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的前身在瑞金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cursor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公布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的762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江西省瑞金市叶坪洋溪村的一栋不显眼的老旧房子(众厅)也在其中。
  这里就是80多年前中共中央党校的前身——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

曲折的创办之路


  早在1926年2月,党中央在研究创办“最高党校”问题时,就曾“决定在北京及广州各办一所长期党校”,这是中共中央首次决定创办中央党校。但由于当时形势所迫和条件所限,临时中央直到迁入瑞金之前,创办中央党校的计划都未能实现。
  1931年9月,中共苏区中央局进驻瑞金后,加大了对中央苏区干部教育培训的力度,于1932年春创办了中共苏区中央局党校,由中共苏区中央局组织部部长任弼时担任校长,重点培养县级干部。该校就是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的前身。
  随着苏区各项建设事业和革命战争的蓬勃发展,苏维埃干部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红色中华》对开办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的目的有这样的表述:为了纪念科学社会主义鼻祖,广泛地有系统地传播马克思所创造的共产主义,大批训练新的工农干部,以适应目前革命与战争的需要,彻底改造和加强党团政府工会的工作,争取战争的全部胜利。1933年3月13日,中央执行委员会第31次常务会议决议,中共中央局集中党、团、政府、工会的力量,在中共苏区中央局党校的基础上,正式创办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1935年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改称中央党校。
  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央高级党校,当时学校有三条宗旨:一要培养忠于党,忠于工农大众的干部;二要学习马列主义,总结亲身革命的经验,提高政治思想水平;三要锻炼思想意识,洗掉旧社会带来的脏东西,使大家能适应土地革命战争需要,为彻底粉碎国民党反革命“围剿”作出贡献。
  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由张闻天接替任弼时兼任校长(后李维汉),杨尚昆任副校长,董必武任教育长(后罗明)。学校校址初设瑞金叶坪洋溪村刘氏众厅,不久又搬迁至瑞金县下肖区(今沙洲坝镇)大埠村黄竹堪下。张闻天、杨尚昆和董必武等都为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
中央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位于叶坪洋溪的旧址

  学校内设教务处、总务处、列宁室、教材编审处。校部成立总支委、团总支、班内成立党团支部。组建了马列主义研究会、党校雇员工会支部、反帝拥苏互济会和工农剧社分社等组织。中央苏区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曾详细报道了党校成立国家职工会支部的情况:“党校雇员工会支部筹备委员会,经一星期之久的积极筹备,已于七月十五日宣布正式成立,全校会员共有244名,在这成立大会上,有(由)副校长董必武同志报告成立雇员工会的意义及任务,并且通过筹备会拟定的工会支部暂行章程草案,选举杜绍棠、刘步云、杨昌(麟)、钟昌艾、孔祥璠、刘道生、李桂秀、焦桂林、杨文仲等九同志为正式执行委员,谢小梅、肖道埏二同志为候补委员……”这说明当时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规模之大。
  为了让学员全面掌握政治理论知识,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还编印了《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政治常识讲义》,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翻印出版了《共产党宣言》,中共苏区中央局出版了《为列宁主义的胜利与党的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和《列宁主义问题》等教材。

