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探析与思考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sd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城市化进城的加快,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人们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以平顶山白龟山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分别从概念分类、整体规划设计等分析湿地公园环境特征,从而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理性的探析与思考。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探析;思考
  1城市湿地公园整体景观规划设计
  1.1区位气候条件
  平顶山,别名鹰城。位于河南省中部,中原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豫中地区的中心城市。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3°08′至34°20′、东经112°14′至113°45′ 之间。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平顶山市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沙河、汝河、澧河、甘江河等31条河流,大中型水库175座,库容28亿立方米。
  1.2人文文化
  平顶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在此均有考古发现。史籍最早见于公元前1324年,《诗经》、《论语》、《山海经》等著作对此地均有记载。西周时期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应国以鹰为图腾,因此平顶山市又称鹰城 。
  1.3主要景观节点设计
  1.3.1植物种植
  湿地植物作为一种既有景观效果又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资源,能够提高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白龟山湿地公园在选择植被时大量使用乡土植物,耐污性强,经济性和观赏价值高的植物,例如:菖蒲、芦苇、凤眼莲、水杉、夹竹桃、垂柳等植物。并运用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等形式,增强其层次感,从而更好地改善水质,美化城市环境,减少噪声与汽车尾气污染,调节气候,保护生态系统。
  1.3.2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是指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的、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白龟山湿地公园小品融入当地传统文化,造型独特,选用环保生态的材料,增强建筑物风格的地域性特色,同时也很注重绿色植物和建筑群体的有机联系,如中信国安酒店位于白龟山湿地公园内部,其建筑高低,颜色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掩映于绿树丛中,在衬之蓝天白云,既美化了环境,也使建筑群增添了生气。
  1.3.3景观节点设计
  白龟山湿地公园的木栈道设计,位于公园园区东北部,营造出富有地域特色的滨水空间,让游人在景色优美的环境里活动,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静谧,放松身心,舒解压力。其大门设计也颇具文化内涵、时代内涵,造型,色彩,有着艺术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
  1.3.4公共空间设计
  设计是以人为本,城市的主体是人,在注重生态、景观设计的同时,也应根据人们的心理需求,创造适宜人的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交往、娱乐的空间场所。如白龟山湿地公园的喷泉广场设计,广场周围为湖边、阳光草坪、植物群落、休憩座椅等,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健康、安全、舒适的公共场所。公共厕所、广场等无障碍设计关注、重视残疾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保证了其可达性、安全性,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营造出充满爱与关怀的环境。
  1.4景观规划设计原则1.4.1生态性原则
  在白龟山湿地公园的设计中,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汲取当地的人文因素,进行生态型建设。比如保留原有湿地上的芦苇丛,原生态的植物群落等。在做人工水系改造时,保持水系的连接性,充分利用现有水系,营造独特的水系景观,改善水系水质,促进水循环。
  1.4.2系统保护原则
  保持湿地与周边环境的沟通性,恢复湿地生态廊道,保持湿地的完整性,减少人工设施对湿地动植物的破坏,保持湿地资源的稳定性,促进各种资源的平衡与稳定。例如白龟山湿地公园会采用木栈道和自然堆砌的石块,和原生态植物若隐若现,增加动物的隐秘性,为动物营造安全的湿地生态系统,从而更好的保护生物多样性。
  1.4.3协调性原则
  湿地公园应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合理利用湿地开展休闲与游览、科研与科普活动,促进湿地公园的整体环境与湿地特征相协调,空间形态与功能要求相协调。白龟山湿地公园在空间层次、竖向变化、视线方向等进行调整,增加游览趣味,优化场地空间格局。
  1.5湿地公园基地环境特征
  湿地基地按照成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在沿河流方向由于地表水汇水区或河道改道,定期受到洪水侵袭形成的河漫滩湿地;二是在地势平坦的区域,水流速减缓,由于河水的沉积作用泥沙大量淤积而形成的河口湿地基地。白龟山湿地公园上游有昭平台水库,控制区间流域面积1380平方公里。
  1.5.1水文环境
  白龟山湿地公园属于湖泊型湿地基底,湖水通过地表和地下径流进行循环,水体范围随季节蒸发量以及降水量发生变化,因此白龟山湿地公园的水位通常在雨季上升,蒸发旺季下降。
  1.5.2土壤环境
  由于与河道想通,注入大量夹带泥沙的河水,以及雨后汇入周边的土壤,白龟山湿地公园的泥沙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土壤肥沃。
  2湿地公园生态技术
  2.1生态岸线设计
  在湿地景观环境中,在对湿地岸线设计时应尽量运用自然形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同时考虑因水位变化而带来就景观效果变化。做好生态岸线有利于调节水位、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生态岸线也是生物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生态岸线的设计要建立在对湿地环境干扰最小的基础之上,结合污水净化、生境保护等,营造生物生长、生活的生境条件。
