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研究

来源 :新世纪图书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2009sha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论文以南京大学图书馆为研究案例, 针对高校图书馆当前地方文献开发程度不高、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提出改进与完善的思路和对策。加强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意识及投入;加快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加快地方文献网络化建设;加强地方文献研究与出版;开展地方文献多元化知识服务;加强地方文献宣传与推广;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 南京大学图书馆 地方文献 数字化开发 多元化服务
  分类号 G256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9.12.005
  Abstract Taking Nanjing University Library as a case study and in view of the common problems of low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rate of local document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and strategies for improvement,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and investment in local document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ization and networking, strengthening local documents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 carrying out diversified knowledge service, strengthening the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of local documents,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eam.
  Keywords Nanjing University Library. Local documents. Digital development. Diversified services.
  0 引言
  地方文献是记载地方史料的一切载体,能够综合反映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和历史事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马上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情况,就要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历史的可靠方法就是看地方志[1]。地方文献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特点使其成为当今图书馆特色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作为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除了为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文献资源保障外,对于馆藏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也应如同地方性公共图书馆一样,需要在收藏、开发、利用上形成一定的特色。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对于地方文献存在着开发程度不高,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本文以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就如何更好地开发图书馆地方文献,如何综合利用地方文献为高校教学、学术研究服务及社会服务提供发展思路,探索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可行模式。
  1 南京大学图书馆地方文献整理与开发
  在图书馆资源越来越趋于数字化、同质化情况下,图书馆最大价值是拥有特色馆藏,地方文献作为特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建设的基础和开展特色服务的根基。经过百年发展的南京大学图书馆,地方文献是最具特色的馆藏,古籍线装地方志数量在全国仅次于国家图书馆,不论数量还是质量在海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力,在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目前,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主要有地方志(含线装古代方志、影印古代方志、新修方志、现当代地方志、行业志)、文史资料、现当代地方文献及家谱、手稿等。1949年以前线装古籍方志四千三百多种,四万多册,其中列入善本的有三百多种,稀见方志一百余种,孤本方志四十余种[2]。1949年后新修方志一万余册、影印古代方志一万余册、地方文史资料一万六千种,三万余册件,以及现当代地方文献三万三千余种。
  多年来,南京大學图书馆重视地方文献的开发,上世纪六十年代,图书馆对四千余种古代方志进行析出、核点、整合、著录,编制了《南京大学图书馆地方志目录》。1978年,全国古籍善本总目编辑工作会议召开后,南京大学图书馆参照“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及艺术代表性”标准,进行了文献普查,对地方志进一步鉴定、核实,1980年又编制了《南京大学图书馆藏地方志目录》。
