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生命的礼赞——喜读张承志的《金牧场》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e83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读完张承志的新作《金牧场》(载《昆仑》1987年2期),心中犹如掠过一阵强劲、燥热的飓风,震荡过后,有一种淋漓酣畅的柔情,使我们热爱生命、珍惜青春的进取意识在激荡中升腾起来,渴望着在有限的生命中去进行无限的创造。张承志是一位严肃、深沉的青年作家。在这部表现当代青年题材的作品中,凝重的民族历史文化意识、开放的视野、深刻的哲理蕴含和诗化的表现手法,显露出张承志作家兼学者的一些气度和修养。我们可以说,
其他文献
<正>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大致发展到什么程度,它的评论研究工作达到了怎样的高度等等这样一些标志这条文学战线目前的规模和成就的重要问题,于十一月十三日在广西宜山开幕的第三届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讨论会上,成为中心的话题。会议是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少数民族文学分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作协广西分会,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局共同主办的。来自北京、云南、广东、新疆、上海、贵州及
<正> 鸟瞰:浪潮卷起的态势尽管广大读者对长篇小说创作的现状不甚满意,评论家也较多地指出长篇小说的不足,然而,在新时期文学第十个年头到来的前后,我国的长篇小说创作仍然掀起高潮。广西少数民族作家的长篇创作,是这个高潮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浪头。长篇小说原本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最薄弱的项目。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的1958年以前,长篇小说创作尚是空白;“文革”前,仅有一部。近几年来,长篇小说创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今年四月,全区出版的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计有九部
<正> 与汉文学一样,近年间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在技巧的探索和形式的创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它促进了文学观念的解放,提高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表现水平,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也应该看到,有些作品,其思想容量与生活容量相对减弱,文学与生活的联系有所松散。而真正的文学作品,是表记中国民族智能最高点的标本,因揭示了社会和人生的真谛而传
【正】 最近因工作关系,接触并整理了部分先隋少数民族诗歌,发现不少问题前人未曾解决或解决不好。现将一得之见以札记形式披露出来,供学界同仁参考,并以之请益于大方之家。
<正> 自从一九一六年蒙文木刻北京版《格斯尔传》刊行,迄今已过二百七十年了。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部史诗不但没有失去它的光辉,反而越加显示旺盛的生命力,跨越民族和国家界限,向更加广阔的地域传播,引起世人的关切和瞩目。方兴未艾的国际蒙古学,就是以重点研究蒙古古典文学三颗灿烂明珠——《蒙古秘史》、《江格尔传》、《格斯尔传》为主要对象的。综观最
<正> 第五次五省区(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藏族文学讨论会,于8月初在昆明市举行。五省区藏族文学讨论会是根据藏族作家和诗人的倡议,在国家民委和中国作家协会的关心和指导下,由各省区的文联、作协和民委轮流主持的:1981年8月在青海西宁、1982年8月在西藏拉萨、1983年7月在甘肃兰州、1985年11月在四川成都。
<正> 壮族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用本民族文字创作的小说。这对于一个拥有一千三百多万人口、保存有数千年灿烂文化的民族来说,真是不可思议的历史误会。解放后,随着党的民族语文政策的贯彻执行,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和亲自主持下,实现了拉丁壮文的创制和推行。这对发
<正> 这本集子共收入中国十位少数民族作家的十二篇小说。因篇幅所限,只收入短篇和中篇,因此他们在长篇小说创作上所显露的风姿,在这里就无法展示了。不过从这十二篇中、短篇小说,也能看出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所各自代表的本民族的文学特色,以及他们的文学追求和他们所达到的文学水准。
<正> 一布依族祭司布摩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是主持祭祀、超度亡灵、禳灾解邪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宗教人物。与这些活动相适应,他们拥有大量的经典。其中,超度亡灵的经典占有很大比重。超度亡灵布依语称为“殡凡”,因而其经典可称为“殡凡经”。“殡凡经”可谓布依族的文学宝库:整套经典大多为整齐的五言韵文体;如果打破经文本身的分类体系,按文学的分类法梳理出其中的文学类型,可看
<正> 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满族人民在从事物质生产的同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任何一个民族的原始文化总是和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自古代社会以来,满族就信仰萨满教,迄今仍有一部分人保留此种信仰。由于满族信仰萨满教的历史悠久,所以萨满教在满族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如收获、治病、出征、喜庆等都要唱神歌,这样便逐渐形成了以神歌为主要内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萨满教文化。萨满教如同其他宗教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