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政治演讲中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分析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i8048836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位推进模式是研究句子结构和语篇的重要方式。本文以韩立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从三大纯理功能之一的语篇功能中的主位出发,以特蕾莎梅辞职演讲为例分析其主位结构,论证主述位分析及主位推进模式在演说中的作用,从而证明主位结构分析在语篇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研究发现,特蕾莎梅辞职演讲中运用较多主位结构的是单项主位,主位推进模式主要采用的是主位同一型,跳跃型和简单线性型。
  关键词:主位推进模式;主位结构;语篇分析
  Abstract: Thematic progress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tudy sentence structure and discourse. Based on Halliday's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starting from the theme of discourse function, one of the three pure functions, this paper takes Theresa May's resignation speech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its theme structure, and demonstrates the role of theme and rheme analysis and theme progression model in speech, so as to prove the opera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me structure analysis in discours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thematic structure in Theresa May's resignation speech mainly adopts simple theme, and thematic progression are thematic identity type, jump type and simple linear type.
  Key words: thematic progression; thematic structure; discourse analysis
  1.引言
  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是演讲者使他们所想要表达的信息更好融入正在开展的语言事件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英语语篇的主位—述位结构研究中,大多数的学者认为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是交际双方已经知道的信息,述位出现在主位之后,是讲话者想要传达的新信息。语言交际过程就是不断以已知信息为出发点,引出未知信息来阐述,说明已知信息,推动信息传递的过程。根据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法,语篇中的主位结构对信息传递具有相关的作用。清晰,合理的主位推进程序是语篇连贯和衔接的重要保证之一。因此,本文旨在对特蕾莎·梅辞职演讲进行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分析,希望能揭示其主位的信息的分布情况和主位推进的结构模式,以此来论证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语篇功能中的主位系统在实际运用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2.理论框架
  2.1主位的定义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指出,一个句子除了可以按句法结构划分为语法上的主语,谓语等以外,还可以从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对话语进行语义上的切分,这就是主位和述位[1]。一般来说,主位是交际双方已知的信息;述位是发话人想要传递的新信息。
  2.2主位的分类
  韩礼德根据主位本身结构的复杂程度,把主位分成“单项主位”,“复项主位”和“句项主位”三种,句项主位通常只包含概念成分,其本质上也属于单项主位;单项主位指的是那些只包含概念成分而不包括人际成分和语篇成分的主位;复项主位是由多种语义成分构成的主位,它总是含有一个表示概念意义的成分,另外还可能含有表示语篇意義和人际意义的成分。
  2.3主位推进模式
  在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导论》中,主位结构被看作是小句的语义结构,因此韩礼德总是在小句层面上讨论主位和述位的切分及其与信息结构的关系。但这种做法在语篇层面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在分析一个语篇时,我们不仅要分析每一个小句所包含的主位结构,还要知道整个语篇是怎样逐步向前推进的以及这种推进模式是怎样影响整个语篇的信息流动的,因此就有了主位推进模式这一概念。主位推进模式是一个不断推进信息传递的过程,即当说出一个新信息后,它便立即成为已知信息,作为已知信息,它又可以成为引起新信息的起点,一旦这个新信息被说出,又会变为已知信息[2]。韩礼德提出了四种主位推进模式,分别为放射型,聚合型,阶梯型,交叉型。徐盛认为主位推进模式可以分为平行型,集中型,延续型,交叉型四种[3]。 Danes认为有五种主位推进模式,分别为简单线性型,连续型,派生型,分裂述位型和跳跃型[4]。本文主位推进模式的分析依据是Danes和徐盛桓提出的主位推进模式。
  3.特蕾莎梅辞职演讲中的主位结构分析
  演讲与篇不同于其它书面形式的语篇,演讲语篇要求演讲者在一定的时间内传达足够的信息量,以便于听众理解,接受并做出相关回应[5]。这就需要演讲者在演讲时合理运用主位-述位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来更好地推动语篇的信息流动。本文运用特蕾莎·梅辞职演讲进行实例分析,来说明主位推进模式是如何进行的,以及演讲者如何使文本有序铺展并凸显演讲的关键信息的。
  3.1主位分析
  在特蕾莎梅辞职演讲中包含了各种类型的主位结构,如:
  (1)The deficit(T)//is almost eliminated.
  (2)I (T)//tried three times.