  近年来,南京大学图书馆对珍稀地方文献的利用与传承更加重视。2014年,南京大学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合作,遴选国内稀见版本中学术性强、研究价值高的方志加以整理、研究、出版,于2018年出版了《南京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此书是“十一五”国家古籍整理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之一种。该书精选六十八种珍稀方志,其中包括二十种仅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完帙的方志。专业馆员为方志撰写版本沿革、大概内容、作者介绍及刻工、收藏等古籍目录内容研究提要,此书的出版为古籍方志的研究与使用提供了导引,可供中国版本目录学、文史诸学科之用,促进古籍善本最大限度地传播和利用[3]。此外,南京大学图书馆还于2018年出版了《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珍本丛刊·稿钞本卷》,通过稿钞本鉴定版本,厘清源流,挑选出具有较高价值的稿钞本四十四种,包括仅藏于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孤本。《稿钞本卷》是其第一辑,选目涵盖经史子集四部,配有专业提要考辨版本,揭示书旨,对历史研究、文献学研究等学术领域具有重要价值[4]。
  随着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和用户需求驱动,南京大学图书馆为满足用户需求,购买了一批高质量包含地方文献的电子资源,有“中国基本古籍库”“雕龙—中国日本古籍全文检索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等古籍数据库,还有CADAL、超星、万方等数据库。另外,为了更好地传承、利用、保护资源,特别古籍珍稀文献,南京大学图书馆注重原馆藏古籍资源的数字化建设,设立了“数字化规划与协调”“数字资源管理”专业岗位, 负责自建数据库的项目规划、项目管理、数据质量审校等工作。南京大学图书馆还借助社会力量,将文献扫描加工外包给数据加工公司,完成包括地方志在内的约八万册书籍全文扫描数字化加工,完成从书籍加工扫描、影像处理、DC元数据著录、数据处理、数据上传等工作,全文数据上传到CADAL,实现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除了地方文献全文数字化外,南京大学图书馆对早期地方文献目录已回溯著录,上传到CALIS联合目录数据库,方便读者利用查询。   2 南京大学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与利用
  南京大学图书馆坚持地方文献资源典藏与利用并重的思想,多年来始终坚持对校内外研究者和读者开放。在古籍特色馆藏利用方面,南京大学图书馆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管理规则,包括实行登记制、区别借阅制、分级保密制等。其中,特藏文献分普本库、善本库和密室三个等级。对在普本库的大型影印古籍方志丛书、现当代地方文献给读者提供开架浏览、翻阅,对在善本库收藏的古籍善本闭架管理,采用预约和多人分密使用体系,确保善本安全。
  南京大学图书馆除做好校内读者服务外,也承担接待校外来访专家、学者和参观者。南京大学图书馆特藏文献服务包括特色馆藏介绍、检索工具使用、目录咨询、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咨询等。目录咨询主要通过纸本目录、电子目录和《中国丛书综录》等工具,介绍查找文献特别是古籍文献的步骤和方法,对与古籍相关资源与数据库进行介绍。专业馆员开展特藏文献素养教育,举办知识讲座,传授特藏文献知识,走进院系开展课堂教学,如走入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课堂讲解《独辟蹊径与众不同——使用南京大学图书馆特藏文献以助研究》,利用图书馆特色资源,提供教学场地,邀请教师走进图书馆,馆员和教师联合授课或单独授课,开展与学生互动活动。
  在地方资源利用方面,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实行自动化管理后,南京大学图书馆对1949年以后出版的地方文献采用CN-MARC机读格式著录,上载到CALIS联合目录,用户在南京大学图书馆OPAC系统中可检索。南京大学图书馆还联合开发了“图星”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提供纸、电一体化检索,用户可通过多种途径一站式获取资源。
  南京大学图书馆对1949年以前的古籍文献采用古籍元数据目录格式和标准进行著录,数据上传到CALIS的子系统——高校古文献资源库,现上传3万多条目录数据,用户在高校古文献资源库服务平台的“学苑汲古”检索系统可检索查询。该系统提供多种检索途径,并提供版本类别、出版年代、出版地的浏览功能,题名和责任者的索引功能,系统包含参建馆的古文献书目,部分配有书影、图像及电子图书,服务平台可为用户提供文献传递服务[5]。
  3 高校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策略
  随着大数据、GIS可视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运用, 给图书馆特藏资源的开发带来了新的思路,本文认为高校图书馆要重视新技术运用和研发,提高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和价值增值,以技术创新驱动服务创新。
  3.1 加强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意识
  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耗时费力,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系统工作。为了提升地方文献的开放度、利用率,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意识,建立藏以致用,藏用并举、价值创新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组织管理机制,制定系统开发地方文献的整体规划、标准、步骤和措施,加大开发利用地方文献的资源、技术、人力的投入,做好开发利用的效益评估、用户服务反馈,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为高校师生学习、教学、科研乃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好文献保障工作。
  3.2 加快地方文獻数字化开发
  地方文献数字化开发是一项艰巨工作,高校图书馆要加大数字化力度,制定短、中、长期开发馆藏地方文献数字化计划,分步骤进行系统性开发,对稀有、独特、脆弱和难以访问的地方文献尽快数字化。高校图书馆馆藏中含有大量原始地方文献资源,为了揭示和便于利用,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馆地方文献馆藏特色,确定内容主题,对散落于书籍、丛书、书库中有价值的地方资源析出、整合、挖掘、开发,分门别类建立不同主题专题数据库。网络地方资源的收集、开发、利用非常有必要,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技术、人力优势有计划有目的对网络地方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开发,集成专题数据库,扩大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
