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刍议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gui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首先分析了水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即可持续发展对水利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丰富了新思路,水利建设实践推动了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并基于此提出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思路,即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推进水利建设制度创新;人水协调,加强水利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人水协调
  中图分类号 S1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7-273-02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s analyz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and enriches the new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actical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promot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this,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deas were put forward, namely establish the consciousnes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mote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system innovation, human and water harmony, strengthen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uman and water harmony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经济资源,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水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资源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压力,水资源危机已被许多专家、学者及政府部门关注,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水与可持续发展是国际水资源研究的热点,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和防洪保安等方面的作用愈来愈重要。水利是国民经济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重要举措,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即聚焦到水利改革发展,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我国水利发展面临着新的要求,对传统的水利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加强水利建设研究,解决水多(洪水灾害)、水少(干旱缺水)、水脏(水环境及生态环境)和水越用越少(不可持续发展) 的对策与管理问题[1-2],从生态、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对水利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为未来生态水利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水利现代化建设,分析水利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水利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将水利建设放在自然-社会-经济大系统中进行评价,总结水利建设的经验教训,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促进水利设施功能的发挥,促进区域水利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水利建设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对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水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1.1 可持续发展对水利建设提出新要求,丰富新思路
  水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对可持续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利建设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从生态、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对水利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为生态水利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可持续发展研究要求对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产业、部门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微观研究带动可持续发展宏观研究领域的发展。经过多年来的研究与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已经从思想启蒙、发动转向纵深的、微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部门可持续发展研究,涌现出一系列研究成果,尤其是在矿产、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发表一系列研究成果。这表明,进行区域的、部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趋势。
  事实上,水利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可以为水利建设提供更多资金、技术支持,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水利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改变传统的水利建设思路,从生态治水、持续利用水资源角度进行水利现代化建设。水利建设能够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提高区域粮食生产、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明显关联效应,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会造成一定影响。不当的水利建设也会对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造成危害[3]。
  1.2 水利建设实践要求进行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
  传统的工程水利在生态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移民安置、经济效益发挥等方面遇到一系列问题,工程水利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等新的治水思路不断提出,如何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由工程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是当前水利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可以更准确地认识水利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地位,发挥水利建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我国历来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多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取得了一定成就,在解决水多(洪涝)、水少(干旱)、水脏(水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总结过去水利建设的经验教训,科学评价水利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正确认识“水利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需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的发展,并适度超前”的论断,从工程、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找出影响水利建设发挥作用的因素,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充分发挥水利建设在防洪、灌溉、供水等方面效益的同时,促进水利建设生态、社会效益的发挥[4-5]。   1.3 水利建设历史经验
