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技与现代陶瓷产品设计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ting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生活和科学技术两个方面,阐述7日用陶瓷设计的发展规律,人类始终围绕着自身的生活习俗,不断改进使用的陶瓷器具;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现代科技对陶瓷设计产生了积极作用,在现代日用陶瓷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确立以生活为源泉的设计思想,树立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日用陶瓷设计原则的设计观念,
  生活与陶瓷产品设计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最早改变物质化学性质的造物活动是烧造陶器。陶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同人类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生活中使用的锅、碗、瓢、勺、钵、缸,瓶、杯、盘、碟、壶等,无不为人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生活的不断提高,习俗的改变,环境的优化,陶瓷器具造型也不断地演化。有的器皿造型随着生活的改变而消失,有的器皿造型又因新生活方式的出现应运而生。翻开陶瓷发展的史册,无不证实这一发展规律。
  新石器时代的陶瓷器皿造型,具有相当高的科学性,三足中空的设计不仅放置安稳,增大了器皿的容量,还增大了器皿与火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火的利用效率。
  宋代的斗笠碗造型,从当时的饮茶习俗来讲也具有相当的适用性。宋代盛行饮用一种末茶,末茶的饮用习惯同现在的饮茶有所不同,它是将茶叶、黄豆、芝麻等碾成末,再放入姜、葱等在锅中煮沸饮用,饮用时将茶与其它一些配料一并喝光。直腹的斗笠碗,在这各种特殊的饮茶习俗中,无需再用任何器具,就可达到把碗中的茶与配料喝光的目的。
  明清二代,由于饮茶的方式起了变化,由唐宋时期用茶粉煮茶改为用茶叶泡茶,茶具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出现有端把的茶壶和提梁壶。近年以来,人们需要一种泡茶卫生、携带方便的茶杯器皿造型,因此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端拿方便、卫生保温、有把的陶瓷水杯来满足人们新的使用要求。
  清代有一种专为当时的搁置帽子而设计的器皿“帽筒”,它的作用是搁置帽子和保护帽后面用孔雀羽毛做成的花翎,器皿上有装饰,具有保护帽子不变形的功能,同时又有一种欣赏的功能。尽管如此,这些具有良好使用功能效应的器皿造型,还是随着生活方式习俗和制度等的改变而退变、消失。
  从现代生活的一般现象看,家庭用的烟具、茶具、咖啡具、啤酒杯、盖水杯等器具,无一不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具体反映。
  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创造了空前的文明,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人们对现代生活也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陶瓷产品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再也不是简单的适用和美观概念,它更具有时代赋予的生活内涵。这样就需要设计师深入生活,把生活作为设计的第一源泉。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为生活提供了新的内容,同时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大的设计空间,也提出了更多更复杂的难题。
  如我们生活中一直在使用的,经历了五百多年生活检验的,被人们称赞为功能作用与美感作用统一的“正德碗”器皿造型,它在明代正德被定名,沿用至今不衰。
  正德碗以简洁明快的自由曲线勾画出造型的型体特征,口部微微外翻的短内孤线同腹部长的外弧形成微妙的对比,足部短小的直线在器皿的弧线主调中形成曲直的对比,造型显现出庄重、挺拔的精神,给人一种饱满、丰腴、大方、端庄之感。
  正德碗不仅在外观造型上称得上是经典之作,它的功能作用更称得上是经典之作。正德碗口部微微的翻卷,不仅使人感觉到嘴的触觉舒适,而且口的翻卷转折延长了口部边缘的尺寸,加大了口边的散热面,不易烫手。这微小的翻卷转折变化处理是器皿造型的点睛之处,给予器皿造型的灵气。足底的设计也较有科学性,深挖直足的处理,既端拿不易滑落,还可起到散热不烫手的作用,同口部翻卷的处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碗的尺寸与人手虎口的尺度相当适度,端拿轻松而又舒适。但是,在现代生活某一特定的环境中,这样一件尽善尽美的器皿造型也会有所不足。旅游业快捷、便利的服务特点,促使了餐馆业洗涤机械设备的利用,正德碗造型的优点,在这特殊的使用环境中,往往成了使用的缺点,如口部的翻卷,容易碰破,底足的太深不易清洗干净,因此,一种用强化瓷材料制作的厚胎、无翻口、浅足造型的锅式碗造型应运而生,满足了这一特殊生活条件的需求。
  人类生活中,不同的使用对象有不同的使用方式,致使陶瓷器皿造型结构形式和组合配套形式也相应不同,从而产生了同一使用功能多种形式器皿造型的现象。以茶具为例,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不同,直接影响到茶具造型结构形式和组合配套方法。如我国广大地区多饮绿、花、红茶,冲泡清饮,饮茶用的茶具器皿一般是茶壶、茶杯、盖水杯等。配套方法流行一壶、四杯、四碟的九头茶具和一壹,四杯、一大茶盘的六头茶具或盖杯。藏、蒙、维吾尔族人民习惯饮酥油茶、奶茶,多用罗汉汤碗和石榴碗来当饮茶茶碗。国外多数地区泡饮红茶较普遍,习惯加糖和牛奶。因此,外销茶具都是由一壶、一糖缸、一奶盅、六杯、六碟组成十五头茶具。