  特蕾莎梅辞职演讲中的单项主位例子有很多,这里只选取以上两个例子。其中,例(1)和例(2)的主位分别是The deficit和I。   (3)And(textual theme)we(topical theme)//are protecting environment, eliminating plastic waste, tackling climate change, and improving air quality.
  (4)But(textual theme) the unique privilege of this office(topical theme), // is to use this platform to give a voice to the voiceless, to fight the burning injustices that still scar our society.
  以上两个例子都属于复项主位,例(3)和例(4)都包含语篇主位和主题主位。
  (5)We are building more homes, and helping first-time buyers onto the housing ladder, so young people(T)//can enjoy the opportunities their parents did.
  (6)I negotiated the terms of our exit, and a new relationship with our closest neighbors that(T)//projects jobs, our security and our union.
  例(5)和例(6)都属于句项主位,两句中的主位中又包含着小句,可以进一步划分主位和述位。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三种类型的主位在特蕾莎梅辞职演讲中的具体分布(见表1)。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单项主位占比67.3%,也就是说,单项主位在特蕾莎梅辞职演讲中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这是由演讲这一特殊的言语行为决定的。特蕾莎·梅演讲面向的是英国民众,因为这些民众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所以每个民众所受的教育水平是不同的,使用单项主位可便于群众理解,让听话者紧跟讲话者的思路,及时把握讲话者想要表达的核心内,从而使演讲达到预期效果。复项主位和句项主位的使用频率比较低,这是因为在演讲中过多的使用复项主位会增加听众的理解的负担,不利于演讲的顺利进行。
  3.2主位推进模式分析
  特蕾莎·梅辞职演讲中包含了多种主位推进模式,如:
  A.平行型模式:几个句子的主位相同,述位不同。
  (7)Sadly, I/have not been able to do so. I/tried three times. I/ believe it was right to persevere even when the odds against success seemed high.
  T1→R1
  T2(T2=T1)→R2
  T3(T3=T1) →R3
  在例(7)中,各句的主位都是相等的,都为I,即特蕾莎·梅本身,不断推动语篇向前发展,以此来表明她对英国脱欧所做的努力以及未能带领英国公民实现脱欧计划的遗憾。
  B.跳跃型模式:一句话与前后两句话的主述位间没有联系,而与其他句子的主述位相联系。
  (8)Against all predictions, the British people/voted to leave the European Union……I have done everything I can/to convince MPs to back to that deal.
  T1→R1
  …
  Tn=Rn(Rn=R1)
  在例(8)中,后一句话的述位和前文中某句话的述位一致,“that deal”指的就是“leave the European Union” ,此处特蕾莎·梅通过重述“脱欧”这一主题来强调此项任务的艰巨性,自己尽最大努力了却依旧无法胜任,这也为下文中梅的辭职说辞做了铺垫。
  C.延续型模式:后一个句子的主位是前一个句子的述位。
  (9)To succeed, he or she/will have to find consensus in Parliament where I have not. Such a consensus/can only be reached if those on all sides of debate are willing to compromise.
  T1→R1
  T2(T2=R1)→R2
  在例(9)中,第一句中述位的一部分成为了第二句的主位,即such a consensus源于第一句中的consensus,新信息转变成了旧信息,推动话语信息的线性流动,使语篇从一个信息焦点向另一个信息焦点转换,实现了句子之间的照应,从而使演讲内容连贯自然的流动。
  D.集中型模式:几个句子的主位各不相同,但述位一致。
  (10)So I am today announcing that I will resign as leader of the Conservative and Unionist Party on Friday 7th of June, so that a successor/can be chosen. I/have agreed with the party chairman and with the chairman of the 1922 committee that the process for electing a new leader should begin in the following week. I have kept Her Majesty the queen fully informed of my intentions, and I/ will continue to serve as her Prime Minister until the process has concluded.   T1→R1
  T2→R2(R2=R1)
  T3→R3(R3=R1)
  在例(10)中,虽然这三句话的述位不完全相等,但都表示选举新的领导人之意展示出特蕾莎·梅想要离职的决心,这种集中型模式的使用给人一种环环相 扣的感觉,在意义上一步步向前递进,增强了语篇的连贯性。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三种类型的主位在特蕾莎梅辞职演讲中的具体分布(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这五种主位推进模式中,平行型模式的比重最高,平行型主位推进模式可以提高语篇之间的衔接,演讲者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相同的主位统构全篇,可使主题得到多角度阐述,从而丰富给定的主题。另外,除平行型主位推进模式外,跳跃型主位推进模式也穿插其中,体现了演讲的层次感,跳跃性和立体性。这几种主位推进模式的使用推动了语篇的信息流动和发展。
  4.总结
  本文通过对特蕾莎·梅辞职演讲的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的分析,发现在演讲中使用单项主位能够便于听众理解,使用主位平行型主位推进模式能够使得信息流动主次分明,说理深入浅出,从而便于听众理解演讲内容并做出积极回应。研究证明,多种主位推进模式的交叉运用,可以实现演讲文本地有序铺展,凸显演讲的关键信息,达到预期的演讲目的,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
  本研究只是从语篇分析的视角对一篇演讲稿进行了分析,研究语料比较小,因此,研究结果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今后的研究可以扩大语料范围,从不同的分析视角对来对语料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2nd ed.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65-105.