  从水利建设研究看,国内外对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水利建设规划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国外水利建设看,水利建设已经先后经历了单目标开发为主时期、多目标开发为主时期、法规和现代管理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时期,逐渐进入人水协调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时期。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许多学者从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水利及水利建设规划、水利可持续发展、水权制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发达国家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生态用水,在重视水利工程措施的同时,更加重视非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水权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一定意义上说,发达国家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时期已经过去。我国水利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受时代局限,研究偏重于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方面,对生态需水、区域水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较少,从区域整体角度进行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更少。但近年来,这方面逐渐有所加强,国家水利部先后启动了“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国水利现代化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对当前水利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促进了我国水利建设事业发展。另外,水利部先后在大连、甘肃张掖、汉江中下游地区等进行水利点代化建设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果[6-8]。
  2 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思路
  建国以来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是,我国大规模水利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多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完成的,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特征,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粮食生产水利保障能力不强;水利发展相对滞后,供水安全保障程度不高;水利发展体制机制不顺,水管理制度不健全[9-10]。
  2.1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推进水利建设制度创新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更好地进行水利建设,有必要从新的角度对水利建设进行重新认识,将环保理念、可持续发展意识、生态文明思路纳入水利规划与建设中,进行社会经济制度创新尝试,探索适合区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水利现代化建设道路。从国际水利发展史看,人均GDP超过1 500美元,就会更多地关注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和治理污染。正常情况下,水利工程建设达到相当的规模后,基本建设投资力度会逐渐降低,水利发展战略将由传统的“工程水利”向对水资源实行综合科学管理的“资源水利”、“生态水利”转变,工程运营维护管理费用在总投入构成中的比重会逐步上升,水资源管理将成为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水利建设在配合水利发展战略转变的过程中,将逐渐向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等方面倾斜,水利建设的社会、生态效益将得到更大的彰显[11]。
  2.2 人水协调,加强水利现代化建设
  水利现代化建设应以流域管理为主体,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区域实施权威、统一、有效的流域管理,坚持防洪保安、人水和谐原则,发挥水在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多种功能,降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区域水利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水环境保护[12]。
  借鉴国际上最新的关于人水协调可持续发展时期水利建设研究成果,吸收我国在水利建设、水土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应用区域关联效应理论及3S技术,针对水利可持续发展实际进行研究,定量地分析水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从经济、社会、生态等角度全面评价水利工程建设的价值与作用,在肯定水利工程措施巨大作用的同时,科学地评价工程措施的负面效应,通过生态措施和社会经济制度安排与创新,推进适合区域特点的生态水利建设。
  参考文献
  [1]伍新木,李雪松.保障水资源安全的关键是制度创新[N].光明日报,2004-08-18.
  [2] 张光斗.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新认识[J].中国水利,2000(8):18-19,30.
  [3] 邱德华.区域水安全战略的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05(2):305-312.
  [4] 刘树坤.中国水利现代化和新水利理论的形成[J].水资源保护,2003(2):1-5,61.
  [5] 于琪洋.水利的经济学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05(3):10-14.
  [6] 顾浩.中国水利现代化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7] 中国水利现代化研究课题组.国家现代化与水利现代化[J].中国水利,2004(4):24-26.
  [8] 孙宗凤.国外生态水利研究状况分析与点评[J].水利水电技术,2003(11):21-23.
  [9] 周学文.我国水利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EB/OL].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1-03/23/content_1648671.htm.
  [10] 陈莹,赵勇,刘昌明.可持续发展水利的生态学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4):11-14.
  [11] 魏粮纲.水利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4):105-107.
  [12] 高俊才.水利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4(2):81-87.
其他文献
焦油蒸馏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焦油含水,而水中大部分为铵盐,采取在焦油加工前加入碳酸钠溶液等多种防腐措施,效果良好。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教育重视程度逐渐加大。音乐教育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有很大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好处于各种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加强对其音乐教育,对他们的文化需求、人格的健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功能意义。但是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对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影响。本文浅述了当前小
果桑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除此之外,桑葚还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和生理保健功能。果桑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然而,果桑的种植却不那么容易。传统的桑树结果
介绍工业磷酸三钠容量分析计算方法的改进,及与重量法分析工业磷酸三钠相比的优点.
闪烁体和光电管组成的软X射线功率谱测量系统,在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的“强光一号”加速器上,测量得到了各种丝阵靶的X射线辐射功率波形,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
合成了三元络合物聚(苯乙烯-丙烯酸)载体铁邻菲啰琳(SAAC·Fe·phen)和聚(苯乙烯-丙烯酸)载体铁5-硝基邻菲啉(SAAC·Fe·Nphen)。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sAAC&#1
介绍大型支承辊用YB-70钢的研制过程,详细介绍了冶炼工艺方案的确定和冶炼过程中脱P和脱S的原理和控制。
为探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将133例慢性血吸虫病人分为肝纤维化组与非肝纤维化组,统计两组中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并进行临床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肝纤维化组糖
介绍了大型工业CT的一种多色X射线硬化校正方法.该方法利用一个标准函数将多色投影值转化为单色投影值.定义了一些参数来证明该方法适用于大型工业CT的硬化校正,并对参数进行
三峡顶轴锻件内孔较长,法兰直径大,两端尺寸相差悬殊,易造成加工制造困难和热处理后组织和性能的不均匀。针对顶轴特点,采用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方案,保证了锻件内部质量,不仅超声波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