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河畔腊梅香

来源 :江河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腊月,我在宜昌自然就想起了腊梅,想起那黄柏河畔的腊梅花真香啊。
  黄柏河天福庙水库大坝前腊梅的鹅黄,梳枝上那团毛绒绒的嫩黄,像刚出壳的小鸡小鸭的黄毛毛,你紧紧盯着凝视几秒,朵朵梅花的芳香自然就会沁人心脾。一场不期而遇的暴风雪银装素裹,仿佛考验腊梅的意志似的。腊梅在大坝前的雪野傲人绽放。不经意间路过的人们,都会行注目礼,寒冬腊月的日子,腊梅花的风采。
  当然,城区公园里也是有腊梅花的。可我固执以为,怎么也没有黄柏河畔腊梅花那么耐看,那么芬芳。或许是自己爱屋及乌吧,从黄柏河畔走出的我,自然会知道那一丛丛梅花应该是从建设大坝,伴随着大坝而生存生长的。她们都是有故事的腊梅。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天福庙水库浆砌石拱坝是湖北省第一座,在全国也屈指可数。作为当年黄柏河流域梯级开发的首级水库工程,可谓辉煌。一九七八年二月八日(农历正月初二),原国家水利电力部部长钱正英到天福庙工地拜年,提出“大坝为什么冒汗”的问题;黄柏河工程也是平原找山区借水的工程,跨地三百里,爬山一千米(海拔增高一千米);当时的枝江、当阳、宜昌三县民兵万人大会战,参战者都是受益地区的青壮农民,累计总数达到二十万人次;1974年4月25日,正值春季,天福庙成立黄柏河水利电力工程指挥部,万人会战,人山人海,这狭长的山谷人声鼎沸、红旗招展。三县民兵团历时四个春夏寒冬,于1978年1月12日天福庙水库封孔蓄水。黄柏河工程作为湖北省宜昌地区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40年前成功实现了宜东地区100万亩稻田的灌溉(不含50万亩旱地,红旗渠灌区54万亩),40年后抢救了水电之都宜昌市城区100多万人口的饮水生命线(2002年宜昌城区生活供水水源由运河改为黄柏河),是历史与现实的“双百万”大幕演绎。也可这样说,黄柏河水由过去宜昌地区的“农业的命脉”变成了今天大宜昌的“国民经济的命脉”,水利建设的“水”之红“利”达到了极致。
  巍峨的天福庙水库大坝硬是在三县人民的肩挑背扛、人力小车下,在湾湾的黄柏河上建成了,錢正英与原省委副书记王群考察黄柏河水利工程天福庙水库工地。当时坝前的腊梅花开得正艳,在沸腾的工地,一缕缕梅花的幽香格外清冽。
  我想这一切,黄柏河畔的腊梅花肯定也亲见着了吧,我们的大坝也应非常荣幸了。当时这就是本地最大的工程,而且黄柏河工程当时最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为三三O工程即葛洲坝水库拦截泥沙。
  腊梅花啊,寒冬腊月里,气壮山河的三县民工团劳动号子,你见证过。
  腊梅花啊,黄柏河工地上火热的劳动竞赛场面,你见证过。
  腊梅花啊,我懂你,因为我在这大坝前也工作了二十多年呢,当初,看见你,真看不起眼的,你没有牡丹的高贵,更没有玫瑰的妩媚,你太平凡、太普通了,吸引我的就是你在严寒中傲然抗争的品格,或许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才真正读懂了你,腊梅。你不就是我们水利人最真实的写照么!求实奉献、敢于担当。
  大坝修高了,再次加固了,那些最初的建设者几乎都老了,远去了,日升月落,水涨水跌,而你——腊梅和你的花儿依旧芬芳!
  腊梅哦,你见证着黄柏河流域水电工程创造的奇迹,从百万亩农田灌溉丰收的保障,到今天二百万市民的饮水保障,毫不夸张地说,在宜昌连续三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黄柏河流域的水库功不可没!
