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钾素肥料利用效率的途径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ke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土壤肥力、土壤供钾水平、作物的特征特性、氮磷钾的配施以及土壤田间持水量5个方面探讨提高钾素肥料利用效率的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 钾肥;利用率;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 S1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213-02
  绿色植物在合成有机质以及代谢过程的维持和调节中,必须从土壤中吸收所必需的无机物质,才能满足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主要是一些矿质元素,其中钾是作物必需的三大元素之一。土壤有效钾主要指土壤中的交换性钾和水溶性钾,作物体内的钾在植物体内不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而以离子状态存在,钾能激活多种酶的活性,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二氧化碳的同化率,能促进作物体的物质合成和运转,能维持细胞的膨压,促进植物的生长,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缺钾植物的机械组织不发达,细胞壁薄,茎秆不坚韧,最初生长减缓,活力下降,植株矮化、弱小,抗逆能力较差,根系发育不良,呈褐色;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老叶和叶缘先黄化、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叶脉间出现坏死斑点。植株若缺钾,其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但我国大多数对钾肥的利用率仅在35%~55%,利用率高的可达70%~80%,利用率低的仅有10%~20%。因此,提高钾肥利用率尤为重要。
  1 根据土壤肥力合理施用钾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土壤质地的不同,调节钾肥的施用量,将钾肥重点分配在肥力中、低等的田块,才能更好地发挥单位肥料的最大增产效果,高肥力田块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少施,只有这样钾素才不会被浪费。特别是酸性土壤要重点施用钾肥,分期施钾,以提高钾肥肥效。
  2 根据土壤供钾水平合理施用钾肥
  根据土壤中钾元素的丰缺程度、产量指标,确定钾肥的施用量。由于普遍重视氮肥和磷肥的施用,导致土壤有效钾的含量不足,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钾肥应优先施用于严重缺钾的地块。在轻度缺钾的地块,尽量施用有机钾肥;化学钾肥能少施则少施,能不施则不施,以保证钾肥用于最需钾的地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根据作物的特征特性合理施用钾肥
  3.1 不同的作物种类对钾肥的需求不同
  钾肥应优先用于需钾量大的喜钾作物上,例如油料作物、薯类与糖料作物、棉麻作物、豆科以及烟草、瓜果等,禾谷类作物一般需钾量相对较少,在相同的土壤地区,施用钾肥的效应一般不如上述作物明显。
  3.2 同种作物不同品种对钾的需求也有差异
  不同品种的同种作物对钾的需求有差异,如水稻矮秆高产良种比高秆品种对钾肥反应更为敏感,粳稻比籼稻较为敏感。试验证明,杂交水稻对钾的吸收总量多于常规稻。杂交稻耐土壤低钾能力较弱,因而要有较高的土壤有效钾。因此,在水稻的生产中,钾肥应优先用于杂交稻。
  3.3 不同的作物要选用不同类型的钾肥,才能达到高产、优质、高效
  对耐氯能力弱、对氯敏感的作物,如烟草、马铃薯等,一般不用或严格控制含氯离子肥料的用量,尽量选用含硫酸钾的各种肥料;对大多数耐氯力强或中等的作物,如禾谷类作物、纤维作物等,尽量选用含氯化钾的肥料,以提高钾肥增产效益。
  3.4 作物不同生育期对钾的需要差异显著
  应根据作物的不同生育期需钾肥特点,选定最佳施肥时期,才能使作物高产质优。将钾肥用作基肥,可满足农作物全生育期对钾元素的需求,对生长期短的作物和明显缺钾的土壤尤为重要;对生长期较长的作物,如棉花等,除施足基肥外,还应根据作物的需钾特点进行分期追肥和叶面喷施[1];作物在最初阶段主要利用贮藏在种子里的养料;作物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对钾素的需求相应多些,在开花结实期达到高峰;但小麦进入灌浆时期后,不仅不能从土壤中吸收钾素,并且还存在钾素倒流现象,所以在此期要搞好叶面喷施,补充钾素营养,以满足小麦对钾素的需求而获得高产。一般禾谷类作物在分蘖至拔节需钾较多,其吸收量为总需钾量的60%~70%,开花以后明显下降。棉花需钾量最大在现蕾至成熟阶段,如果此期缺钾,棉花易得红叶茎枯病,导致棉花早衰,降低产量和品质。梨树在梨果发育期、葡萄在浆果着色初期,也是需钾量最大的时期。
  3.5 作物的不同部位,吸收钾的能力不同
  作物体内的钾十分活跃,易流动,再分配的速度很快,再利用的能力也很强。通常是随着植物的生长,钾不断地向代谢最旺盛的部位转移,因此在幼芽、幼叶、根尖等幼嫩部分,钾的含量最丰富;所以施钾肥要以基施为主,才能满足作物幼嫩器官的吸收和利用[2-3]。对一般作物来讲苗期对缺钾最为敏感。但与磷、氮相比,其临界期的出现要相应晚些。
  4 钾与氮、磷等其他肥料配合施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钾与氮、磷肥和有机肥的配合施用是提高钾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能明显提高钾肥利用率。在一定氮肥用量的范围内,钾肥的肥效会随着氮肥施用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高氮水平下,钾肥的肥效尤为明显;磷肥供应不足,钾的肥效也受影响。因此,应因土壤含钾的水平以及不同的作物,测算分析确定氮、磷、钾的比例。根据土壤条件的不同来确定钾肥的施用量;氮、磷、钾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某种元素的丰缺可影响其他元素的吸收利用,三要素之间具有相互协调促进作用,可以以磷促钾、以氮促钾;由于土壤长期大量施用氮肥、磷肥,而钾肥的施用相应不足,养分供应失衡,明显影响钾肥肥效的发挥;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将钾肥与氮、磷等肥料配合施用,既可满足作物对养分的全面需求,又能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使之供肥均衡,提高钾肥的利用率和肥效。
