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DNA小沟区结合剂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靶点是抗肿瘤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发单一靶点药物是提高药物专属性的一种有效方法.以DNA小沟区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它们主要是一些小分子化合物.目前已有多种小沟区结合剂处于基础和临床研究阶段,对近年来DNA小沟区结合剂的研究情况进行简要阐述.
其他文献
目的从黄芩地上部分中寻找活性成分.方法利用各种柱色谱(硅胶、Sephadex LH-20、D101大孔吸附树脂和聚酰胺)分离黄芩地上部分的活性成分.结果从黄芩地上部分的水提取物中分离
目的探索反胶束体系中维生素E醋酸酯酶促水解规律.方法以Fe 2+引发的大豆磷脂-庚烷反胶束体系的脂质过氧化为间接检测手段,考察温度、含水量、猪胰脂酶浓度及反应时间等
目的解释显脉香茶菜素和毛叶香茶菜二萜的抗癌活性差别.方法用MNDO的计算方法对显脉香茶菜素和毛叶香茶菜二萜的结构进行优化和处理,计算结构参数和电子参数.结果计算表明,显
目的改进抗肿瘤药物阿那曲唑的合成工艺.方法以1,3,5-三甲苯为起始原料,经过两步溴化、氰化、甲基化和N-烷基化5步反应合成阿那曲唑,在第二步和最后一步反应中使用相转移催化
目的合成氘标记的4-丁基-α-沉香呋喃,用作在检测小鼠血药浓度的GC-MS方法中的内标物.方法用d3-碘甲烷和硼氘化钠在4-丁基-α-沉香呋喃中分别引入4个氘原子.结论通过9步反应
采用硅胶吸附柱色谱的手段从中药连翘的果实中分离得到一个化合物,利用理化和谱学分析(NMR、ESI-MS、IR)的方法,确定其结构为2,3-二羟甲基-4-(3′,4′-二甲氧基苯基)-γ-丁内
目的研究联苯双酯衍生物的降酶活性.方法用CoMFA对联苯双酯的单酯衍生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结果与结论建立了化合物活性与分子场特征之间的关系.
目的合成新型抗心绞痛药雷诺嗪.方法以邻甲氧基苯酚、环氧氯丙烷、2,6-二甲基苯胺、哌嗪为原料,采用常规的化学合成法.结果通过优化条件以较高的收率合成雷诺嗪二盐酸盐.结论
采用tsFT210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活性筛选模型,通过活性跟踪分离,从黄直丝链霉菌18522发酵物中分离得到两个具有细胞周期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并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
目的分离、鉴定过山蕨(Comptosorus sibiricus Rupr.)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制备薄层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