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点、线、面”三维导学环节探微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guo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由时、空、事、人四要素组成,形成了纵横交织的结构联系。在历史课教学中,如何落实好知识教学是基础,能力培养是关键,情感陶冶是根本的目标要求。本文从“点线面”导学环节的把握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勾画知识点梳理思维线展现时空面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知识教学是基础,能力培养是关键,情感陶冶是根本。由于历史是由时、空、事、人四要素组成的,因而笔者以为,在历史课教学中要注重“点、线、面”三维导学环节的把握。现以七年级历史上册“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圈点勾画,掌握识记好课文介绍的知识点
  
  仔细揣摩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材,不难发现,教材需要学生重点掌握识记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正文里,而说明文字和图表、区域地图等信息载体则围绕正文介绍的知识点加以辅助说明,用以帮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了解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因果关系以及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互动中,要注重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掌握在正文里圈点勾画出主要知识点的自学方法。这些知识点圈画出来、识记下来了,那么教与学的特点就得到有效突出了。
  例如,七年级上册“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教材共设置了“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和“班超经营西域”三个栏目。在“张骞通西域”一目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①西域的地理方位:“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公元前138年、前119年。在“丝绸之路”一目中,学生必须了解的知识点是丝绸之路有海陆之分。应掌握的知识点是:①陆上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②海上丝绸之路:由广东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面,绕马来半岛,穿马六甲海峡,通孟加拉湾沿岸,抵达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岛。在“班超经营西域”一目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①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②班超被东汉政府任命为西域都护。
  由此可见,同语文课一样,圈点勾画是历史课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首要环节,也是引导学生快速、便捷掌握历史知识点的重要方法。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中要圈点勾画掌握的知识点,一般在正文里居多。把握了这种在正文里圈点勾画的方法要领,那么也就较好地掌握了一堂课中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等于找到了自主学习历史课文内容的钥匙。
  
  二、顺藤摸瓜,梳理沟通课文连缀的思维线
  
  所谓思维线,就是教材各栏目中介绍的知识所反映的与某种历史现象、事件有关的前因后果或背景。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圈画的知识点,顺藤摸瓜,“自主地在零散的历史知识中引线串珠,进行归纳综合”。梳理沟通好思维线索,对于更好地识记、了解教材的知识点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自学“张骞通西域”一目,围绕西域的地理方位和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两个知识点,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时,应思考这样几个问题:①为什么汉初对匈奴实行“和亲”,而到汉武帝时却积极备战,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反击?②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③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是否一帆风顺,遇到挫折没有?④从中看出张骞具有怎样的精神?⑤张骞出使西域的结果如何?如果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同桌小组互动讨论或在教师点拨下能得出这几个思考题的答案,那么张骞通西域的史实,学生不仅有了深刻认识,而且对这一史实的前因后果,也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一条清晰的历史发展基本路线。
  又如,自学“丝绸之路”一目,在学生掌握了有陆海丝绸之路这两个知识点的基础上,怎样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线索呢?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课文的丝绸之路区域地图仔细观察,然后形成这样的思维线索:陆上丝绸之路南起长安,穿河西走廊,西行到敦煌,经玉门关、阳关往西的商路有南北两条:南道走昆仑山北麓,越过葱岭到大月氏,再西行到大秦;而北道则沿今天的天山南麓北部,西行到大宛、康居等国,最后往西亦可抵达大秦。这一思维线索,课文只是通过课本的线路图和一段概括性的补充文字来加以说明,正文里没有详细的情况介绍,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点拨,学生才能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思维线索。
  这样,在学生掌握了教材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有关文字说明和图表,引导学生顺藤摸瓜、梳理沟通,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基本线索,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思维印象,学会“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三、探究想象,完整把握史料展现的时空面
  
