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独唱:个性化创意的范例及路径(之一)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能够让作文独具个性,从而掠人眼目,获得青睐?答曰:让“我”存在!以第一人称写作已经成为当代作家普遍运用的重要的写作策略,试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皆有“我”的存在。第一人称写作有着巨大的能量,能够令人逼真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我”的存在能够自然表露出情感的真挚,即便是虚构,也让读者恍若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然而,当在高考阅卷时,我却鲜见用第一人称写的作文。大量匠气十足的所谓“议论文”都是如“党八股”一般的官样文章,没有个人的创见,只有对“大道理”的附庸解说——立意扁平凡俗,语言官气滥俗。当然,在高考考场上,我建议考生不要在立意上与“政治”对立,但是在手法方面可以表现个性:我的作文“我”作主。
  如何让“我”作主?其实,这并不需要作太多的改变,这只是纯粹的写作策略而已:“我”在文中。
  “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创!“我”创,故我佳!

一、真实之“我”


  1.表达“我”的观点、态度、立场。言为心声,以“我”写“我心”,顺应时代主流价值,辩证分析,理性表达。——写成议论文。
  试以2017年高考的成功之作启迪2018年的高考生。
  予我洗礼 翼彼新苗——我看高考
  ● 四川考生
  或赞高考之伟,扭历史之乾坤;或明高考之义,诲道德人伦……然一种共识一以贯之:高考是成人之必由,成长之必往。我从共和国这四十载高考风云路中,看出一种洗礼,于人于己于天下,缘起同一。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也是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高考就是让自己从内打破,如此,你就会发现这种成长相当于重生。创知路教育有一句口号,道尽高考之妙:拿下高考,再谈人生。我深以为然,但我拿下高考并非图前程似锦,也非赞同“一考定终身”之论,而是客观地认为,因高考而成就的求学长河中的每一次泅渡,是与一个更好的自己相逢。高考,不是铁马关山,只是一个阶段的终点线,村上春树曾说:“终点线只是一个记号而已,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这一路你是如何跑的。”因而我在乎高考,正是在乎高考途中的荆棘雷雨、莺声呖呖。
  俞敏洪说:“人活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那么,高考馈赠我的,就是对自身使命的发现,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优秀。我所谓自身使命,不是力克万题,而是因此产生的对知识难以抑制的热爱;我所说的优秀,也不是下笔如有神,而是因此怀有的感知之心、进取之意,与心态上的以容与宁静。青木新门说:“真正的开悟,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从容地活着。”高考之洗礼,不足使人开悟,却能使人一点一点走向修成正果的那一天。
  高考之洗礼,共我与天下之命运。遴选有才之人,劲吹文德之风,高考因其普及性而使天下学子共奔一条正途。莘莘学子,为国所用,此刻,小我的边界也因为这一神圣的遴选而与时代、民族这样宏大的存在产生关联。罗素说:“我的一生被三种简单却又无比强烈的激情控制: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索和对人类苦难的难以抑制的怜悯。”而高考赋予我同样的激情:天下尚不太平,而我必正之;万世功业尚未成,我必开之。即便踏着荆棘,我亦不觉得痛苦,有泪滑落我也不觉得悲哀。
  至于高考于一代人、于社会乃至于天下兴亡的高义,我亦深知,也正因如此,我知道此刻我并非独自一人擂响战鼓。战前是黑云压城,战后是极辉煌极璀璨的未来。多年后,高考也许会成为一个不太真切的影子,但那时的我若已修成正果,定会记得曾有一段唤作“为高考拼搏”的时光,让我高唱“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余光中说:“你不是谁,你是一切。你是侏儒中的侏儒,至小中的至小,但你是一切。”或许,高考于我,我于高考,即是如此。同样的渺小,同样的宏大,同样的值得玩味,令人沉吟。
  我的高考,把命运捯饬得漂亮而有内涵。
