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研究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xia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在封建社会中国传统文化辐射日本,对日本语言、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日本随着经济的崛起,语言文学方面也独树一帜,但是由于地域与历史原因,中国文化在日语语言文学中的影响依旧是显而易见的。基于此,本文从日语语言文学的主要特点出发,对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推动中日文化交流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语;语言文学;中国文化;特点
  引言
  中日两国隔海相望,根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期,日本仰慕大唐气象,先后派遣数十名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文化技术,这以后中日交流日渐密切,而日语中随处可见的汉字,日本日常生活中渗透的礼仪规范等都是最明显的例证。语言文学是日本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在当今文化多元的背景下,日本文学独树一帜,从跨文化交流的背景对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进行挖掘与呈现,则是建立中日文化联系,促进文学翻译,推动两国文化深入交流的必然要求。
  一、日语语言文学的主要特点
  第一,日本语言文字中不仅体现了汉字的基础性影响,也体现了本土的文字特色。古代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字语言体系是在中日交流中参考汉语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许多日语从发音到字形都采用了“拿来主义”的原则,例如日语中还保留了大量繁体汉字,再如“街”现读作jie(三声),而古代人甚至当前的一些地区则读作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念gai,现在中国南方很多地方的方言中至今读gai(一声)日语中“がいとう”就被读作“gaitou(街头)”这显然是保留了汉语的古音。当然在语言文字发展中,日本人也别出心裁地创作了一些本土的“日本文字”,并且在后来的对外交流中,积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为日本语言注入新鲜血液。
  第二,日语语言文学中对日本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日本在人口稀少、国力微薄,需要依附周边的强国才能得以生存,但是大和民族性格中具备的抗争性又让其对日本的社会发展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因此,在日本语言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古代、近代日本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日本作家对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描述,以及日本在处于落后状态下对本国社会发展的反思,例如《今昔物语》《古今著闻集》等代表作品,都反映了日语语言文化的社会责任,其中对社会弊端的批判以及对新旧文明转变时期日本未来的走向都有着深刻的剖析。
  第三,家庭文化在日语语言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影响。日本人的家庭观念很重,家庭、亲情是日本人参与社会的基础。当然在日本历史中的战国时代,日本中下层平民只能通过“抱团”的方式建立起集体关系,才能得以生存,在一些日本语言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些细腻的家庭情感描,当然背井离乡、赶赴战场的命运也让一些日本青年充满了对家庭、亲情的渴望。
  二、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
  从日语语言文化特点我们能够看到中日文化的渊源,剖析中国文化在日本文学中表现也是研究日语,推动中日文化交流的基本过程。在日语语言文学中,中国文化通常都是安宁、平静的象征。中国儒家文化对日本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古代日本文学家的作品中,中国仿若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在这里不仅能够获得安逸、富足的生活,更能够在思想文化的熏陶中获得心灵的宁静,尤其是在近代日本饱受外族侵略的过程中,其对于民族内在安宁的追求更为强烈,只到当近代中国也在英国的船坚炮利中失去“光环”,日本才幡然醒悟,当世界科技用先进和新奇的姿态出现在日本人面前时,之前对农耕文明的向往与推崇的梦想随之破灭,而新的文化价值尚未建立,因此,在迷茫与彷徨中,日本作家创作了许多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日本本土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对中国古代文化中描述的安宁生活的憧憬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其对于西方文化的推崇消解了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但是基于历史文化根源,中国文化在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影响始终存在。
  前面已经提到,日语语言文学中家庭色彩浓厚,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描述家庭生活中的琐碎与精致是日本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东南西北各方势力交错,使得文学作品的叙事视角颇为宏大,但是在日本文学作品中,中国文化的体现明显有“缩小”的趋势,宏大的历史观被精致的家庭生活所取代,我们能够在作品中看到丈夫辛勤劳作,妻子相夫教子,孩子努力学习等诸多生活常态,而从家庭生铺陈开来就是一个社会图卷。当然中国文化在日本文学作品中另一个“缩小”的体现就在于上层人士对庭院美学的追求,许多日本文学作者会利用大段精致而巧妙的语言来描绘庭院美学,这其中很容易发现中国传统的审美思想,这些隐晦的意象不仅是日本语言文学自我表达的特点,也是中国文化因素的具体展现,并为中日文化交流、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三、結束语
  总之,在千百年的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在日语语言文学中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象征。从日本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日本人民对宁静、自然、恬淡生活的美好意愿,而我们在研究日本文化的过程中,也需要从中揣摩中国文化元素,并由点到面,理解日本语言文学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李爽蓉.浅析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J].才智,2018(11):184-185.
  [2]王燕.浅谈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J].现代交际,2017(08):102+101.
  [3]刘欣欣.浅谈日语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J].西部皮革,2016,38(18):239.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多媒体技术也应用在了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语文知识具有基础性、实践性、人文性等多种特点,使得便捷形象的多媒体技术在小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更为广泛。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
期刊
摘 要:由于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在数学教学中用到的教具比较少,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差。计算是小学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学生的计算能力得不到提升,就会影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本文对农村小学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提升农村小学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策略  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会涉及到计算,计算能力是小
期刊
摘 要:图像识读是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播放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视觉);在解析美术作品、图形、影响等图像内容时,则多以语言传递为主(听觉),其实人类的感觉是共通的,特别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实际教学中,我们应选择更丰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发
期刊
摘 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一直是教师们和家长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由于小学语文知识的全面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是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却还是不得要领。所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就变得更加急切和重要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积极性的评价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入手,实施针对性的策略,才能稳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提升策略  小学语文知识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语言文学领域正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国家越来越重视知识经济的发展。因此创意写作课程逐渐为我国当局所重视,而当前我国在该领域经验不足,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浅谈了当前创意写作课程的改革方向与实训路线,以期能给高校创意写作课程教学提供一丝助力。  关键词:知识经济;创意;问题;路线  引言  在国外创意写作课程早已被推广,有些国家在该领域已经经历了相当长的年头,建立了比较完备的
期刊
摘 要: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涉及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而“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文依据小学语文的课程特点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特征 ,在充分研究小学生学习和接受规律的基础上,切实遵循教育部文件精神,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做了反思和总
期刊
摘 要:现在的高考人才选择多样化,艺术生是个特殊的群体,既有高中生的共性,又有艺术生的独特个性。本文针对艺术生的基本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高考要求,对复习的教学策略提出大胆的尝试和构想,总结出了适合艺术生的复习策略以及相应的教学措施。旨在提高复习质量,以期在获得高考高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达到教育的多重目的。  关键词:艺术生;高考复习;教学策略  近年来,随着高考艺术生
期刊
摘 要:初中体育是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体育主动参与性对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初中体育教学经验,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性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主动参与;有效策略  伴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改在我国初中教育中的广泛深入实施,当前越来越多教师开始摒弃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主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日益密切,口语交际已成为人类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提升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至关重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可塑性最强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打好基础。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旨在让教师和学生重视口语交际课程,重新认知口语交际,在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关键
期刊
摘 要:翻转课堂主要是颠倒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学习主导,教师以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打破以往学生过度依赖教师的传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本文将以翻转课堂为主题,浅谈在高职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自动化专业教学  前言  自动化专业,顾名思义,就是以自动控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