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陕南乡村画卷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y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条船的河》有别于众多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其巧妙的构思,新奇的写法,以陕南20世纪70年代农村为背景,着眼秦巴山区,落笔清油河畔的村庄、沟壑,用几位原生态民歌手的生活为引线,以民间文化遗产为主线,集中反映了镇巴县一带的民间音乐、舞蹈、风土人情等地域文化,高度赞扬了勞动人民的朴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们敢爱敢恨、敢做敢当的高贵品质以及正能量的传递。
  郝明森毕业后回到故乡,正缘于他对故土的热爱,才铸就了充满深情的文字。小说从灵魂深处喷薄而出的是血液中流淌出的乡野之韵,灵魂中扭结着乡土情结,字里行间氤氲着一股悲天悯人之气。他用自己的笔去描写乡村的社会万象,描绘人生的酸甜苦辣,表达底层民众的爱恨情仇。陕南农村的动植物、人事劳作、阴晴雨雪,从郝明森的记忆之河里从容地流淌出来,有点怀旧、有点感伤、有点悲怆。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冲击下,乡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乡土在消失,农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乡土文化的衰败和乡村生活的困顿成为当下乡土叙述的基本主题。郝明森没去追逐现代化的思维模式,对现代化既不崇拜也不焦虑,而是以回望的方式,寻找那条“缺条船的河”。他并不是没有看到改革开放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他同时也发现:“清油河水枯瘦下去,留下干巴巴的沙滩空旷寂静,灰白的石头一声不响……翻过陡峭高耸的星子山,是逶迤连绵的浅山地带,几株绿云样的树林间,跟青狮沟一样,有鸡鸣犬吠,三五缕炊烟飘起,散散落落的人家和村落,野坡野岭地有三三两两的人在田间地头,高挽裤角,扶着犁头,吆喝着摇头晃脑的大水牛……”还有场景描写:“马闻明知道黄昏转瞬即逝,黑夜将慢慢降临。他望着黑压压的星子山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反省当下的乡土叙述,也许一些作家过于悲观,甚至有的作家认为乡土小说已经穷途末路。郝明森也许证明了乡土小说仍然具有开拓和发展的空间,他只是转换了一下身姿,便看到了另一番美妙的风景。那么他所看到的风景便是乡村伦理精神是如何支撑着普通老百姓好好过日子的,这一乡村伦理精神也正是郝明森所发现的“山里的女人,活在人世,不仅仅像母鸡寻食那样常年忙碌,维持生计,还需要男人的呵护。如果她们失去了家庭的顶梁柱,整个生命就像缺条船的河……”
  郝明森以最贴近生活的真实文学形象将这种乡村日常状态呈现了出来。对于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研究,恰如他近年出版的散文集《乡村记忆》,这是他对陕西大巴山地区进行社会调查的成果。这部著作仿佛就是给小说《缺条船的河》所做的理论注脚。乡村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看重“过日子”,“过日子”既是对农民日常生活逻辑的生动写照,又是对传统小农生活伦理的高度概括。在郝明森看来,农民“过日子”不仅仅要解决生存问题,他为“过日子”加进了更多的情感因素,他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伦理最终要以情感的状态呈现出来,也以情感的状态解决问题。因为情感,便使得平常的日子变得更加滋润。
  郝明森做为一位从乡村成长起来的基层文化工作者,他的血脉与乡村唇齿相依,更有亲人在乡村扎根生活。因此他方能将自己儿时的乡村记忆客观而完整地诉诸笔端,再结合成年之后的所观所思所感,他的《缺条船的河》才不会落于俗套,又不至于抽象疏离,一般读者均能在这部小说中领略到“高高的山倒映在绿绿的清油河中。这就是青山绿水呀!这么恬静,这么美好。那些奇形怪状的、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在河底静静地躺着,小鱼们欢快地闹腾起来,有的甩动着尾巴,有的吐着泡泡,有的扭动着身体,互相追玩,好不热闹。”还有对当地民歌的巧妙应用,如集体劳作时为了鼓士气,二老汉边敲铜锣边唱《锣鼓草》:“不唱山歌不得行,唱起山歌得罪人。猫娃狗女快攒劲,莫拖后腿铲脚跟。”“二老汉边唱边点名,被点到的更要努力,你追我赶,一个个大汗淋漓,低着头,谁也不说话,一个劲地往上奔,满坡只听到锄头和石头的撞击声,喘息和脚步的重叠……”
  如此而言,《缺条船的河》一书,便具有乡土文化的记录性质了。
其他文献
中美贸易战首场战役,美国率先对中国发起了芯片之战,电信巨头中兴遭遇的危机,让整个中国都在痛定思痛。中国的半导体一集成电路一芯片产业因此收获了超乎寻常的关注。  芯片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芯片,被誉为国家的“工业粮食”,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芯片技术也从某种程度代表了一个国家信息技术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力量的展现。  其实,人们对智能时代的憧憬、预言与思考早已有之。斯皮尔伯格在电影《人工智能》里
期刊
2018年“青年中国行"迎风起航!  中华青年精英项目与共青团中央主管的《中国周刊》杂志社秉承着服务青年成长、培养青年人才的使命与愿景,在连续六年合作的基础上,将于2018年共同举办面向全国高校优秀大学生的公益活动——“青年中国行”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本期活动由自主项目和专题项目组成。项目设置自主项目  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  3.自主选题、设计方案专题项目  1.
