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射流与主流相互作用时的流动和传热的实验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xi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回流式传热风洞中,在速度比分别为0.3、1.0和2.0的条件下,对流向倾角分别为30°、60°和90°的单孔气膜冷却射流与主流相互作用的速度和温度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并首次测量了锥形喷孔射流下游的温度和冷却效率的分布。总结出射流同主流相互作用下形成的速度边界层的等值线具有三种基本的分布形态,观察到纵向耦合涡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孔形是决定气膜冷却效率的关键参数之一,锥顶角为30°的锥形出口
其他文献
继发性心包积液较原发性心包癌多见,其中肺癌心包转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近几年来发现,头颈癌心包转移也日渐增多,急骤增多的心包积液心包填塞如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现
小儿肾病综合征(以下简称肾病)合并低钙血症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致误诊,本文收集4 a来我科收治的2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3岁6例,~7岁10例,~12岁4例.单纯型肾病12例
对锥顶角(扇形角)γ分别为15°和30°的垂直扇形气膜冷却单孔射流下游的流场和传热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并与相同实验条件下圆孔射流的情形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扇形喷口下
本文总结了18例脊髓空洞症的MRI所见,重点讨论脊髓空洞症的M RI检查方法及MRI表现,并对脊髓空洞症的成因,结合文献进行了讨论。
目的了解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和鉴别诊断,减少对该病的误诊率.方法对1996~2000年收住我院内科的12例曾被误诊的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
胆道穿孔是胆道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虽然只有2%左右[1],但来势凶险,处理较为困难,遗留问题亦多。收集从1970-06~1985-09医院共收治64例,其中52例治愈,12例死亡。本文就临床表现及术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以骨髓检查有相对特异性的噬血细胞而命名,亦属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一种临床病型。于1979年由Risdall等[1]首次报道,近年来对其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SSS)是以缓慢窦性心律失常为基础(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等)而产生头晕、晕厥等症状群组成的综合征,同时可表现出多种快速心律失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