  值得注意的是要考虑有机肥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施或少施有机肥的情况下,钾肥一般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而在大量施用含钾丰富的有机肥料时,钾肥一般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尤其是在轻度缺钾土壤地区更是如此[4-5]。
  5 根据土壤的田间持水量科学施用钾肥
  为提高钾肥的利用效果,还必须考虑土壤的田间持水量。如果含水量不足,施入钾肥后必须补充水分,才能被作物充分吸收和利用;如果田间持水量过多,又逢雨季时施用钾肥,钾素会大量流失,作物来不及吸收而造成浪费。
  6 结语
  综上所述,要有针对性地合理施用钾肥,即针对确实缺钾土壤,针对确实喜钾作物,合理配置钾肥的用量及其氮、磷配比,讲究钾肥的施用技术等,才能提高钾肥的利用效率。
  7 参考文献
  [1] 毛知耘,周则芳,黄建国,等.肥料学[M].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157-183.
  [2] 郑莉荔,张振宇,田多稼,等.植物及植物生理学[M].2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186.
  [3]王中良,杨小红.部分蔬菜作物缺钾症状及其矫正[J].长江蔬菜,1988(4):40.
  [4]罗嗣全.氯元素化肥的施用要点[J].安徽农业,1999(9):28.
  [5]王志凤.化学肥料施用六原则[J].安徽农业,1999(9):29.
其他文献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的西南边睡,是我国连接东盟,构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圈的战略重地,是内地与东盟国家进行商贸往来的必经之路,是我国唯一一个既拥有陆地边界也拥有海洋边界
中国国内近些年来经济面临着通货膨胀,对外经济方面,中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多年来一直保持双顺差,这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持续不断地增加,从而对中国外部经济的均衡发
本文以三九药业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为例,研究了在债务重组方案中三九集团债务重组具体的实施方案,债务重组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并分析了这次重组带来的启示。
通过对石家庄市58年(1995—2012年)温度资料的研究,找出了石家庄市晚秋、冬季、早春的光热变化规律,即秋冬春季温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冬季温度低且变化幅度较大;秋冬春季光照呈
以松树皮、松树皮混合泥炭土和松树皮混合蔗渣为栽培基质,对铁皮石斛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生长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调查不同栽培基质下铁皮石斛茎长、茎粗、分蘖、节数、根数
分析了当前林业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多功能林业发展模式的概念与目的进行阐述,进而提出多功能林业发展模式的建议,以期促进林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2011年11月,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在甘肃画院调研时指出,敦煌是世界顶尖级的文化资源,画院应该把画家们组织起来,围绕敦煌这个艺术主题,统一策划,在题材、材料、技法、特色、风格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形成“敦煌画派”。2012年2月,中国美协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甘肃打造“敦煌画派”这一命题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2012年3月,由甘肃画院精心策划、以敦煌精神为支撑的 “朝圣敦煌——甘肃画院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大通道,也是古代中国与亚欧大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20世纪90年代的学者根据丝绸之路所经过的
本文用ICP—AES法测定斑岩型铜矿中的铜铅锌钼。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四种酸混合消化样品。研究仪器的最佳工作参数,用基体一致时测定待测元素来校正基体干扰,分别找出仪
静宁,地处六盘山西麓、华家岭之东,古成纪所在地。数千年前,先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县境西南有闻名遐迩的秦汉古成纪遗址,战国长城穿境而过,丝绸古道横贯东西,古迹遗存遍布南北。史传太皞伏羲氏诞生于成纪水谷(今县境西南部的治平河流域),象天法地,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结网罟以教民渔猎,制嫁娶之礼,作历度,作弦乐,肇启华夏文明。秦汉以来,建郡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