  随着数字化开发的逐步深入,高校图书馆可根据情况探索开发不同形式的数据库,如影像数据库、口述资源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数字人文数据库。哈佛燕京图书馆通过开发“数字敦煌”“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人文数据库,形成了完整的数字资源体系。高校图书馆可借鉴哈佛燕京图书馆与谷歌、与中国CADA等单位联合开发共享资源方式,采用跨馆、跨机构共建共享模式,开展交流合作、共建共享共发展。
  3.3 加快地方文献网络化建设
  近年来大数据、GIS可视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被广泛运用,高校图书馆要重视新技术运用和研发,采用数据挖掘、语义本体等技术实现知识关联,采用 GIS 技术、虚拟现实等技术,将方志、家谱、老照片等特藏资源进行可视化分析、视频展示,给用户更直观的体验,利用网络化优势和云技术、发现工具等,加快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发现、共享和传播,提高地方文献的互联网可见度,以及提高地方文献的可及性和可用性[6],加快文献的传播和利用。
  3.4 加强地方文献的研究出版
  相对于国外图书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研究出版速度较慢。高校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研究、出版发行工作要加大投入,尤其对古籍地方文献研究与出版工作,要制定规划、精心挑选、高效组织,利用高校图书馆古籍人才优势开展地方文献资料汇编、文献综述撰写、提要书志编纂等研究性项目,通过对地方文献的内容深层次开发,对地方文献的价值深度挖掘揭示,达到给用户提供文献利用导向和知识的目的。例如,国家图书馆从数千种地方志中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而汇编出版的《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编》,开拓了学术研究新领域。高校图书馆也应当集中优势,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大加快对地方文献专题资料的梳理、整合、研究,编纂成专题书籍出版发行,挑选有传承和研究价值的珍稀古籍文献进行开发,实现特藏资源的利用和价值再现。
  3.5 开展地方文献多元化知识服务
  高校图书馆在做好地方文献常规服务的同时,要以地方文献资源为依托,对用户类型及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开展以用户需求驱动的多元化、个性化知识服务来支持高校教学和学术研究。在课程服务方面,专业馆员开展嵌入课程的地方文献知识服务,与教师合作教学,开展特藏知识素养教育,开设专题知识讲座,与教师共同设计开发课程,支持、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带领学生接触原始资料,培养实证研究的习惯。在服务学术研究方面,专业馆员对用户需求、课题进行分析和文献调研,挖掘地方文献相关知识,嵌入项目过程,将专题知识准确系统地提供给用户。高校图书馆要加强网络化服务功能,专业馆员要利用网络服务平台、电子邮件、移动终端等载体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开展联合咨询解决用户问题。   3.6 加强地方文献的宣传与推广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面对网络搜索引擎和数据服务机构的冲击,图书馆的功能和生态环境在发生改变,图书馆遭受价值质疑和边缘化,图书馆传统的、被动型、等待性服务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地方文献宣传与推广,积极拓展宣传渠道,除利用宣传手册、简报,举办专题展览外,还应开展地方文献主题知识教育、专题讲座、策展讲解等活动,宣传传播特藏文献知识。在网站也需设置地方文献专栏,提供丰富多彩的图片、多媒体视频,增强用户虚拟现实体验,把新信息技术工具嵌入到用户端,进行智能化、个性化资源推介和推送服务;同时利用移动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加强资源推广,与社会媒体及社区建立合作关系,扩大资源推广范围,提高资源利用率。
  3.7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有两方面的人才队伍:一是地方文献研究与服务团队,负责地方文献的专题项目研究、特藏文献服务、宣传与推广等工作,二是地方文献数字化开发与网络化建设团队,负责地方文献数字化开发、数据分析与存储、网络平台的构建和维护、信息技术的研发及运用等。通过打造高水平、高素质、复合型的特藏研究服务团队及技术研发队伍,成立课题项目研究组或技术研发实验室,加强业务能力,培养创新服务意识,以技术创新带动服务创新,以服务创新带动图书馆价值增值,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更好服务。
  4 结语
  地方文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积淀着地方特色文化,浓缩着地方社会发展的历程,对推动地方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有着极其重要作用。文章以南京大學为例,通过构建高校图书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的可行模式,以期实现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对学校教学、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及文化传承的支撑,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功能作用,体现高校图书馆的使命和担当。
  参考文献:
  中央领导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讲话[EB/OL].[2019-08-16].http://www.xfsq.cn/publish/cbnews/201411/18/cb2300_1.shtml.
  馆藏精品集萃[EB/OL].[2019-08-15].http://lib.nju.edu.cn/html/article.htm?id=45&fid=37.
  程章灿.突显文化凝炼服务力:转型期大学图书馆工作的方向与目标[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 (5):23-27.
  《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珍本丛刊·稿钞本卷》发布[EB/OL].[2019-10-06].http://news.nju.edu.cn/show_article_1_48835.
  高校古文献资源库——学苑汲古[EB/OL].[2019-08-06].http://rbsc.calis.edu.cn:8086/aopac/jsp/indexXyjg.jsp.
  RESS,SUNGHAE. Special collections:improving access and usability[J]. Reference librarian,2015(1):52-58.