  2.2竖向改造设计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为植物提供立地条件和适宜的生长环境,在竖向地形的塑造上,林地的自然坡度满足基本排水,从而创造出舒适、悠闲、富有变化的景观特色。湿地公园的点状空间主要包括各个游憩节点,如入口广场、滨水景观等,是游人驻足停留的活动场地,因此,在线性空间的竖向设计上要凸显湿地景观特色。
  参考文献:
  [1]刘颂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
其他文献
【摘要】很多抽象影片都致力于表现形式的探索和研究.例如,玛丽·艾伦·布特和约翰·惠特尼,他们很多作品都是在追求精神满足和探索意识觉醒。还有诺曼·麦克拉伦、奥斯卡·费钦格以及詹姆斯·惠特尼这些艺术家,都在不同程度上视抽象艺术为了解自己和身边世界的重要手段。他们创作抽象动画的作品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潜意识的探索。而创作出的作品又作为一种冥想媒介,引导着观众们进入冥想状态。本文将分为三大章节浅析抽象动画和
期刊
【摘要】在架上绘画艺术中,综合材料的应用使其衍生出了多种表现形式,不仅增强了架上绘画的艺术表现力,也使其进行了无限可能的尝试,从而为架上绘画提供了更广阔、更自由的创作空间。通过对综合材料与架上绘画形式进行相关分析,使我们认识到这一个性化发展趋势不仅成为一种创新型创作形式,而且还使其具有更加多元化的优势表现。  【关键词】综合材料;架上绘画;视觉表现;艺术表现力  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们
期刊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低碳经济理念在我国室内设计中应用的现状进行阐述,从经济性原则、环保性原则两个方面入手,对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室内设计原则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室内设计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关键词】低碳经济理念;室内设计;设计原则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来临,低碳生活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生活方向,并且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给予低碳生活理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在不断的发展,随着新科技和新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技术,这些媒体的出现不仅替代了原有的媒体功能,也逐渐在整个社会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国的动画产业也随之出现了一些崭新的面貌,动画产业在其影响下不仅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形态,而且也将受到一些的冲击,本文就数字媒体时代的动画新艺术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数字媒体;动画  一、中国传统动画发展现状
期刊
【摘要】录音即是将声音信号记录在媒质上的过程。随着多媒体科技的发展,录音技术的完善为音乐作品的保存和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本文就音乐录音中的要素分析、录音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运用录音技术如何完善音乐作品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录音技术;音乐作品;后期制作  一、音乐录音中的要素分析  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录音包括的要素比较多,例如总体风格、旋律、歌词、节奏、乐器等,这些看似独立的因素有着一定的
期刊
【摘要】结合自身实践的经验,总结出高色温录制在大型舞台的特点,介绍如何针对这些特点将高色温的效果较为理想的发挥出来。  【关键词】高色温;灯光设计;大型舞台  电脑灯、LED灯、多媒体数字灯等高色温灯具,因其色彩艳丽、表现力強、可控性好等特性,一直备受灯光师的青睐。但其光源色温(6000 K左右)与常规灯具(3200 K)相差很大,采用低色温模式录制时,会导致部分色彩无法正常还原。当下,一些灯光师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基于AR技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变革和挑战。方法 通过对比传统包装设计方式,举例分析最新国内外 AR 技术包装和设计案例。结论 通过列举的方式方法,可以得出 应用AR 技术的包装设计会逐渐改变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改变我们的生活,让包装的感性与理性的信息在艺术与技术之间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转换。  【关键词】AR技术;包装;设计;品牌形象  从春晚舞台的AR
期刊
【摘要】平面设计由图形和色彩构成,平面设计艺术则是对图形创意和色彩审美的要求,是图形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形和色彩以其直观的表达效果,大大增强平面设计的感染力,两者相辅相成,同为一个整体。本文笔者介绍了图形和色彩的特征表现,分析了图形和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设计理念,总结了图形和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平面设计;设计艺术;图形创意;色彩审美  平面设计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图形和色彩,这
期刊
【摘要】作为美国新英格兰地区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的诗歌迥异于20世纪主流反传统诗歌形式,遵循传统诗歌形式和格律节奏,展现出不一样的质朴清新。其诗歌作品的艺术美在短篇诗歌《雪夜林边驻脚》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呈现出闻一多所提倡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即音韵结构、意象和修辞之美。  【关键词】音韵结构;意象;修辞  20世纪的美国诗歌圣坛,现代主义诗人如埃兹拉
期刊
【摘要】展示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在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创造美的环境,美”的含义具有很多层面,而形式美则是其基本内容。由于时间、空间、民族习惯与文化传承的不同,古今中外的展示设计在形式美的认同与形式处理方面有着很大差异。本文以空间展示设计中的动态视觉呈现为例,分析数字媒体展示设计手段的应用在推动动态视觉呈现方面的积极作用,并进行研究。  【关键点】空间展示设计;数字媒体展示设计手段;动态视觉呈现特点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