  日用陶瓷器皿,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不只是人们物质生活中的实用品,也是人们文化生活中具有审美内涵和审美价值的工艺品,是按特定的美的法则进行创造的生活用品。它所具备的精神功能是以它本身的艺术形象来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感,美化人民的生活,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影响人们的精神面貌,对于人们的意识领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以上例证可以看到,设计师在新的多样化的生活进程中,应善于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在生活中寻找设计的热点和设计的灵感。
  科技与陶瓷产品设计
  受益于现代科学技术,人类根据现有掌握的技术和知识,对人的生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特点是近些年来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促进了现代陶瓷朝着更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方面发展。
  陶瓷产品作为人们生活的必备品而广泛使用,曾经一度被轻便、经久耐用的铝制器皿抢占了一部分市场。这种经济耐用的铝锅、铝壶、铝盆、铝勺等在物质生活缺乏的年代里,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医学的进步,人们认识到人体过多地摄入铝元素,容易诱发老年痴呆疾病,于是,人们还是把目光转移到陶瓷,认识到陶瓷是最为卫生且对人体无危害的绿色产品。为了满足人们新生活的更高需求,研制出一种低膨胀陶瓷材料,它可以直接炊之于火,干烧500-600度不炸裂,它可以做成耐热锅、耐热煲、耐热壶等。它的问世进一步证实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所起的积极作用。
  铅金属曾经在陶瓷的生产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如唐代的三彩釉色和明代、清代的釉上彩颜料,包括现代的贴花纸颜料等都以铅为溶剂。随着人们对铅有害于人体健康的认识,铅的用量被严格地控制,国际上原把陶瓷产品的铅溶出量定为7PPM(百万分之七)标准,而现在很多国家把铅溶出量定为0标准,可见现代人对自身健康的严格要求。为达到这一标准,现代技术已研究生产出无铅的陶瓷装饰材料,而且还采用高温快烧的先进技术,使陶瓷装饰的颜料完全溶入釉面之中,避免了有害物质的渗出,使人们使用的器皿更美观、更安全。
  陶瓷是人类利用的最古老的材质,而又是最为现代的材 质。说它古老,无可置疑,因为人类对它进行了近万年的研究。说它现代,是因为陶瓷这一种特殊的材质,至今还没有任何材料可以取而代之。特别是科学发达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在陶瓷领域中的应用,使得陶瓷这一古老的材料,更具有时代应用的特殊价值。
  近几十年,人们利用科学手段对陶瓷的工艺流程、原料配方、窑炉窑具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成绩,大大地提高了陶瓷生产的水平。如烧造陶瓷的窑炉和窑具的更新,从五十年代传统的鸭蛋柴窑逐渐改进成圆包煤窑、隧道煤窑、隧道煤气窑、梭式煤气窑等。窑炉的改进实现了无匣烧成,产品质量得到提高,能源得到节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环境污染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控制。
  陶瓷的成型工艺也由原始的手工拉坯成型逐渐发展成石膏模具,注浆和压坯成型,塑胶成型和更为先进的等静压成型。
  如:塑胶成型工艺,是近十几年开发的一种新的成型工艺,这种工艺的特点是简化了浅浮雕装饰陶瓷的生产工艺程序,使浅浮雕雕塑产品的外观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浅浮雕装饰由最传统的手工雕刻发展成用石膏模具大批量生产。但是,有的陶瓷器皿适合这种成型工艺,有的则不适合这种成型工艺。如盘类的浅浮雕装饰,它是装饰在盘子的内壁,可采用阳模滚压成型工艺生产。但杯碗类造型器皿的装饰在外壁。略有凹凸纹饰,石膏模具就不便开模。如浙江龙泉的青瓷,以刻花见长,要制作一个浅浮雕装饰的杯子,就必须分四块模具,完成压坯成型工艺。这种旧的工艺模具繁多接缝也多,模具边缘容易碰缺,制作的坯体花纹易破损,不便修补,给产品外观带来缺陷。
  塑胶成型的工艺是用略有弹性的塑胶做成模种,由于模种可收缩性能,解决了工作模具脱模问题,如杯碗类有浅浮雕装饰的器皿,就可以同无浮雕花纹装饰的器皿一样只用一块模具就可以脱模。而滚压出的坯体正好借坯体干燥收缩的空隙脱模。这种新的成型工艺为浅浮雕装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等静压成型工艺是现代最为先进的成型工艺。这一工艺生产的产品特点是:变形小,尺寸精确,重量统一。它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耐磨塑胶模具和干粉冲压成型工艺。耐磨塑胶模具避免了石膏模具容易磨损,坯体会随着滚压次数增多而扩大,重量厚度也会增加,产品尺寸和重量不精确的缺陷。干粉冲压成型也减少了石膏模具湿坯干燥收缩过程中的变形缺陷。
  陶瓷装饰工艺是陶瓷生产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陶瓷产品外观面貌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它的内在质量则影响到人们的使用卫生和安全。因此,对陶瓷装饰工艺的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非常必要。
  陶瓷装饰工艺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惊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大小花纸厂总数已达100余家,生产颜料能力已达850吨,金水20万瓶以上,花纸的生产能力为3亿张左右。
