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MC指数模型的社区减负政策量化评价与优化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ao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社区减负是贯彻中央“真减负,减真负”要求,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政策文本挖掘建立PMC政策评价指数模型,对我国四大地区10份省级社区减负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发现当前社区减负政策倾向于以工作清单准入、权责划分、集中整治等强制性政策工具实现各类组织进入社区的工作事项减量。但当前政策时效偏短,政策功能单一,政策对象动员不充分,政策约束与激励失衡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政策执行中的“选择性应付”和社区负担的周期性反弹。就此,未来政策优化应合理安排政策执行时间,积极创新减负手段,着力构建社区公共事务多元共治体系并切实提升政策激励力度。
其他文献
本文将“概率”作为虚词分析中的一项语义特征,讨论现代汉语中一组确认义副词(包括“果然、真的、果真、确实、的确、实在”)在句法语义上的异同。文章先指出,“果然”用于说明已实现事件是事先认为具有高概率实现的事件;“真的”用于说明已实现事件是事先认为只有低概率实现的事件;而由于叙述视角的波动,“果真”作为“果然真的”的缩合形式,对概率的高低不敏感。文章进而引入语义结构的概念,说明“果然、真的、果真”类副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格局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技术为职业教育的增值性评价提供了技术保障和解决方案,从而促进了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逻辑重构方面,通过理念赋能构建基于数据证据的评价体系,借助方法赋能拓展职业技能导向的评价内容,依托技术赋能建立学教评一体化的诊断机制。在实践路径方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建立个性化评价指标;以持续改进为特色,分析过程性评价数据;以精准干预为
目的应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4种经方对比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及Pubmed数据库中有关4种经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两名评价者对文献进行筛选及资料提取,并评估纳入文献的质量及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5.0及GeMTC 0.14.3软件进行网状Me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并构建PMC指数模型对我国2005―2021年发布的都市圈发展政策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现行有关促进都市圈发展政策的制定效果整体较好,设计较为合理,多数政策属于良好等级;国家级政策在政策倾向指标维度的优势凸显,而省市地方政策在政策内容指标维度的优势凸显;多数政策在“政策主体”“政策领域”和“政策工具”三个二级指标维度方面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现行政策未来优化路径呈现趋同。
采用文本挖掘法对“十三五”以来国家层面颁布的21项医药科技人才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处理,建立医药科技人才政策PMC指数评价模型。在21项政策中,优秀、合格以及不良政策分别有6项、13项和2项,PMC指数得分均值为6.46分,总体综合处于合格水平。我国医药科技人才政策基本完善,但尚存不足,从保障激励、政策效力以及政策时效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目的]对我国省级层面的28份分级诊疗政策进行逐一评价,以定量研究的方法客观分析政策优劣,提出促进我国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有效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建设。[方法]对28份政策文本进行文本挖掘,利用PMC指数模型构建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结果]28份政策中1份政策为优秀等级,25份政策为可接受等级,2份政策为不良等级,无完美等级政策;在政策内容、政策性质、政策目标
<正>增值性评价是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和教师的唯一标准,简单来说就是从纵向对比看进步幅度。近年来,笔者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施行个体档案建立、班级数据分析等监测手段,采用增值性评价衡量学生和班级的进步值,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积极性,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增值性评价的操作过程增值性评价是一个前后对比的过程,衡量的是个体或班级在教学实施前后进步的幅度,
期刊
教学评价是教育中必须存在的一个环节,各个学校需要从教育教学本位出发,思考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在评价中思考,归纳出教育现状,然后针对教育情况进行针对性调整,从而让教育在评价基础上不断提升效果。基于此,本文从新高考3+1+2模式、县域高中、高中教育、教师以及学生本位出发,对新高考下的增值性评价活动开展现状以及提升增值性评价应用价值的策略进行简要论证,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