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jq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人们向往、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学生生活活动最现实、最强烈的心理因素,是思维的动力,是成功的阶梯, 是求知欲的摇篮。学生对他所学的东西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做课堂的主人。一个成功的小学教师要在教学中总有意识地培养、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持久兴趣,引导他们 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是学好地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提高;小学生 ;学习兴趣【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4)06-0016-02引言
  在人的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学习过程是指主体行为由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过程,也就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人的学习兴趣。爱因斯 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自觉性和积极性。小学生随着年龄和环境的变化,兴趣也会随之产生和灭亡。所在小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使之保持 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兴趣,主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特别爱好的感情状态,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和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人的各种需要的情绪表现。当今的小学生求知欲强,兴趣 广泛,思维敏捷,自尊心强。因此,我们应该从陈旧的教学方法中摆脱出来,更新教学思想,优化课堂结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根据小学生学习兴趣对学习的影响,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小学的学生年龄小,心理幼稚,对教师的印象直接影响着对学习的兴趣。许多学生都有这种思想,喜欢这个学科的老师 ,就会努力学习这门功课;反之,就会厌倦这门学科。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孟子学生乐正克)。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众多因素中最突出的因素,所以我们应该多与学生交流 。主要体现在三种关系上:1.合作的师生关系:就是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制的手段--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来强迫学生服从老师的意志,应让学生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儿童共 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2.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教学有热情、有方法→学生学习主动、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成绩提高→教师更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3.融洽的师生关系 :对学生关心,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鼓励,会引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我们在为小学生授业解惑时,不论以哪种选择方式,不论选择的依据有多少,不可忽视的一个依据就是小学生的需要。而以往的教学总是给予书本知识以举足轻重的地位,个人知识和经验则 是无足轻重的。应该使人们认识到,书本知识之外,还有另一类知识,那就是日常生活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对于实践中的人来讲,才是更为根本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生活世 界,与他们之间不断进行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真诚对待学生,关心学生,公平对待学生,投注真诚的爱心,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爱和温情,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后,他就会从内心得到鼓舞、激励,并愉快地接受教诲。因此, 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师生交往中,充分展现个人教学魅力,使学生敬佩你,爱戴你,学生自然就会配合你。课堂上我总是不时扫视全班,使学生感到不存在“被遗忘的角落”。 教师的颜面是感情的“晴雨表”,具有丰富的内涵。心理学家认为:感情表达=百分之七言词+百分之三十八声音+百分之五十五面部表情。另外,当教师不可缺少的甚至是最主要的品质, 就是要热爱学生,平时我注意多与学生接触,主动与学生谈心、交朋友,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我相信,教师良好的品质和个性能促进教学中的默契配合。
  二、注重循序渐进的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点重点、拨难点、起疑点。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应教学生“会学”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让学生在参与 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让他们体验学习过程中的艰辛,还应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欢乐。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对小学生来 说,他们的年龄小,接受抽象事物的能力差,他们的感性大于理性。因此,教学中的直观性和情境的创设,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也有其特殊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主 动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和经验,创造条件,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自己 探求新知,设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拓宽思路、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找出最佳方案,并且能促进学生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三、开始创设悬念,激发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往往是直接兴趣占优势,小学生对活动或直接有关事物容易产生兴趣。在教学中采用动、变、合的教具演示,直接刺激学生,他们就会产生好奇心,致使发展成为学习兴趣,激 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选择教法。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教师应该在每节课的开始前 创设悬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教师娓娓动听的讲解,惟妙惟肖的表情,爱憎分明的态度,都能使学生的情绪受到强烈感染,觉得听课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这样动与静的完美结合就会充 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教学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小学教材内容,课堂教学不能采取单一形式,否则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教法,使课堂教学多样化。一是直观式 :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具,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再动脑思考,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形成表象。把具体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诱发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二是游戏式:教师在课 堂教学应该适当安排游戏。让学生活动,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乐不知倦,在轻轻松松中学到了知识。三是竞赛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开展竞赛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 学生在竞赛中学习。因为小学生具有好奇心,竞赛对学习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结束语
  总之,“兴趣是学习之母”,兴趣问题是小学教学中的首要问题。把激发、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运行机制,是完全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的。 因此,教学中教师采用以上对小学生兴趣培养提高的方式方法,学生的兴趣才能真正得到提高,他们才能愉快、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使得小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难学为易学,从而最终 实现“快乐学习”这一根本宗旨。
  参考文献
  [1]王旦.儿童学习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李素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J].2012-01
  [3]魏钦清.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2000.10.23
  [4]周桂珍.教育心理学[M].山东大学出版社.济南.2005.1
  [5]王道俊.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99.12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C].教育科学出版社.香港.2006.11
其他文献
【摘要】多元智能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主流思想。这种教育在目前世界发达国家中十分热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也引进介绍这种教育思想,这成了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之一。 本文尝试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认识中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教学形式和评价目标等。由此探讨数学教育的深入改革问题。【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4)06-0010-02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由于美国与苏联
期刊
【摘要】游戏是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开展游戏教学,如何创设幼儿喜欢的游戏内容是现在每个幼儿园讨论的热门话题,下面是我们幼儿园开设区角游戏后的一些体验和感想,值得专家和我们老师共同探讨。  【关键词】区角游戏;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自由组合;创造性Discuss how to organize and guide the pre-school children to carr
期刊
【摘要】从理论上讲,教师的 “教”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的“学”处于主体地位。但化学教学方式、方法却有很大的灵活性。  【关键词】中学化学;素质;培养In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quality  【Key words】High school chemistry; Quality; training 从理论
期刊
【关键词】古诗词 “三重境”【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4)06-0014-01古诗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常吟古诗词,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有益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然而中小学 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诗词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这造成了古诗词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期刊
【摘要】本文是作者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得到的一些高中物理一轮复习体会,以及一些建议。  【关键词】 考试大纲 全面复习 重视基础 归纳总结 研究高考【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4)06-0015-02众所周知,高三复习中第一轮复习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非常重要。这个过程是高三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能力逐步加强的重要环节,可以这么说:高效
期刊
【摘要】思维课堂的实施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是我们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课堂活动的设计就能让我们的课堂生动活泼 ,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课堂活动,思维课堂【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4)06-0018-02如果说思维是智慧的火花,那思维课堂就是培养火花的熔炉,而课堂活动就是燃料了,燃料的好坏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4)06-0012-02机械制图是学习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主干课。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空间想象力及绘图的技能。而机械图样的内容包含:图形、 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标题栏。其中,图形在图样中尤为关键,对于机械制图来说,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是该课程理论根源所在,贯穿机械制图课程的始终
期刊
【摘要】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教学反思 反思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4)06-0025-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4)06-0021-02 农村文化艺术传播的根本目的就是改造农民,改造农民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文化艺术传播虽然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但广大农村文化生活落后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地方、特别是远离中心城镇的地方,农民群众依然还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4)06-0022-02 面对二十一世纪激烈的竞争,教师肩负着历史的责任。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培养出新时期的建设人才。通过《新课标》的学习,认识到过去的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实践少,“导致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偏低”,这样下去,学生将来是不能参与激烈竞争,挑起建设祖国重担的。《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