  [2]吴安萍.论演讲语篇的主位结构分析与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01):115-120.
  [3]徐盛桓.主位与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1):1-9.
  [4]朱永生.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6-12.
  [5]张荣;袁国栋.演讲语篇的主位结构分析与研究—以肯尼迪的总统就职演说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08):30-31,36.
  作者简介:周慧敏(1996.8.18),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内蒙古赤峰,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们经常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开展教学。好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本文基于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和保罗的思辨性思维问题分类理论,结合英文绘本的教学案例,非常清晰地阐述了怎样的课堂提问才能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预测推理能力和判断评价能力等思辨性思维。  关键词:课堂提问;思辨性思维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越是低年级的学生,上课气氛好,学生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语感课程是学生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一个开端,良好语感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致力于为学生打造一个生动活泼、积极有趣、同时也具有高效性的语文语感课堂,本文主要从核心素养视角下对小学语文语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關键词:语感教学;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是养成学生良好语感习惯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该阶段的语文学习中
期刊
摘要:习作是小学阶段语文的重点,考察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標准》(2011年版)中,对于小学阶段语文的习作要求是善于表达,乐于表达,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才能把心中所思所想落实到实践中,因此乐于表达在小学习作中占据着重要作用。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中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是教师需要思考落实的话题。本文从目前小学语文习作现状出发,提出一系列教学策略,希望能够给一线教师提供一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语文知识难度和知识量逐渐提升,对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先进的思维工具,其在语文课程中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对学生的思维形成科学的引导和锻炼。本文结合初中语文课程实际,对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详细阐述,分析思维导图的应用原则,探讨思维导图的科学运用策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维导图价值
期刊
摘要:在整个学生时代,甚至是整个学习生涯中,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阅读方面的学习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学生们来说,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习的科目,它还是着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的体现。语文阅读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并且对学生之后的语文学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就比较阅读一方面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尽可能的帮助学生掌握到语文的精髓。  关键词:比较阅读;小学语文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领域的发展,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课程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习英语知识,还需要培养英语的书写能力,才能够满足现阶段学习的需求。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教材知识或语言的教导,导致小学生英语书写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升,从而影响了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小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为此,本文将从讲解字母发展历史、模仿书写内容、规范书写习惯等三个方面,阐述培养小学生英语书写能力的方式。  关键
期刊
摘要:写作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既有助于增强小学生对于写作技巧、修辞手法的使用,还有助于在写作的过程中强化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由此可见,写作能力对小学生的学习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正因此,教师必须要提高对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并结合多种生动化的方式进行教导,满足小学生现阶段语文知识需求的同时,促进其作文写作能力的增长。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
期刊
摘要:实施情感教育是小学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是助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所在,是培养小学生基本文学素养的重要课程,如何将小学语文教学和情感教育探究结合起来,充分展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价值是需要所有教学工作者重视的方面。本文旨在结合教学实例,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环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断提
期刊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科育人的主阵地,高中英语课堂能否有效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任务,取决于核心素养是否在教学设计中得以落实。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教学与调研经验,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中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学习活动观  一、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中的落实现状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理念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形势下,各学科教师都应及时转换传统思想,根据现代化理念对现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以高中英语学科为例,传统思想下教师始终始终读写分离的模式构建课堂,导致学生思想固化,语言输入与输出效率始终难以提高,因此在课程改革期间教师应将续理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将读与写有机整合,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基于此本文将对续理论指导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深入探析,以供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