  这一篇临场作文之所以写得有气势,有气度,有节奏,是因为凸显了个性,使阅卷者似乎看到了一个学子的精神风貌。一个没有底气的人是不可能如此呈现自己的观点与言说方式的。我们可以具体分析这样一篇佳作的成功要素,由此“形而上”地总结出极可能写出佳作的一般技法。
  (1)“我”的主体意识比较强烈,首尾都有“我”,每段都有“我”,甚至连标题(引用《诗经》)上都有“我”,“我”在全篇中出现了十几次,频率高,印象深。用“第一人称”写来,让人感觉到作者有一种担当,勇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即便并不独特,也能使人感受到作者的气场。“气”既是主体思想感情在谋篇布局中所体现出来的气度与气概,也是在行文句段中所呈现出来的气势与气韵。人活一口气,文亦存乎一口气。
  (2)以“我”为统帅,以名人为辅佐。村上春树、俞敏洪、青木新门、罗素、余光中的警句是“我”的言论和观点的延伸,不是“我”去印证他们的话,而是让他们来印证我的观点。这是“六经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经”的姿态,这种姿态勇敢地凸现出了“我”的主体意识,找准了角度,用活了材料,不止是显示了“我”的丰厚底蕴,而且更有力地表达了“我”的观点。名人名言须新颖,活学活用要到位。
  (3)“我”的文体很纯正,“我”的语言有整散。这就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有論点、论据、论证,兼带一点阳刚之气的抒情,让人体悟到一种基于理性的高昂积极之人生观。在语言方面,作者也在追求书面语之美,有整句,有散句,整散结合,一张一弛,张弛有道,使句子有了节奏感,甚至似乎有了铿锵之音、金石之响。孔子早就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的,如果不注重文采、文辞,那么表情达意也很难达到深远、深刻之境界。
  当然,不能胶柱鼓瑟,而要变通创意,“我手写我心”,训练出属于自己的“真我”,唯如此,才可左右逢源,水到渠成。照“我”揣摩,可以渐悟;照“我”思维,可以谋篇;照“我”营构,可以布局;照“我”训练,可以提升;照“我”作文,可获佳绩。
  2.表现“我”的生活。“我”观察到的真实生活,“我”经历过的真实生活。——写成记叙文。   试以2017年高考的成功之作启迪2018年的高考生。
  远方在向我招手——我的高考
  ● 贵州考生
  去年,我落榜了,心里好難受,盼望着再复习一年。可是弟弟妹妹就要上高中了,面对父母那疲惫的神态,我实在难以启齿。
  于是,我白天乖乖地跟着父母下地干活,晚上悄悄地躲在屋子里读书。怕见来家里串门的客人,怕别人嘲笑我高考落榜。
  一晃就要开学了,同学来田间找我,说学校在招复读生。父亲问他交不交钱,同学说要交钱。父亲说:“交钱就不去了。”同学说我的成绩比他好,他也才交200元。父亲说:“交200元也不去。”
  母亲也说:“不去了吧,爷爷病着,家里实在拿不出钱。”看到母亲为难的样子,我还能说什么呢?
  一个骄阳似火的日子,父母留我守在房顶上晒粮食。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我从房顶上下来,躲在屋子里睡觉。迷迷糊糊中,我听见外面雨声哗哗,雨声中还夹杂着父亲的喊声:“孩子,粮食盖好没有?”我慌忙爬到房顶,看到房顶一片狼藉。我吓得浑身发抖,咬住嘴唇,只差哭出声来。母亲也急得团团转,她叹口气说:“让孩子回校复读吧,留在家里他会受苦的……”
  父亲没答话。等收拾完粮食,他对我说:“走,我领你借钱去。”
  来到队长家,队长不屑的眼神让我发怵。他对父亲说:“想考大学?瞧他那傻劲儿,比你强不了多少。”队长的话如晴天霹雳,父亲摇晃着身体,挺直的背突然变得佝偻起来。他二话没说,拖着我扭头回了家。
  我没有见过父亲如此颓唐的样子,他脸色一一铁青,羞愤极了。我似乎感觉得到他的内心在流泪,在滴血……
  “去找舅舅吧!”母亲打破了房间里长时间的沉寂,似乎在鼓励我,更是在安慰父亲。
  舅舅是邻县的中学老师,我鼓足勇气说了我的情况,他鼓励我说:“有努力就有远方,成功的关键在于专注和自信。”
  舅舅的教导我铭记于心,我去学校复读了。我没有住校,每天上下学需要花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我就利用这个时间背古诗文、英语单词、数理化公式。我很刻苦。学校没有收我的学费,我就用舅舅给我的钱买资料。我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我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已经拉开了序幕,在家长会上,班主任告诉我父亲,说我在适应性考试中,总成绩名列全县第一,有希望考上重点大学。
  我要感谢落榜,感谢它让我经历了失败的磨炼,让我在别人的嘲笑和蔑视中成长,让我懂得了自己想要什么、该怎样去努力。
  该向落榜告别了,远方正在向我招手呢!