  去年3月的央视新闻联播,专门宣传了黄柏河的生态保护,那时的腊梅都已凋谢了。如果你到宜昌,从宜昌城向西,向西,百十公里蜿蜒的黄柏河静静地流淌着,如果你赶上腊月也想欣赏腊梅,驱车百十里,一路向西,幸福宜昌人民的母亲河,黄柏河畔的腊梅花正争奇斗艳。
  责任编辑:肖华
其他文献
1998年8月1日,嘉鱼县簰洲湾大堤突然溃口,湾内瞬间一片汪洋,高建成等19名官兵在抗洪抢险中英勇牺牲,六岁的江珊被困树上挣扎近9个小时后获救……这是嘉鱼第一次进入我的视线。  当年,我也加入了抗洪抢险大军,溃堤之时正守在大堤上。洪水像一头猛兽横冲直撞的画面至今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因为水留下的无法抹去的创痛,我悄无声息把嘉鱼从脑子里除了名。  2005年,一个偶然的機会去官桥村八组,那里的
期刊
天赐  最高处的几枚酸枣,熟透了  香狸子够不着,醇香被鹊鸟独享  浑圆的小果便飞行于天空  越过金竹林和蓝潭  被衔到瓦沟子里,果皮尽去,浆汁吸干  露出硬核来  今晨我上房捡瓦,扒开青苔  得酸枣籽一捧  每一枚上都有几眼深黑的凹痕  像众多生灵穿越寒冬,立春后来看我  被我冲洗,反复摩挲  在冬阳下发出黄铜般的古意和微光  经历了老树的顶尖,飞鸟的喙  被炊烟煨热,又被积雪洗净  最后经由我
期刊
时间颂:嘴巴  你把嘴巴嘟成圆形的时间  是我把法令纹收得深刻的时间  是你魔笑睡了我佛哭醒了的时间  你迈入世界大战游戏的时间  是我捡拾吊脚楼下的枯枝的时间  是烈士牙关紧咬词语从身体里淌出的时间  景色在摩挲人的眼睛的时间  是土狗咬住什么什么就是土狗的时间  是山谷中露珠跌落跌成更多露珠的时间  时间颂:书写  你在书写中戳中汉语的时间  是我在搜寻中点击中国的时间  是你绑架我生活的时间
期刊
摘要:“九一八”事变前,以织布业、缫丝-丝织业为代表的中国乡村手工业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生产工具的改良与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农村手工业产品产量与质量进一步提高,区域外市场迅速扩大。“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及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沦陷区市场丧失,生产基础遭到摧毁性破坏,乡村手工业从技术进步的、以区域外市场为依托的半工业化生产向一般商品生产、甚至向自然经济退化,中国近代乡村手工业的良好发展势
期刊
《朝阳光海岸飞》(刊发于《长江丛刊》2019年2期)是作家肖静以自己独特视角,刻画一位虽饱经磨难却通过自己努力成为商界女强人的中篇小说,充分展示出作家在女性文学叙事和反映现实生活的介入力量。其包罗万象,信息量大,以女性的婚姻、爱情、事业等为多棱镜,立足于书写一个女性意识觉醒与崛起的历程来反映新时期女性的艰难追梦,通过女主人公林格的成长史、情感史、心灵史的书写突出现代女性的自强精神,女性特有的生命意
期刊
赫城中學有个年轻老师叫黑一明,他上课,极少有学生翘课、打游戏、看漫画书……  为啥?这个黑一明教学能力一般,但惩罚违规犯纪的学生却很有一套,常常能因地制宜想出一些奇招怪招,而且不重复使用。学生们都怕他,以至于有人一提黑一明的名字,被他惩罚过的学生就会感到如有一股寒气直袭后脖梗。  这天上课,黑一明正在讲台上费劲地讲解二次函数,忽然教室里响起了高亢的手机铃声。黑一明停顿了下来,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他的
期刊
去大茅山,最应该去的是梧风洞峡谷,而去梧风洞峡谷最值得一看的是那里的水那里的瀑布。梧风洞峡谷是泉潭瀑与森林生态景观的完美结合,那一泓碧水自远处的笔架山倾泻而下,仙女潭、奇石滩、五花海、天鹅潭、河马潭、观音瀑、银河飞瀑、天鹅瀑……似景从天来,穿谷而过,有瀑布,白练如玉;有深潭,青葱如翠,纯得让你一阵阵地激动。  走进梧风洞峡谷,漫步于山林溪流之间,吮吸大自然的精华,确能让人心肺通达、心灵净化。两岸荫
期刊
小婉喜欢吃苹果,每天清晨小婉喜欢站在阳台上,细细地啃一个脆脆甜甜的苹果。小婉觉得所有的水果数苹果最宜人,别的水果可以替代,唯独苹果不可以,就是拥有桃子、西瓜、香蕉,但还是需要一个苹果。就像爱一个人,这个人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  小婉遇见高原,是在候车室里等车,小婉靠在候车室的排椅上,一边漫不经心地啃着苹果,一边翻看着一本杂志。高原就坐在她旁边,高原从塑料袋里拿出一个苹果,然后很优雅地拿着小刀
期刊
怕生。小时候,屋门外就是一条村路。每天凌晨,从第一声鸡鸣开始,村路上就有行人经过了。我那时最爱听的,是挑水人家担着水,水瓢在水面晃呀晃,发出的叮当叮当的声音,好像是最本真的音乐,从我的梦中流过。  天明以后,村路上的行人更多了。要是妈妈不在家,每当有行人经过,我都会预先把自己藏起来,悄悄地躲在墙后,只探出一双害羞的眼睛,偷偷看看是谁路过。要是有陌生人要进屋来喝水,我就会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有人来
期刊
我小时候时常“盼病”,道理很简单,纯粹是为了多多获得母爱。作为母亲最心疼的小儿子,偶尔身体不适,吃饭没有胃口时,妈妈就会颠着小脚来到套间,从纸缸里小心翼翼地挖出一小瓢大麸面,为我煿我最喜欢吃的千层饼。  那时候细粮高贵,好年景每人每年也只能分上三、四十斤麦子。头麸面只能用作待客、年节和走亲戚做饽饽用,能吃上用大麸面做的千层饼已经是很奢侈的了。  母亲煿的千层饼堪称美食,大麸面是浅褐色的,母亲煿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