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如山 师德若水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chwoods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希俊,男,湖南隆回县人。1985年7月毕业于中南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参加工作。1992年6月于首都师范大学管理系研究生毕业。师从我国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理论家欧阳中石先生。2005年9月至2011年5月担任中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现任建筑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管理和中国书法,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5部。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艺术学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企事业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他并不是天生的艺术家,没有所谓的天赋,他甚至不是科班出身,他靠的只是自己的勤奋与毅力,加上对书法的一番热情,慢慢地摸索前进。从小就爱写字的王希俊非常喜爱书法,便常常临帖仿写,但从未接受过正规的训练。他本科读的是工科,后来进入首都师范大学管理系学习。在学习期间,因志趣相投,结识了一批书法专业的同学。在此期间,他跟书法专业的同学一起写字,一起去上欧阳中石老师的书法课。书法虽不是他的本专业,但因喜爱,读书、写字成了他首都师范大学求学期间每日的必修课。同时认识了一批书法爱好者,开始正式融入书法圈子。通过两年书法的正规学习,王希俊的书法有了很大提高,为其以后的书法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后的王希俊,来到中南大学商学院任教,但从未间断过对书法的研习。后因机缘巧合,担任了中南大学艺术学院的院长。白此,热爱书法的王希俊以此为专业,对书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开始走上书法创作与研究的道路。
  学书者有两观:日观物,日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闲暇时王希俊总爱临习历代书家之书法,唐楷汉隶,悉数仿之。王羲之、王献之,蔡、苏、黄、米四大家之书法他都曾细细临摹过。尤赵孟頫、李邕之行书,学之已久仍爱不释手。俗话说“一字一笔须从古帖中来,否则无本”。王希俊在临摹历代书法大家的同时,博采众长,从中吸取有益的成分为自己所用,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终形成自己的风格。王希俊之书法,古雅庄重,醇厚朴实,没有多余的修饰成分,一笔一划,均洒脱从容。其字清爽利落,网厚醇和,章法白然,笔法苍劲多姿,收放自如,在空间布局上大小相间,在左右挥洒的同时上下贯通,一气呵成。他的字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他的人一般,给人内秀、平实的踏实感。初看他的字,含蓄婉约,不张不扬,如若仔细看,你会发现,其字,一笔一划气韵生动,静中寓动,与他温文尔雅,不事张扬的个性其实是相通的。
  书法不过一技尔,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在王希俊看来,学习书法就要把浮躁的一面降到最低,平心静气的写字,才能有所成效。他不反对经济效益,因为走上市场也是对书法家的一种肯定。他说:“研习书法应跟修养相结合,先要讲求社会效益,最后才是经济效益”。他更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说明他的这一观点。2011年,他代表中南大学与长沙星城监狱合作,开展“艺术进高墙”的活动,为即将刑满释放的人员进行讲课,用艺术的方式对服刑人员进行精神塑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还自己内心一片宁静。“认认真真写字,踏踏实实做人”是王教授的處事原则。他一直记得欧阳中石先生的一个小习惯,先生喜欢用最贵的纸写字,下笔的时候就会有所顾忌,不会马虎,静下心来认真写字,这样才能真正出效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王希俊教授对待书法的认真态度。
  在采访中,我们问到王教授将来的规划,他毫不犹豫地告诉我们,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研究生带好,让学生系统地进行学习。也许正是凭着这份认真劲,王教授在书法理论和书法教育上才能取得骄人成绩。王希俊教授在书法研究理论方面出版了专著和教材,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其主编的《书法鉴赏》一书入选2008年《中国书法年鉴》。在书法教育方面,王教授更是鞠躬尽瘁,全力以赴。他从2005年主持中南大学艺术学院以来,作出了许多贡献。学院从小到大,专业从无到有,开设了书法硕士课程班,给许多书法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深造的机会。这之后,在他的努力下,设立了中国书法硕士学位点,使中南大学的书法专业走出湖南,走向全国,这所有的进步都离不开他的坚持与努力。
  君子务本,立本而道生。王希俊教授始终带着学者的谦虚态度在书法道路上前行,他不张扬,以平实、内秀的书法风格征服了界内外人士。他的师者之心,更是为人们所称道。“书艺如山,师德若水”,业精德高者自有一种魅力,不用宣扬,已为大家所熟知。带着一颗平静的心在书法道路上行走的王希俊教授,将创造属于他的不平凡。
其他文献
我们都知道,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感知是欣赏音乐的基本途径。柯达伊曾经指出“音乐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在于系统训练具有敏锐鉴别能力的听觉。”①曹理等也认为“从音乐教育的角度看,关键在于通过音乐教育,特别是通过音乐欣赏学习,培养学生会听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最终成为具备‘音乐的耳朵’的人。”②音乐是陶冶情操,影响人内在气质的艺术学科。如今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小学音乐课堂更加注重如何培养学生感受音乐
