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清水沟流路演变分析

来源 :泥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0298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47年黄河归故,黄河河口流路先后经历了1953年小口子裁弯、1964年罗家屋子人工破提和1976年人工截流改道水沟流路3次较大的改道。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清水沟流路的演变特点及与其它流路的不同点,分析认为:清水沟流路时期的年平均来水沙量较神仙沟,钓口河时期明显减少,且更加集中于汛期,就来水来沙总量看,上述三条流路已经相当,但清水沟流路行水历时最长。清水沟流路经历了发道初期的游荡摆动后 ,
其他文献
银行对帐单是企业出纳人员每月核对帐务的重要资料,但往往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在对企业进行帐务核对和审计时往往容易忽视对银行对帐单。熟不知在对银行对帐单的核对中我们可以
人们通常在楦面上完成鞋帮款式与结构的设计,这样既方便直观又准确。这里介绍的两基准线鞋帮展平法,可以不通过任何中间过程,如贴楦,比楦等,就可以把在楦面上设计好的任何款
品,便开始了出口鞋跟的试制工作。首先对样品作了解剖测试,测出结果如表1。同时,根据样品外观色泽的分析,颜色红中带黑,类似咖啡色。并且鞋跟以耐磨性为主要指标,要求磨耗小
<正> 一双皮鞋从设计构思到制作成型要经过层层工段、道道工序,如有一道环节处理失当,将给一双完美的皮鞋带来种种遗憾,甚至成为次品。皮鞋设计中的跷度处理就是其中重要一个
治黄方略为我国历代安民的决策课题。本文针对“水少沙多”这两点河滩治的症结,指出减少入黄沙量的治本之策为采用现代工程措施,将黄土高原水土严重流失区整治成错落有致的相对
<正> 一、KMC、KRC系列铬鞣粉剂。 由成都科技大学皮革工程系研制的KMC系列蒙囿铬鞣粉剂和KRC系列高吸收自碱化蒙囿铬鞣粉剂是根据鞣革理论和实践而设计的新型铬鞣粉剂。它们
四月中旬,乘车从成都出发三个小时便到了川西北重镇绵阳市。沿途一派春光,田野葱郁,山青水秀。汽车驶过东风大桥不久,到达座落在滔滔涪江水支流芙蓉溪畔的绵阳市制革厂目的地
从地貌学的角度 ,比较深入地研究了黄河下游河床演变中的几个临界问题 :纵剖面调整的临界问题、河道平面形态的临界问题、河型对河床边界的临界响应问题以及河床断面形态的临界判别问题。并且以河型转化趋势预测为例 ,对地貌临界在河床演变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探讨。结果表明 ,小浪底水库建成后 ,在其清水下泄期间 ,下游河型将不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