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时期至中世纪:中国在欧洲形象的演进

来源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u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欧之间的文明交流源远流长。受制于欧洲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现实及中欧之间的文明比照,中国形象在欧洲的不同历史时期也产生变迁,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跨越千年历史,主要探讨从古希腊时期起到中世纪欧洲人眼中一直保持正面的中国形象及其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演进。这对于梳理中欧文化交流关系、国人正确认识自身历史都有不无裨益。
其他文献
<正>本刊讯为进一步做好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工作,河南省人社厅组成三个调研组分赴第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示范县,深入开展调研工作。2019年3月7日-8日,河南省人力资源
目的:探讨新鲜鱼腥草外涂带状疱疹皮疹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在抗病毒药物应用及营养神经治疗的同时,观察组用新鲜鱼腥草洗净
习近平总书记对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邹碧华同志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他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
<正>《当代广西》第15期转载了自治区主席陈武在《光明日报》刊发的署名文章《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文章深入剖析当前群众办事遇到的"四大痛
<正>"海归"选择回国创业这条道路,许多人是"白手起家"。而对国内信息和生活环境缺乏了解,会给他们带来许多问题。相对于国内创业者来说,资金、人脉和信息的掌握都成为"海归"
期刊
自二十世纪80年代Henry Holec正式提出“学习者自主”概念以来,自主学习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尤其在外语研究领域,学者们开始将研究的重点由传统的研究教师如何“教”转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最为读者钟爱,流播广泛。其深层原因是此诗频繁运用古典意象,这些古典意象恰与读者的阅读经验吻合,从而激起审美共鸣。该文从分析具体的诗歌意象入手,探
<正>关于《故都的秋》一文的主旨,历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就1997年~2008年之间出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概述,并就教学处理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随着中国成品油市场的全面开放,客户资源的积累与维护已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并成为企业在当今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中石化客户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谁能掌握客户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符号负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记录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语言本身又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语言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对一种特定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