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瘤动脉闭塞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探讨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dewei6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和探讨脑血管造影和载瘤动脉闭塞在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上的作用及特点.方法 6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根据其脑血管造影的特点采取血管内介入方法[可脱式球囊和(或)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近端53例、闭塞载瘤动脉两端后孤立动脉瘤7例;其中23例闭塞前先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结果 出院时Rankin评分分级:单纯血管内介入治疗组37例中轻残3例,合并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组23例中死亡1例、重残2例.1-6年的影像学随访动脉瘤无复发.结论 血管内介入结合颅内-外血管搭桥术闭塞载瘤动脉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特点及其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分析分离自本院重症监护病房2005年3月-2006年2月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73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
目的 :研究己酮可可碱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血清一氧化氮及肝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方法 :制备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多媒体彩色病理图
目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室重构中心肌纤维化的病理改变。方法8周龄SHR 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并以8周龄SD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共5组:正常组
有效保护内皮细胞是预防和治疗缺血再灌物等,通过腺苷、ATP敏感性K+离子通道、热休克蛋白等机制介导了预适应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其中,药物预适应提供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目的 观察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治疗成人癫(癎)患者后患者血浆游离肉毒碱改变规律,并探讨导致其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VPA治疗组为41例成人癫(癎)患者,其中接受VPA单药治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腕关节功能重建方法及其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桡骨远端骨肿瘤64例(骨巨细胞瘤51例,软骨肉瘤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6例),均行瘤段广泛切除.
目的观察寄生于口腔的血链球菌(S.s133-79)进入家兔血液循环后对心脏及血液成分的影响。方法将S.s133~79菌株悬液lml(3′109CFU/ml)经兔耳缘静脉注入,并分别在注射前和注射后5、1
端粒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的核糖蛋白酶,已发现其活性与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成分、细胞分化、细胞周期、细胞内外因子等因素相关.本文总结近年来端粒酶活性相关因素方面的进
报告一所由职业护士开办的社区托老所的经历,通过对入住老人一般情况、日常生活开支、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社会与经济效益等进行分析,发现职业护士的专业技术和工作热情能满足
TGF-β超家族成员参与多种细胞生物学功能.TGF-β超家族的信号转导由两型跨膜受体介导,活化的受体调节型Smad与Smad4结合形成寡聚物,并转移到核内,从而调节基因的表达.Smad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