  这是一篇高考满分的记叙文,运用第一人称,记叙了“我”在高考落榜之后,怀揣着未竞的大学梦,在微茫的希望中痛苦煎熬,在人家无情的鄙视中迅速催熟的心灵历程,表现了主题(“我的高考”)给“我”的历练及奋发精神。个性化的事件,个性化的表达,这样的临场作文实属凤毛麟角。
  高考中,在有选择文体的情况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考生都会选择议论文,这是因为用“我”的初涉人生的经历来演绎一个深刻的应试主题,将它写成记叙文,总是觉得心虚胆怯,不自信,难以把握;还因为记叙文不像议论文那样有着一定的模式和鲜明的观点,总担心阅卷者不能看出“我”的惨淡经营,被视为“偏题”甚至“走题”;还因为平时老师总是以训练议论文为主,讲解最多的也只是议论文的写作技法;还因为在平时考试中,写成记叙文的又往往被低评……
  种种原因,都不能让考生忽视记叙文的写作。的确,高考作文往往中“文体不限”的,但是,其实文体是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的,只不过是隐含的。比如, 2016年全国卷Ⅰ则是隐含要求写成“时评”;2017年全国卷Ⅲ,“我看高考”就是隐含写成议论文;2017年Ⅰ卷作文最宜用的文体应该是导游式的解说词、书信体;2017年Ⅱ卷作文最宜用的文体是议论文。如今命题早已有另一趋向,那就“文体限制”,比如,2015年全国卷Ⅰ就是明确要求写成书信体,2017年全国卷Ⅲ“我的高考”,虽然也是“文体不限”,但谁会将写成记叙文呢?
  既然记叙文写作是不可或缺的训练,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文呢?从《远方在向我招手——我的高考》一文中,我们至少可以参悟到:
  (1)截取人生的某一片段,剪辑出几个典型的镜头,组成一个有主线的“我”的故事,切口要小,选材要真,要接地气,更要人气。
  (2)通过心理活动描写或语言对白来明示“我”的情感波动、“我”要揭示的主题。记叙文往往会因记事而致使主题不明显,而心理活动描写或语言对白则可弥补这一可能的缺陷,因而在记叙中穿插哲理性或抒情性的语句来彰显主题尤为关键,使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不要过于追求戏剧化效果,但也不能平铺直叙,要把握叙述节奏,要有“一波三折”的效果。比如这篇范文就没有戏剧化的情节,但将生活中的愿望受挫、借钱遭辱、燃起希望、奋进拼搏、憧憬未来的波折写得真挚感人、真实可信。
  (4)可以借用以往的生活片段和经验感受,真实地植入当前的写作。素材不是一时的而全部的生活历练的积累,写作时选取其中的素材加以合成,在不违背事理逻辑的基础上构筑符合主题的精舍,这样的作文往往丰厚而真实。
  其实每个高考题目,都或多或少偏于某一文体之利,如果考生只会议论文,而高考题目却有利于写记叙文,甚至明确要求写成记叙文(像北京卷那样),那么不是白白训练了三年吗?少训练一些议论文,并不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完全不训练记叙文,则可能如拿破仑那般遭遇“滑铁卢之败”。再说,高考中写成记叙文的是“凤毛麟角”,从“战略”角度上考虑,一旦将记叙文写好了,那就是“出奇制胜”“以少胜多”。
其他文献
儿时的夏夜,风软花香,虫鸣唧唧,低语清唱,远处传来隐隐的犬吠。夜空静谧深邃,湛蓝清亮,空气中有着甜甜的草香,温润,滑湿,有着厚重的粘腻。几乎每一个夜晚,我都会和外祖母一起在花架下乘凉。外祖母穿一件月白色的大襟衣衫,青裤绑腿,即使那么闷热的夜也不例外。头发梳得纹丝不乱,在脑后挽一个光光的髻,左手持一杆长长的烟袋,右手轻摇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没有固定的节奏和韵律,什么时候想到了,就摇几下。  我
本刊讯 “原煤生产量和销售量完成计划的115%,发电量完成计划的120%,铁路运量完成计划的106%,发电公司积极争取上网指标,签订了15亿度大用户直供电合同,为上半年实现盈利奠定基础……”日前,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通报了今年上半年的生产经营情况,公司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顺利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的目标。  黄陵矿业是陕煤集团所属的大型現代化煤炭生产企业。近年来,在国家支持延安革命老区经
打乒乓球时眼睛以乒乓球为目标,不停地远、近、上、下调节和运动,不断使睫状肌放松和收缩,眼外肌也在不停地收缩,可促进眼球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謝,改善睫状肌功能。因此,打乒乓球是对眼睛最有益的运动。
