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消息源浅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an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闻报道中的消息来源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齐鲁晚报》中的消息来源进行分析,以探究《齐鲁晚报》在消息源使用上的特点。
  关键词: 《齐鲁晚报》 消息来源 特点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广播、电视、网络每天都在传播大量信息。但是即便如此,报纸仍然在传递消息和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报纸依旧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转述言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其中,新闻报道使用什么样的消息来源,如何使用,其中报纸使用什么样的消息源是一个十分有必要研究的命题。本文通过研究《齐鲁晚报》的消息源,探究《齐鲁晚报》在消息源的使用上有何特点。
  二、语料及语料分析
  本文选取2016年1月12日的《齐鲁晚报》为研究语料,对其所有文章进行研究。
  消息源,简言之,就是指消息或信息的出处。张健将消息源分为3类:1.具体明确的消息来源:报道者具体明确且毫无隐瞒的交代转述言语的出处,不仅有名有姓,而且包括消息源职务、头衔、职业等其他信息,例如:习近平主席说。2.含蓄不露的消息来源:报道者并没有具体明确地交代转述言语的来源,而是用一些模糊性的词语间接地暗示,例如:一些专家表示。3.似是而非的消息來源:有时报道者不知道消息来源,或是认为消息源不重要,甚至是故意隐瞒,只使用一些不清楚的习惯用语交代转述言语的来源,例如:据了解。
  通过对语料进行研究,《齐鲁晚报》中的消息来源分布如下表:
  表一:《齐鲁晚报》消息源
  由上表可知:首先,《齐鲁晚报》中出现频率最多,占比最大的消息来源是具体明确的消息源。这类消息来源共出现了100次,占比达49%。具体明确的消息源使用最多是与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相一致的,具体到姓名的消息源往往更能保证消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也就增强信息的可信性。例如:
  例一: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这轮股市的快速下跌并非熔断机制引爆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量的减持潮、汇率问题再加上市场的估值结构不太合理。
  例二:“入冬以后,我们两口子一直在外干活。这两天我媳妇在家,才烧上水暖炉。”吴玉华说。
  例一中的消息源是“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不仅有名有姓,而且包括消息来源的职务;例二中的消息源是事件的当事人“吴玉华”。这样的消息来源加强了信息的可靠性,使得读者更容易相信这样的引语。
  其次,在《齐鲁晚报》中出现数量及占比居于第二位的消息源是含蓄不露的消息来源。这类消息来源出现了94次,略小于具体明确的消息来源,占比为46.1%。在这类消息来源中有一些是相当模糊不清的,例如:
  例三:有专家认为,从筹资机制看,财政补助已经占到筹资总额的四分之三左右,居民医保存在“泛福利化”倾向,未来应逐步改变目前个人与财政筹资责任失衡的局面,建立财政补贴与个人缴费的合理分担机制。
  例三的消息来源仅仅是一个模糊的“有专家”,无名无姓更没有其他信息。因此相比较于例一和例二,例三的消息来源的真实性较低,说服力也较差,但是“有专家”制造出一种人数众多的假象,从而有利于传递后面的观点。
  最后,《齐鲁晚报》的语料中仅仅出现了10次似是而非的消息来源,占比仅仅只有4.9%。这说明《齐鲁晚报》倾向于使用少量似是而非的消息来源,这也是为了适应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要求。但是少量似是而非的消息来源也是有存在的必要的,因为这样的消息源往往是为了交代与新闻主要内容相关但是早已存在的信息,或对新闻主要内容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有利于丰富新闻内容,例如:
  例四:据了解,12月25日齐鲁晚报第18批看房团成交率高达85.7%。
  例四出现在一篇介绍住房的新闻中,作为一条与新闻主要内容相关的信息,其消息源仅仅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据了解”,既丰富了报道,又节省了报道写作时间。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齐鲁晚报》在消息来源的使用上倾向于使用具体明确的消息来源和含蓄不露的消息来源,尤其是含蓄不露的消息来源,与此同时,倾向于使用少量似是而非的消息来源。
  参考文献:
  [1]Geis,M.L.The Language of Politics[M].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7.
  [2]辛斌.《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方式和消息来源的比较分析[J].外语研究,2006(3).
  [3]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其他文献
本论文描述了一系列新型N,N,N-,N,N,C-,N,N,P-三齿螯合Ni(Ⅱ)配合物拘合成、表征,以及它们在Kumada-Corriu交叉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第1章介绍了Kumada-Corriu交叉偶联反应的
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有酶的参与,天然酶能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高效、专一地催化生化反应。由于其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和条件温和等特点,使得酶催化在医药、农业和食品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天然酶又存在易失活、价格昂贵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为了克服天然酶的缺点,人们相继开发了卟啉类模拟酶、主客体模拟酶、印迹高分子模拟酶、膜体系及配合物模拟酶等。由于具有表/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以及宏观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