  大家知道,上下五千年,前后数百代,“历史现象与史实是有内在联系的,任何一段时期的历史,都真实反映了当时当地某种历史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都有一定的历史空间在起支撑作用。“学习历史,必须通过对史实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维。”“理想的历史教学应是穿越时空的对话,思维火花的碰撞,文明薪火的传承。”因此,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时,除识记掌握好知识点、把握好相关历史线索这两个环节外,还应了解、想象当时条件下某一历史现象在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产生过哪些社会影响,从而正确地形成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
  仍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为例,根据“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天马、汉血马等良种马,葡萄、核桃、苜蓿等植物,乐器和歌舞,开始传入中原,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也传到了西域”这一线索的文字介绍,以及“丝绸之路上长途跋涉的商队”等课文插图,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探究这一环节:这样,汉朝与西域各国会出现怎样一种情形?从而得出商贸活动兴盛的结论,引出陆海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班超经营西域的话题。
  此外,让学生就“活动与探究”中“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的话题,进行同桌或小组互动讨论,启发学生从时间和空间的层面理解:一是促成汉朝的兴盛,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二是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新世纪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将仍然发挥重大作用,我们应充分利用的道理。
  这些在汉朝那久远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中呈现出来的史实,通过本课知识点的圈画、思维线的连缀,时空层面的展现,反映出“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这一时期的历史面貌,印证和回答了课文导读提示中所概括的历史现象。注重这一时空层面的探究,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历史课文的阅读能力和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历史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圈点勾画知识点,顺藤梳理思维线,探究展现时空面的自主学习环节,有利于为学生营造兴趣盎然的良好探究氛围,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从感知历史知识到积累历史,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2]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5
  [3]王帆:新课程改革与历史课堂教学,《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5.1期
  [4]高宇:让理想之光照耀中学历史课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1期
  (作者单位:425503湖南省江华县桥市乡中学)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一、言之有物,每举中的     “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
期刊
流行性腮腺炎,祖国医学称作“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本病多数无前驱症状,仅表现为腮腺肿胀、压痛、发热等。近几年,笔者用火柴点烧角孙穴的方法治疗此病,收效甚佳,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50例患者中,男35例,女15例;发病年龄最小的13个月,最大的36岁,5—10岁儿童38例,无不满周岁的;左侧发病15例,右侧发病13例,双侧同时发病22例。  2、治疗方法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下面我谈谈对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有于开发人的潜能,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目标,使其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它的灵魂和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校要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拔尖创新的专门人才,就要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 教育 教师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
期刊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转化后进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后进生缺点多、破坏性强、影响面广,是班级的消极因素,但只要经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并“对症下药”,后进生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深入分析后进生,选择转化的突破口。    一、理解信任后进生,突出一个“爱”字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
期刊
【摘要】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权威性,当教师把这种权威指派给某个幼儿时(小班长),这种权威就具有了派生性,即教师权威地位的派生性。当“小班长”把这一权威仅仅作为控制其他幼儿的工具而使用时,这种“控制幼儿”的体验对他的自我意识(即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为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建立正确的儿童观,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用积极的方式教育幼儿,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
期刊
【摘要】本文浅析了素质教育理论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责任,从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分析了高校教师应从传统教育的角色定位中转变过来,树立起现代素质教育观念,及时改变和调整角色责任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校教师角色责任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
期刊
在一个班集体 中,有优等生就有后进生。后进生对一个班集体而言,人数不多,但却是教师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所谓后进生,就是指成绩不好的学生,成绩不好并不代表他们一无是处。作为一名教师应以改变他们为荣,而不应鄙视他们。如何改变后进生?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帮助后进生克服自卑心理    后进生在班级中处于一种被动地位,优等生不乐意和他们在一起,而他们又融不进集体中。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他们身上
期刊
在学校教育中,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往往把学习有困难、成绩落后的学生作为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的主要对象,实际上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存在着很多心理问题和困惑,同样需要教师去关心和帮助,并引导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健。    一、学优生的心理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析,成绩优异学生的心理状况虽然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心理活动丰富多彩,但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1、自信,但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个班级的好坏,多半与班主任的工作态度、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自身修养有关。那么,班主任应怎样把握工作中的尺度呢?  1、树立威信与过度的威严  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几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班主任的威信要用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底子去“征服学生”,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真诚的爱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去“打动学生”,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