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6S管理在矿山选矿厂安全标准化系统建设的应用

来源 :采矿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衡阳某矿山选矿厂工艺流程复杂,大型机械设备多,操作平台多,在生产过程中隐藏着不安全因素,存在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起重伤害、物体打击、触电、中毒和窒息、噪声、粉尘等危险有害因素.以该矿山选矿厂为例,简要介绍了选矿厂安全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6S管理对矿山选矿厂安全标准化系统建设的作用,通过科学的管理,选矿厂实现了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规范化,6 S管理可为其他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摸清贵州省非煤矿山企业现状,对2012—2017年贵州省非煤矿山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对系列事故的主要成因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矿业结构、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教育培训、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提升监管能力的措施,为进一步加强贵州省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借鉴.
为解决深凹露天采场的排水难题,提高富水易软化岩体强度,进而提高露天边坡的稳定性,根据矿体特别厚大的特点和周边地形条件,对比研究了露天开采与露天地下协同开采条件下矿区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露天地下协同开采,地下开采期间的持续排水在露天采场区域形成了巨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能够实现露天采场坑底下部地下水预疏干.依托露天地下协同开采的工程布局,构建了露天地下一体的截排水系统.工程实践表明,露天开采进入凹陷开采阶段后,坑底无积水,炮孔也无水,改善了作业条件,免除了传统凹陷露天采场内的排水设施,提高了矿山
某矿山在实施帷幕注浆过程中,水泥水化反应后形成碱性物质,导致地下水pH值升高.利用高压固结试验平台,研究高压注浆环境下水泥水化反应机理,得出了导致地下水pH值升高的主要因素为水泥水化反应生成的Ca(OH)2,而高压注浆环境为pH值升高的次要因素,并获得了OH?离子释放各阶段时间,为研究降低矿山地下水pH值提供了理论基础.
岩体裂纹扩展与断裂一直以来是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从理论和试验两个方面梳理了有关岩体裂纹扩展与贯通的研究成果.在理论研究方面,经历了从单裂纹到多裂纹、从单轴应力到三轴应力作用的研究深度与过程,国内外研究学者基于弹性理论、塑性理论、损伤理论等在裂纹岩体扩展、贯通、相互作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试验研究方面,通过单轴、双轴、三轴压缩试验与剪切试验等研究方法,进行了裂纹岩体扩展等方面研究.但理论与试验研究多集中于均质、表面裂纹缺陷岩体研究及理论与试验研究本身存在的缺陷,对复杂因素交互作用下的岩土工程问
为查明某露天采坑与地表河流的水力联系情况,给矿山后续防排水设计提供技术支撑,采用水位对比分析和高精度示踪试验相结合的水文地质试验方法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河床区域地下水水位高于河流水位,地表河流未补给河床区域地下水;以盐作为示踪剂,通过钻孔和地表水源作投放开展示踪试验,进一步查明了地表河流与矿坑之间不存在水力联系.
露天矿山盗采严重,大量隐伏采空区严重影响矿山正常生产,通过采空区物理模型试验,利用落锤冲击采空区顶板,分析采空区顶板断裂方式.结果表明:采空区顶板断裂主要是受到压应力和拉应力的共同作用;空区两端断裂主要是受到拉应力作用;空区底板断裂主要是受到两帮拉应力作用.
矿山充填法开采过程中,采空区充填体与围岩、地表之间存在复杂的力学关系,在某些条件下,充填体无法承载上覆岩体,仍存在塌陷失稳的可能.以某金属矿山充填法开采下的覆岩塌陷失稳事故为研究背景,首先利用地表GPS岩移监测数据定量分析了事故发生前后的地表变形情况,总结充填体上覆岩体塌陷失稳特征及成因.然后引用断层活化及悬臂梁理论,分析充填法开采下的覆岩塌陷失稳机理.最后,利用数值模拟软件构建模型模拟分析,得到充填采矿法下覆岩位移场及应力场变化规律,验证了该金属矿山充填法开采覆岩塌陷失稳机理的合理性.
垃圾填埋是处理固体废物的一个主要方式,垃圾填埋场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而产生渗滤液造成二次污染.为防止渗滤液的污染,通常会在垃圾填埋场底部铺设一层防渗衬垫,而用纳米材料对防渗衬垫进行改性的研究较少.针对该问题,对大南湖二矿排弃物物料性质进行分析,寻找具有防渗性能的天然物料,并用纳米材料对渗透性较低的天然物料进行改性,测试其改性后的渗透性能.结果表明:天然物料中,黏土渗透系数最低,粉煤灰次之,脱硫土渗透系数最高;在粉煤灰中加入纳米材料后,渗透系数明显减小,表明纳米材料对粉煤灰的渗透性改善较为明显;但纳米材料对黏
随着矿井开拓向深部推进,进入含水层后,矿井涌水量逐步加大,发生透水、突水事故的风险明显增大.传统的矿井开拓采用探放水技术穿过含水层,为了更精确地超前探测含水层富水性分布规律,利用物探技术可直观展现工作面前方水系分布情况,为下一步采取防治水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在麻坪磷矿井下采用瞬变电磁物探技术,得出工作面前方含水层富水性分布规律,为确定重点防范区域提供了理论基础.
矿山突水是矿井开发中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现象,是制约矿山安全开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掌握矿井突水影响因素及采取有力的防治水措施,对矿山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国内外矿山突水事故,分析矿山突水水源、充水通道及其它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强矿区监测、地表和地下水防治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