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砂堵预警模型研究与应用 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砂堵预警模型研究与应用

来源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di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低渗致密油气藏资源与低产井开发过程中,水力压裂是增产改造的主要技术手段。对压裂施工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并对施工风险进行实时识别是保证压裂成功的必要手段。依托现有的EasyFrac系统和威远页岩气龙马溪组储层压裂地质数据,开展了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砂堵模型研究,通过进行人工标注、参数分析、模型构建、模型训练、线下测试,构建了针对桥堵类砂堵风险的基于LSTM的压裂砂堵预测模型;并深入研究以页岩气为主的非常规储层段塞式加砂的作业特点,进一步构建了针对脱砂类砂堵风险的周期性压裂砂堵预测模型。现场实际应用表明,两套压裂砂堵模型的联用,能够预测92%的桥堵类砂堵风险与64%的脱砂类砂堵风险,平均预警提前时间25-35秒,为现场压裂技术人员提供了科学高效的砂堵风险预测手段。

关键词:水力压裂;砂堵;风险预警;LSTM预测模型;周期性模型

1. 引言

水力压裂是低渗透油气藏资源开发中的主要技术手段,在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开发中应用愈发广泛。通过在目的层中泵入高速流体,形成水力裂缝,并以追加支撑剂的方式,提高填砂裂缝的导流能力。砂堵是水力压裂过程中常见的事故之一,深层页岩气页岩层水平方向的应力以及地应力更高,并且层理裂縫分布复杂[1],更容易发生砂堵。造成砂堵的原因很多,如压裂液滤失过大,导致端部脱砂、压裂液提前破胶、加砂梯度提升过快、缝宽过窄等。从产生机理上分类,可分为支撑剂过早沉降的脱砂类砂堵与支撑剂通过宽度不足的桥堵类砂堵两类[2]。

目前,国内外已有部分学者和机构对砂堵风险预警进行了研究。国外哈里伯顿、斯伦贝谢、威德福等公司开发的压裂监测系统[3]。斯伦贝谢的SpectraSphere井下流体实验室,可以在钻井作业中获取高精度的流体成分数据,并形成数据仓储库,灵活运用大数据建模为使用者提供分析支持,减免了为其数周的实验室分析流程。大庆油田常凌云建立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重复压裂井筛选方法,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手段从不同层位、有效厚度、注水情况等相关方面进行研究[4]。李彦尊等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手段,建立了大数据压裂参数优化方法, 通过多元回归等方法分析参数关系 ,建立和训练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对压裂参数进行优化,并对产量进行预测评价[5]。代海洋通过优选GRNN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依托时间序列的砂堵预警系统,并配套数据库[6]。

随着近些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大数据应用的普及,在石油行业中推广应用大数据技术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通过开展人工智能研究,构建大数据仓储库,用科学高效的方法丰富行业技术支持手段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压裂实时监控与远程支持系统(EasyFrac),能够实时采集传输并存储压裂施工数据,并对施工曲线进行实时展示,有效解决专家资源无法集中,多井同步压裂作业难以集中决策的问题。压裂行业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较少,因此,近两年期间,通过组建专业研发团队,参与钻完井新技术前期研究、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工程技术作业过程支持研究应用等系列科研项目,在现有EasyFrac压裂实时监测与远程支持系统的基础上,开展了压裂大数据仓库建设与压裂风险预警等技术攻关,旨在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丰富压裂现场作业技术支持手段。

2.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压裂砂堵模型研究

根据油压、砂比(砂浓度)、排量、累计加砂量、加砂方式等参数,并通过人工标注过去发生的砂堵或砂堵隐患历史数据,在压裂过程中提前预测下一段时间内发生砂堵的隐患,并给出当前发生砂堵概率。模型需要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参数变化趋势,由此可知该砂堵预警是一个时间序列问题,基于对未来变化趋势的预测,结合分类算法,判断未来发生砂堵概率。

2.1基于LSTM的压裂砂堵模型研究

大数据挖掘需要对数据进行机器学习,分析数据规律,在威远页岩气区块地质条件与工程参数相似的压裂平台,通过历史数据的学习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或者分类。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是机器深度学习中的一种特殊的循环神经网络方法,与传统的循环神经网络RNN相比,模拟时序更加精确,并且具有长期依赖关系[7]。

2.1.1 LSTM模型构建思路

LSTM模型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了记忆块替代了RNN模型中的隐含节点,确保梯度在传递跨越很多时间步骤之后不会消失或爆炸,从而克服了RNN模型在训练中梯度消失的问题。LSTM模型由输入门、输出门、遗忘门和一个记忆细胞(cell)组成,输入门表示是否允许新信息进入到当前内部记忆单元中,遗忘门表示是否保留当前内部记忆单元存储的历史信息;输出门表示是否将当前节点响应值输出到下一层[8]。

LSTM模型内部结构如图5所示,h为隐藏层,c为控制层,在任意t时刻,神经网络有三个输入,即当前t时刻该序列的输入值xt,上一时刻隐藏层h的输出值ht-1,上一时刻控制层c的输出值ct-1;同时当前时刻也有两个输出值,即隐藏层h的输出值ht,控制层c的输出值ct[9] 。

LSTM模型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如下:

式中,it、ft、ct、ot、ht分别为输入门、遗忘门、记忆细胞、输出门和隐藏层在t时刻的输出[10], 为t时刻的输入, 为不同参数之间的权值矩阵, 表示不同单元的偏置, 表示sigmoid激活函数,tanh表示hyperbolic tangent函数。

构建压裂砂堵长短时记忆模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1、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2、构建基于LSTM的压裂砂堵预测模型,并通过训练集对砂堵预测模型进行训练;3、测试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在实际预测时,向砂堵预测模型输入油压、排量、砂浓度、累计加砂量等砂堵特征,得到相应的预测结果,预测结果为砂堵风险或无砂堵风险。