期刊
舞蹈艺术起源于生活,是人类艺术文化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所以舞蹈作品的创作与编排,需要贴近人民群众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准确地反映社会生活。随着舞蹈创作理念不断的变换与更新,目前舞蹈作品的表现风格日趋多样化,这一方面满足了不同群众的舞蹈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舞蹈作品的创作水平良莠不齐,出现了很多脱离市场需求和低级趣味的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舞蹈创作资源的浪费。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为了能
期刊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新时期社会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指导思想。伴随着我国城镇建设发展方案的实施,形成大规模的城市社区已是必然趋势。社区,泛指地方政府规划管理地域范围内的互相关系的民众居住,生活,工作的辖区。社区文化是指社会公众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不断形成和积淀下来的各种物质基础,制度规范,行为方式,精神追求及社区意识文化现象的总和。社区文化
期刊
书法艺术通过点线面的结合表现节奏感的旋律美、富有动态美感的形体美、融入了丰富民族情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茶叶包装设计首先要保证包装的实用功能,在此基础上更需要在包装设计中传达文化精神、体现意境美才能达到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中国优秀的书法作品里表现出的优美、含蓄、生动的气韵,这正是茶叶包装设计所需要的可贵品质。书法艺术和茶文化即有各自的美感,又有相同的意境,他们的结合与创新不仅仅是对意境美的加强,更
期刊
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体制改革经历20年的艰难历程,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怎样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体制,尚需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本文仅就如何把市场经济观念引入杂技艺术创新领域发表自己的一己之见,以求教于艺术界的同仁。  1、杂技创新要面向市场,尽量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欣赏要求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艺术为了自身的生存,都必须不断地在创新中求发展,以增强自身的生命力,这是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之
期刊
1、 解构与重塑的艺术定义  西方的解构主义理论一般来说是针对从文学批评和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对于文学而言主要是反讽、戏仿与“寄生”,解构是对文学作品的借喻、模仿与复制,是文学的作品延续与再生。中国传统文学存在大量的解构与重塑,如《三国演义》对《三国志》的解构和续写,《西游记》对玄奘法师远赴天竺取经的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总结和再度创作。解构传统文学固然会存在虚构性、游戏性的问题,然而解构成功的结果往往
期刊
音乐教育以其独特的特点与方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钢琴教育作为音乐教育中的一个分支,与其他乐器类的音乐教育一样,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并同时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钢琴教育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上的重要作用及方法进行探讨与研究。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创造性思维,其实指的就是一种通过独特的方式和新颖的思路,对某一
期刊
一直以来,女性文化都是室内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室内设计中体现女性文化,是设计者基于女性视角,设计出具有女性文化的作品。本文选取家居环境、商业环境为例,探析女性文化与室内设计如何巧妙搭配。  1、女性文化及其思想论述  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女性文化与女权主义具有相关性。女权主义(又被称为“女性主义”)是指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也就是为女性宣扬男女平等的观点,为女性代表
期刊
倪瓒,字元镇,无锡人,因为在无锡修建了云林堂,故号云林居士。为元代著名画家。云林家境富裕,是苏吴地区有名的大户人家,因此衣食无忧,也终生未仕。倪瓒善画山水,笔法学董源,亦涉及书法及鉴赏等各领域,兴趣爱好广泛,家中藏书甚多。他的作品不落窠臼,自称一派,有较明显的个人风格。作品的构图多为横轴,以平远见长。作品中常常树木掩映,不乏竹石房屋,给人可游可居之感。侧锋用笔是他的专长,画中多带皴法,若即若离,整
期刊
钢琴作为一种西洋乐器,在近代中西方文化进行频繁交流的时候被引进,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不过短短数百年。钢琴一出现,便引发了中国音乐界的震动,许多中国音乐家们通过对钢琴艺术的不断研究,丰富我国钢琴艺术的同时,也让钢琴艺术逐渐民族化、中国化。现如今,钢琴已经成为我国音乐艺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钢琴艺术能够走到今天的高度,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钢琴作品的创作。可以说,我国钢琴艺术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中国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