  传统的陶瓷装饰是用手工描绘,现在陶瓷的装饰除高档艺术瓷和少批量的高档实用陶瓷外,大多数为贴花纸装饰。因贴花纸是用采用平面印刷技术,很大程度上对陶瓷器皿造型有较大的制约,较大弧度的器皿造型就难以操作,因而人们不断的对这种装饰工艺进行改进,现已研制出转印装饰工艺,小膜贴花纸装饰工艺,还有同装饰相配套的高温快烧拷花工艺。
  小膜贴花纸装饰工艺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装饰技术。特点是花纸上有一层塑胶。塑胶有较大的伸缩性,可以在略有弧度的器皿上粘贴,特别适合盘内壁边花和满花装饰,它克服了大膜花纸难以在有弧度的器皿上装饰的缺陷。
  转印装饰工艺也是为解决贴花纸平而局限于发展的一门装饰技术。它适应性较强,主要装饰有一定深度的器皿的内壁,它的装饰手段是通过一个与器皿造型内型类似,有一定收缩功能的橡胶印头,印头受力压扁把平印出的纹样吸入印头,印头还原后再转印到器皿内壁上,它可多次套色,具有相当好的装饰效果。
  高温快烧工艺是将印有高温色剂的花纸贴在烧造成瓷的白胎上,经1250度左右的高温快速烧造,把花饰颜色熔入瓷器釉层之中。这种装饰工艺的特点是:纹饰细腻、层次在一定历史丰富,色彩明快、釉面光洁,同湖南釉中彩贴花纸和景德镇青花贴花装饰比较,它不会产生缺色断线等缺陷。这种快烧技术同小膜花纸装饰工艺的结合,使现代陶瓷装饰艺术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
  现代陶瓷设计师应深入生活,以生活为设计的第一源泉,还应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以科技为现代设计的动力。对现代设计作出多方位、综合性的思考,合理利用现代科学和技术,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真正
期刊
在伦理学领域,有一个知名的思想实验——电车难题: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片刻后就要碾压他们。  我们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那个疯子在另一个电车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拉下那个拉杆,这是不合群的代价。  在一个圈子里,你如果不合群,那么你的利益、意志、喜好会首先被牺牲掉。  除此之外,你可能还要遭受非议的目
期刊
无机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制备新颖的无机纳米材料,探索其生长机制,进而实现对纳米材料形貌和性能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离子热”是一种新
通过对LEACH算法的缺陷分析,加入了新权值对其进行了改进设计,说明了新算法的工作原理,并应用Mat-lab对网络的生存时间及工作簇头分布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新的算法考虑
如何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师角色互换,顺利做好中小学英语教育的衔接工作,是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重头戏,是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师需要仔细研究的重要任务。 How to achieve the exchan
所以我们就可以来接着聊一下“星巴克咖啡致癌”的新闻.rn事情是这样的:就在最近,美国加州法院下达判决说,本州的咖啡销售者需要在咖啡的标签上贴出警告,让消费者知道咖啡里
期刊
近两年来,lo娘(把Lolita服饰当做日常穿搭的姑娘)和同袍(汉服运动参与者)走在街上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她们的服装本身已经足够吸睛,设计出能为她们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首饰,成了阡曜的心愿。  但她第一次接触首饰手作,却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思——高中时,因要参加学校的活动,缺少配饰又没有余钱的她决定自己动手,从设计到制作再到完成,她一边惊讶于自己的动手能力,一边收获着满满的成就感。  她还记得自己第
期刊
在古老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传说,放羊人发现羊群误吃了一种红色野果而精神抖擞,当地清真寺的僧侣却认为这是魔鬼诱惑人心之物.然而在这红果被丢入火堆时,竟产生了令人兴奋的芳
期刊
【摘要】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还包括情感的熏陶和能力的培养,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素质教育已经取代应试教育。中职音乐教学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地位,在学生发展的作用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很多的音乐老师来说,他们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造成教学方式的落后,学生学习兴趣的淡化,根本达不到既定的教育目标。本文中,笔者从自身的教育经历出发,从教育的大环境出发,注重探究了中职音乐创新教学的现状、背景及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阅读尤其是现代文阅读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越发凸显其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基础的阶段,因此把握好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现代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要性的简单阐述,进一步就初中语文教师怎样做好现代文阅读教学工作而采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 现代文阅读 教学手段  一、现代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