2.1.2原始数据预处理方法

(1)从压裂现场采集的原始数据中所有的砂堵特征组成一个p维的砂堵特征集合,包含油压、套压、排量、砂比、输砂总量、总液量、时间等参数,将原始数据中所有的实际砂堵结果组成一个1维的实际砂堵结果集合;

其他文献
摘要:受注汽压力高、出砂严重影响,G区块蒸汽吞吐开发效果逐年变差,低产低效井日益增多,造成储量无法有效动用,为此开展改善注汽效果技术研究,包括超临界注汽技术、降压注汽技术以及化学冷采技术等,现场应用70井次,阶段累增油1.69万吨,平均单井次增油241.4吨,效果显著,低油价下实现提质增效目的。关键词:稠油油藏;超临界注汽;降压注汽;化学冷采1.概况G区块为复杂断块稠油油藏,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中部,主力开发目的层为沙河街组沙一、二段油层,含油面积4.55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885.5万吨,
期刊
一、概况锦州油区构造面积220平方千米,含油面积71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0243万吨,采出程度29.51%,累产原油3945万吨。共有油井2669口,开井1444口,停抽的1225口井中,除了作业、注汽、封井等原因之外,因高含水而长停的油井占到了28%。锦45和锦16分别作为我厂稠油和稀油主力区块,含水已经分别达到95.3%和93.8%,从11-16年,含水已经从90%上升至95%左右,部分油井甚至已经超过98%。以上数据表明,油井高含水是锦州油田开发的一个主要矛盾,而油井堵水一直是主力增油上产措施之一。
期刊
摘要:锦16块兴隆台油层是辽河油田典型的高孔高渗注水开发主力区块,投入开发以来,采用强注强采的生产方式,油水井间形成渗流优势通道,油井见效期后,含水上升速度加快,注入水利用率低,导致注入水无效循环。目前已经进入特高含水期,油、水分布变得异常复杂。油层平面、层间及层内矛盾不断加剧,只有不断地完善注采系统,结合动态监测资料,实施动态分析,通过注采结构调整和配套的综合治理措施,才能实现油藏高效开发。关键词:特高含水期;注采井网;增排;注入水利用率一、油藏概况锦16(东)块兴隆台油层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欢喜
期刊
摘要:受边底水侵入影响,冷603井区蒸汽吞吐开发中存在回采水率大、油井水淹严重问题,且常规机械堵水难度大、化学堵水体系单一,为此开展复合堵水技术研究,包括化学药剂体系优选、浓度优化、性能评价等,并对现场施工参数、生产管理参数优化研究,现场应用13井次,累增油5027.7吨,创效370.9万元,低油价下实现提质增效目的。关键词:蒸汽吞吐;回采水率;边底水侵入;复合堵水;技术研究1 概况冷603井区位于冷42块西南部,属于超深层厚层岩性-构造特稠油边底水油藏。相比冷42块主体部位,冷603井区具有油层较薄、物
期刊
摘要:G12井位于银额盆地拐子湖凹陷,主力层位为巴二段,岩性为灰褐色砂砾岩、细砂岩,属于特低孔低渗储层。针对该井储层特点开展了控制缝高技术、二次加砂技术,压裂成功率为100%,压后取得了较好的压裂效果。关键词:拐子湖凹陷;低孔、低渗;控制缝高;二次加砂拐子湖凹陷位于银额盆地中部,为中生代早白垩纪形成的内陆山间断陷湖盆,2016年钻探完成的第一口参数井拐参1井在下白垩系巴音戈壁组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试油获得高产油气流从而发现拐子湖中凹西斜坡断裂带含油构造,该区主要发育前中生界、巴音戈壁组两套主力含油层系[1
期刊
摘要:在开展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应该结合高含水期油田形成原因和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标准完善的改善措施,避免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受到阻碍。同时必须保证参与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工作人员对相关措施有所了解,严防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出现问题,从而推进石油地质工程中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工作顺利开展。关键词:石油地质工程;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引言:尽管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在石油地质工程中有重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石油地质工程中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会受到
期刊
摘要:石油作为三大能源之一,一直以来都在社会的发展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也使人们在石油工程当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今,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于石油有了更多的需求,这也使石油开采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为了提高石油开采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安全,很多先进的技术已经被应用于石油工程当中,其中管内分段压裂技术便是其中发展最迅速的一种。基于此,本文围绕着石油工程展开论述,对其中管内分段压裂技术的实践和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管内分段压裂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究,以供石油行业人员参考,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关键
期刊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石油作为一种基础能源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当中。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全世界对于石油的需求量也在逐步的增大,这也给石油开采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石油开采中后期,油田当中的水含量会有极大的提高,这严重的影响了石油的开采效率。就目前而言,压裂技术虽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在油田中后期的开采过程中依旧存在这不足之处,这也言中国的影响了石油的开采安全性,给开采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因此如何提高石油工程压裂成功率已经成为了当前石油工程企业急需思考的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围绕这石油工程压裂施工
期刊
摘要:目前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体系主要有电潜泵、柱塞、气举等工艺技术,与其他工艺技术相比泡沫排水采气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适应性广、成本简单等优势,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核心是配制、筛选合适的起泡剂,以达到高收益、高采出程度,实现气田高效开发的目的。关键词:泡沫排水;采气技术;措施所謂泡沫排水采气就是向井底注入某种能够遇水产生泡沫的表面活性剂,当井底积水与化学药剂接触后,大大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借助于天然气流的搅动,把水分散并生成大量低密度的含水泡沫,从而改变了井筒内气水流态,这样在地
期刊
绝经后女性腰椎CT椎旁肌肉特征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