期刊
4月11日上午,以“创意草原·筑梦未来”为主题的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布会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中青旅联科(北京)公关顾问有限公司承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韩昀祥参会并致辞,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书记、监事长德荣发表讲话。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蔚治国,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改革发展处处长王亚东,中青旅联
期刊
杖国之年的沈宽,弯腰把一方浑圆饱满的奇石,从一张明式老红木桌下挪了出来。晌午的冬阳,透过阳台的玻璃和房间的门框,挤进了这间卧房。光线直愣愣地落在房间窄窄的过道上、落在石上。石面暗红、一层京灰,北京的灰尘总是不小。石旁原来就有一个小矮凳,沈宽拿湿布坐了过去,擦试石头。  石头一经擦试,红亮了起来。沈宽先生告诉记者:“这块奇石叫长江红,是抗战时期,我爷爷自己从长江边挑捡回来的。一共两块,另一块捐给博物
期刊
中國芯片产业已然走过了产业构造期,目前进入到需要借力与聚力以求强筋壮骨的重要关口。
期刊
1985年中国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之一,随着申遗工作的展开和深入,我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申遗热”。截止到2018年5月,中国的遗产数已位居世界第二,共有世界遗产52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2项。中国世界遗产数量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申遗”工作者的努力,但目前我们的工作重心更多倾向于申报,轻视了对申报后遗产地的保护。世
期刊
2014年10月,青海省政府正式决策启动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遗产。2015年5月,由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组成的技术支持团队,启动自然遗产价值调研和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从2015年至2016年,技术团队在青海省世界遗产申报领导小组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支持下,先后八次深入可可西里腹地对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生物和生态系统进行了系统调研,也在可可西里
期刊
2018年3月21日,春分,珠巴洛河两岸的桃花璀璨绽放,这条从白马雪山脚下汇聚而下的母亲河,自南朝北终汇于金沙江,静怡安详,与桃花相互映衬着,昭示着春天的到來,这是一个信号——滇金丝猴要下山了。  山里的春天总是慢半拍,一场春雨过后,万物开始复苏。大雪下积攒的力量似乎一下就进发了出来,半山的植物开始发芽,似乎是嗅到了春天的味道,大量的猴群即将开始它们的饕餮之旅,对于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
期刊
“你若问我轮椅上的青春是怎样的?我会告诉你,轮椅上的青春,总是走走停停,每一处都足以逗留欣赏。”诗的作者是南京姑娘王忆,一个自出生就与轮椅相伴的人。1989年出生的王忆身患小脑偏瘫,她含糊地说每一句话都要用上全身的力量;无法行走,靠在轮椅上“仗走天涯”。  2018年3月,王忆的第六本新书《爱,无止息》出版。她从2008年开始独立创作,迄今已经完成并出版散文集、诗歌等6部作品,累计约50万字。现在
期刊
5月8日,“健康中国·汤阴北艾道地药材国际高峰论坛”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隆重开幕,这是汤阴北艾作为道地珍贵中药材首次亮相于国际视野,也是国内国际艾草研究专家的一届学术盛会。  中國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院长杨金洪、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大诚中医创始人程凯、日本株式会社小林老铺第7代传人小林雅弘、中国中药协会慢病防治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蒲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