    幸运的一代    在湖北美术史上,有
期刊
在近日结束的第11 届上海国际服装纺织品贸易博览会上,组委会邀请了海内外纺织专家、色彩专家、服装设计师和采购商代表等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团,进行了优秀面料展品评选。本次39 家企业、379 块面料参与评选。其中,属于新原料的有45 块,新工艺的有111 块,新流行花样的有167 块,新流行色彩56 块,活动共评出金奖两个,银奖10 个,铜奖20 个。
期刊
吉庆街是池莉笔下一个活生生的武汉人生活秀场,成为了武汉所有街道的代名词。北湖正街和吉庆街很像,在夜色笼罩下的才是它们最真实的颜色,不管是穿着睡衣提着菜篮子的老妇人,还是支张躺椅在自家店门前小憩的老板娘,她们拿着香烟的手都和来双扬一样,拗出一种优美的姿态,惊艳绝伦。只不过北湖没有卖鸭脖的来双扬,  却有在“天一戏院”里唱“京歌”的来双扬。    要不就给人骂,要不就让人说好  一出新京剧《生活秀》让
期刊
《读本》:您个人的一些主要从业经历。  陈波:2000年入行,03年进入嘉禾到09年,今年开始着手做山河旗下的这个工作室。    《读本》:刚入行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一些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  陈波:有,比如说02年,当时已经是腊月二十九,为了赶在三十之前把房子交给业主,我自己拿着滚筒刷漆,而且还买了50个煤炉,500个煤球给人家烤,把油漆烤干。    《读本》:顾泰旗曾经不止一次的对媒体说“武汉是一
期刊
称“美食”,呼“饕餮”,讲究色香味,挑剔环境,注重装饰与器皿,为了满足味蕾的需求,吃已经上升到享受生活的技术与艺术。时而热情如火,时而冷若冰霜,在一次次的惊喜与新奇之后,令人们不断向往、创造能掀起另一轮精彩的去处。  幸福的味道    “在花的清新中,一股幸福的味道袭卷而来,幸福的味道竟是这么甜,一直流淌在我们身边。”  荷塘·悦Joy Kitchen,在江城开辟了一处幽静的清新小地。这是一家创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