此次前往拍摄的孟加拉国,几乎是世界上最为贫困、人口最为密集的几个国家之一。在这本就拥挤的地方,恰巧还赶上这里一年一度的朝圣节,众多元素的交融和碰撞让我目不暇接。整个行程用这支EF 24-70mm F2.8L Ⅱ USM镜头,记录我眼中的孟加拉印象。一镜走天下,全焦段实现高画质  孟加拉,南亚的一个独立国家。大多数孟加拉人信奉伊斯兰教,一年一度的朝圣节是孟加拉人民重要的节日。通常说孟加拉的朝圣节是“
本刊讯 去年,陕西省将文化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坚持整体规划、优化资源、突出特色,加快改善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广大群众享受文化建设的福祉。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切实找准定位,发挥独特作用,呈现出政策宣讲、新闻报道、文艺创作、社会宣传、文化惠民、产业帮扶之间协同呼应、共同发力的良好态势,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各文艺单位积极投身全省脱贫攻坚行列,以有特色、有底
股权激励是指通过向管理层及员工奖励限制性股票实行激励,当达成业绩要求即可通过出售股票获取收益。企业绩效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相关指标。自股权激励出现以来,已被众多企业广泛应用。目前,全球范围内9成以上五百强企业均实行股权激励政策。经过多年的完善与践行,效果显著。作为上市企业,其显著特征为两权(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且两权所有者的收益差距极大,为解决这一矛盾现象,股权激励政策应运而生。本文选取喜临门家具
文中国创造教育专家罗玲玲    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积木,可是你想过给积木增加点什么,使你玩起来更愉快吗?在1992年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厦门市一位学生展出了自己发明的奇特积木。看外形和普通积木完全一样,但全都是空心的,里面装着可以流动的沙子。沙粒在里面可以倒来倒去,随意改变重心。由于它的几何中心和物理重心不重合,可以堆叠出许多看上去不可思议,变化万千的空间造型。于是,一件普通而古老的玩具被赋予
面对新媒体暴喷般发展趋势,面对纸媒遭逢到的四面挤压冲击,国家的和各省市的以及各地市的工人报刊,都在强力寻求突围,保护领地,赢取强盛。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说到底,媒体的生存发达之本,还在于传播力,即是要做好宣传这个根本,以吸引眼球、触动人心,占领市场。而新闻策划——做好各个有价值新闻题材的宣传报道策划,俨然已成为无论是新兴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推进传播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本文试图以作者在陕西省总
2004年12月8日,在北京意大利歌剧周上,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作曲家莱翁卡瓦洛(Leocavallo)的《丑角》(Pagliacci)在天桥剧场上演。男主角托尼奥(Tonio)一出场,一首被歌剧界所公认的男中音“试金石”的咏叹调随着“Si puo? si-puo?”的开句辉煌而壮丽地响彻整个剧场。在可容纳一千八百人的天桥剧场中,这个声音轻易地穿过乐队,在人们的耳鼓振响,带给每一位现场观众以强烈的视
随着社会科技发展,创新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地提高,我国也愈加重视科技成果的传化,无论是理论界还是产业界都对科技成果转化非常重视。但是通过分析实际情况可以发现,理论界并没有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做好档案信息资料收集和管理的重要性,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多价值较高的科研项目档案分散的保存在不同地方,甚至可能出现档案信息遗失的情况。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中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做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