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交流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口语交际。那么,口语交际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交流的效果。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情境 交际 实践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要想培养一个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需要同时训练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培养“听”的能力,首先,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学会仔细的听,听清楚,听明白。其次,听别人说话,要知道主要说了些什么,即抓住主要内容。再次,一边听一边想。老师讲时,要学生边听边想为什么这么说,他想告诉我们什么等;课堂上还要认真听同学的发言,边听边想,这样不仅能听出别人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这样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听”的能力逐步形成。培养“说”的能力,即培养口语表达的能力。口语表达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工具,口语表达能力是人们日常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说”的能力训练非常重要,我们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循序渐进
教师在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中,要懂得循序渐进,由难而易。就是将一个完整的话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由教师引出话题,学生顺势跟上,将单向命题说话变为双向交流,并在双向交流中进行动态的口语交际训练。就拿最普通的“自我介绍”来说吧,看似简单,学生说起来并不容易,多半不流畅,也不完整。那就需要教师提出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的名字、家庭住址;家庭成员;家庭成员的工作;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等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不至于无话可说,然后,再让学生将上面的话总结起来,就形成了一段完整的话,由此可培养学生的口语综合能力,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创设训练情境
1.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新课程要求学生有充分展示个性的空间,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老师和同学的想法常常持有不同的见解,并渴望说出自己的看法。而同学中有的虚心接受,有的针锋相对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样就会展开激烈的讨论。此时也正是训练口语交际的良好机会。学生不仅要积极思考判断,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补充意见,同时还要特别留心听听其他人的看法意见,而后一点往往会被很多学生忽视。在讨论中,学生互相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心理上获得了一种成功的满足感,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还培养了口语交际的信心。
2.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合作精神,是综合性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组合作学习能为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提供良好的机会。要想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进行良好的训练。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讨论达成共识或者有不同的意见,重要的是要保证人人参与。全班反馈时,既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发表看法,互相补充,也可以推荐代表阐明本小组的观点。这样,使口语交际得到充分的训练。
三、形式多样化
1.看图说话。看图说话是通过指导学生的观察图画,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选择确切的语言叙述画面的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有条理的说话。观察顺序一般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知道图上画了些什么内容,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些什么人干什么,图上说了一件什么事,对整个图画内容有概括的了解
2.作文交流。作文交流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对—篇作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讲评:首先要看文章写作是否符合作文要求;其次要看文章的详略安排是否妥当,文章是否紧扣中心;再次要看选材是否新颖;最后要看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如何。作为学生所特有的敏锐,会帮助他们在写作中提高了自己,在评价中完善了自己。这样,学生就会乐于参与作文的交流,而且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生活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口语实践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形式。为了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与各位老师交往。通过一次次简单的交往,锻炼学生的胆量和交际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会与陌生人交往。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去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活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经常与家长沟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和家长有矛盾,这时应该让学生试着和自己的父母沟通。
四、进一步优化
教师在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时,要多鼓励,也要给予评价,更要指出不足。最好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来,这样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也逐步学会了如何评价,提高了评价能力,优化了口语训练,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能力,它不仅是语言能力,还是一种做人的能力、交往的能力、做事的能力。总之,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蒙古自治县旧庙镇中学小学部)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情境 交际 实践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要想培养一个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需要同时训练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培养“听”的能力,首先,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学会仔细的听,听清楚,听明白。其次,听别人说话,要知道主要说了些什么,即抓住主要内容。再次,一边听一边想。老师讲时,要学生边听边想为什么这么说,他想告诉我们什么等;课堂上还要认真听同学的发言,边听边想,这样不仅能听出别人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这样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听”的能力逐步形成。培养“说”的能力,即培养口语表达的能力。口语表达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工具,口语表达能力是人们日常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说”的能力训练非常重要,我们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循序渐进
教师在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中,要懂得循序渐进,由难而易。就是将一个完整的话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由教师引出话题,学生顺势跟上,将单向命题说话变为双向交流,并在双向交流中进行动态的口语交际训练。就拿最普通的“自我介绍”来说吧,看似简单,学生说起来并不容易,多半不流畅,也不完整。那就需要教师提出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的名字、家庭住址;家庭成员;家庭成员的工作;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等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不至于无话可说,然后,再让学生将上面的话总结起来,就形成了一段完整的话,由此可培养学生的口语综合能力,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创设训练情境
1.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新课程要求学生有充分展示个性的空间,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老师和同学的想法常常持有不同的见解,并渴望说出自己的看法。而同学中有的虚心接受,有的针锋相对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样就会展开激烈的讨论。此时也正是训练口语交际的良好机会。学生不仅要积极思考判断,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补充意见,同时还要特别留心听听其他人的看法意见,而后一点往往会被很多学生忽视。在讨论中,学生互相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心理上获得了一种成功的满足感,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还培养了口语交际的信心。
2.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合作精神,是综合性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组合作学习能为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提供良好的机会。要想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进行良好的训练。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讨论达成共识或者有不同的意见,重要的是要保证人人参与。全班反馈时,既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发表看法,互相补充,也可以推荐代表阐明本小组的观点。这样,使口语交际得到充分的训练。
三、形式多样化
1.看图说话。看图说话是通过指导学生的观察图画,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选择确切的语言叙述画面的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有条理的说话。观察顺序一般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知道图上画了些什么内容,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些什么人干什么,图上说了一件什么事,对整个图画内容有概括的了解
2.作文交流。作文交流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对—篇作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讲评:首先要看文章写作是否符合作文要求;其次要看文章的详略安排是否妥当,文章是否紧扣中心;再次要看选材是否新颖;最后要看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如何。作为学生所特有的敏锐,会帮助他们在写作中提高了自己,在评价中完善了自己。这样,学生就会乐于参与作文的交流,而且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生活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口语实践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形式。为了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与各位老师交往。通过一次次简单的交往,锻炼学生的胆量和交际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会与陌生人交往。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去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活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经常与家长沟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和家长有矛盾,这时应该让学生试着和自己的父母沟通。
四、进一步优化
教师在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时,要多鼓励,也要给予评价,更要指出不足。最好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来,这样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也逐步学会了如何评价,提高了评价能力,优化了口语训练,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能力,它不仅是语言能力,还是一种做人的能力、交往的能力、做事的能力。总之,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蒙古自治县旧庙镇中学小学部)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