  俞德凤 南京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江苏南京,210023。
  邵 波 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教授。 江苏南京,210023。
  (收稿日期:2019-11-19 编校:曹晓文,刘 明)
其他文献
3月12日,召开江苏省图书馆学会七届五次常务理事会通讯会议,讨论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筹备情况。  3月14日至15日,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李浩参加在广西召开的中国图书馆学会2019年秘书长联席会议暨《中国图书馆年鉴》编纂工作会议。会上,江苏编撰工作得到表扬。  4月2日,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在南京图书馆召开理事长(扩大)会,对七届五次常务理事会通讯会议反馈情况及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
期刊
摘 要 文章在对科研协同环境、数据共享特性、数据共享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演化博弈理论,通过复制动态方程求解得到不同情况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博弈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数据共享的直接收益系数、协同收益系数、激励收益系数、数据共享度以及数据关联度、数据推断力是影响科研人员数据安全共享的最主要因素,由此提出“数据驱动策略-效益驱动策略-风险规避策略”
期刊
摘 要 文章分析了《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的文本语词,有助于把握国家对科学数据管理的政策导向。文章对《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的文本内容进行分词、词频合并、词性筛选、虚词剔除等预处理操作,基于文本预处理结果筛选得出频繁词和热词,构建“语词—条款”共现矩阵并可视化展示。研究发现:《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共有11个核心频繁词、9个重点频繁词、8个主要频繁词和若干个一般频繁词,各主题语词在文本中均有对应的核心条款,但
期刊
摘 要 《全宋诗》出版以来,不少学者以地方志文献进行辑佚补遗工作,地方志文献繁多,价值高,其中的“艺文志”类目对保存佚诗作用尤大。史学界对地方志的文献价值关注较多,《全宋诗》许多文献也是由此辑出。学术界的辑佚成果中,许多学者由于未能明辨地方志的失误,把地方志中重名失考、前代诗误作宋代诗、名字形近而讹、更改标题、割裂原诗、作者分歧、变更诗体等有缺憾或讹误的诗歌当做佚诗对待。究其原因,是因为地方志的质
期刊
摘 要 融合建设为基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本文以绍兴图书馆与嘉兴图书馆为例,选取五个融合建设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然后提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建设的概念并展开内涵与特征分析,最后提出融合建设的服务效能提升策略,为创建融合建设模式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融合建设 服务效能  分类号 G258.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
期刊
摘 要 农家书屋政策作为一项惠及广大农村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中梗阻”问题,其发展已经受到了瓶颈制约。文章基于M.麦克拉夫林的政策执行互适模型,分析农家书屋政策执行主体之间“结构性”失衡、政策执行者与农民群体的“无博弈”状态、执行方式的“单一化”、政策执行评价的“内部化”等主要问题,以政策执行互动模型视域提出多元主体合作导向、良性博弈导向、手段多元导向、农民评价导向等
期刊
摘 要 研究运用LibQUAL+?评价工具,修正并构建包括“空间环境”“馆员服务”“资源设备”三个层面22个指标的图书馆空间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问卷调查和IPA分析法,探讨用户对图书馆整体空间的使用需求和效果评估。调查显示用户的图书馆空间理念有待转变,用户青睐安静的个人学习空间,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改善,用户仍重视图书馆资源的提供。研究提出发挥图书馆空间价值引导作用,配置符合用户需求的馆
期刊
摘 要 城市街区自助书吧是公共图书馆在基层服务的延伸。为增强其用户吸引力,提高服务效能,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引入便利性、支持性与风险性等外部变量,构建城市街区自助书吧用户使用意愿模型,并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验证模型。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支持性、便利性均对用户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基于此,从广泛宣传与精准推送、合理均衡布点、功能优化与个性化投放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用户使用率的策略。  
期刊
摘 要 分析高校科研人员社交网络学术信息交流行为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社交网络学术信息交流行为活跃度,拓宽群体知识面,实现组织内部工作模式创新。文章首先借鉴卢因行为理论构建高校科研人员社交网络学术信息交流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合理性行为理论、顾客感知价值理论等提出八个假设,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然后对测量指标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并验证假设;最后根据分析结论
期刊
摘 要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展真人图书馆阅读活动已开展十二季,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本文采用调查分析法,阐述南师大真人图书馆借阅活动的起因、组织、流程及效应,并从真人图书的整理和利用、创新管理机制等方面,对当前高校真人图书馆阅读活动提出了新建议,为高校图书馆今后开展这一活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真人图书馆 阅读推广 真人图书  分类号 G252  DOI 10.16810/j.cnki.1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