独特的教学模式


  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内设三种类型的训练班:一是新苏区工作人员训练班,主要培养新苏区(包括白区)工作人员,学习时间为2个月,约80人;二是党、团、政、工干部训练班,分别设党、团、苏维埃、工会干部班各1个,学制为4个月,约50人;三是高级干部训练班,主要训练、培养各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省工会派送的高级干部,学制为6个月,约40人。据《瑞金文物史》记载: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首届高级班学员就有来自红军团以上干部和地方少共主要领导干部。其中青年组有:肖锋、厥庭俊、王炳章、谭启龙等9人,年龄最小的赖大超仅14岁,最大者18岁;妇女组有李贞、邱会玉、沈秉烈、彭儒等8人;成人班有罗桂华、余立金、辛原林、王逸群等18人。
  在教学方面,课程安排因班而异,“主要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党的建设、苏维埃建设、工人运动、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常识等”。学校教学不拘泥于课堂,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学校生活丰富多彩。
  学术讲演是学校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1933年3月18日,董必武在该校俱乐部作了《巴黎公社》的演讲。他联系中国革命的实际,通俗生动地讲授巴黎公社的意义和经验教训,学生们听后受益匪浅。1933年4月9日,张闻天应邀来到学校,作了《中国苏维埃政权的现在与未来》的演讲,并提议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得到师生们的一致拥护。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旨在“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思想上为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总路线而斗争”。1933年5月14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举办第二次公开演讲,由博古主讲《目前红军建设中几个基本问题》。12月3日,由张闻天讲《广州公社》。此后,苏区各省及中央机关相继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设在中央马克思主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升格为马克思主义研究总会,制定了相应章程和计划。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的办学方向。1933年7月,第一期高级班学生停课一月,赴粤赣省
  会昌筠门岭实习,学员们协助边区对敌斗争,开展查田运动,密切联系群众,救济缺粮工农。除了停课实习外,学员们在校党总支的领导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规定每隔两周到所在少共区委一次,有计划地参加农村支部活动,实行“礼拜六活动”,利用周六和假日参加义务劳动。同时,组织宣传队,进行扩大红军的宣传。在“红五月”扩红运动中,动员下肖区180多名青年加入红军。
1934年9月,罗迈、冯雪峰签发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学生毕业证

  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要求毕业学生主动与党校联系,反馈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征求改进学校教学的意见,在一份《马克思主义学校启事》中这样写道:“毕业同志们!你们出去,在各条战线上领导斗争,都没有与党校发生比较经常的关系,我们也无从知道你们的工作状况,与收集你们的工作经验,现在请你们立即与党校发生关系,盼望你们写信告诉我们你们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当时学习的科目,对你们出校后的工作有帮助的是什么?依照你们当时的学习和现在工作的经验,对校的教育关于各科的内容、教材、教法,和课内外学习方法等,有些什么意见?你们在工作中,曾遇到什么理论的和实际的问题,不能解决的么?你们现在以及今后如有问题,可经常与党校联系……”当然,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也为学员颁发毕业证,瑞金中央根据地纪念馆就珍藏了1934年9月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校长罗迈(李维汉)、冯雪峰颁发给高级训练班学员谢访贤的毕业证。
  1934年7月,国民党又加紧了对中央所在地的进攻,中央机关转移到云石山,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也迁往瑞金云石山乡田心村社公背侣玉公祠。经中央人民委员会决定,苏维埃大学合并到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使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中央苏区时期党培养领导干部的高等学府。一大批党政干部在这里迅速成长,脱颖而出,成为苏维埃运动的骨干力量。后来,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苏区腹地,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撤离中央苏区,踏上向西突围的征途,开始了舉世闻名的长征。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也停办,随同中央撤离瑞金。
  虽然该校在瑞金开办的时间仅20个月,但学校广泛地传播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培养了一大批党、政、军、工、团干部,为保障革命战争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项事业作出了贡献,它所创立的“艰苦奋斗、科学严谨、服务大局”的办学精神,至今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成为我党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责任编辑 王兵)
  作者:中共江西瑞金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干部
其他文献
【摘要】为使心理健康教育从理念层面走向操作层面,以更加深沉的方式存在,江苏省徐州大屯矿区第一小学把学校当成一个整体,从关注师生心智成长的角度努力实践与思考,整合成果、完善体系、建設团队、深化实践、明确蓝图,让心理健康教育扎实落地。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智;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6-0028-04  【作者简介】李宝军,
1958年,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大跃进”。运动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作为国家计委主任和多年从事经济工作的领导人,李富春提出了许多切中时弊的意见和观点,尽力纠正“左”倾错误路线造成的损失,为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作出了重大努力。美好的愿景与困惑的现实  1958年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开始了。对“大跃进”
一、故事情境  小慧(化名),女,13岁,独生子女,六年级,身高大约1.55米,身材匀称。来访者给咨询师的第一印象:长相甜美,衣着整洁、干净,比较腼腆内向,举止得体,语言清晰有条理,对咨询表现出一定的信任与合作态度。  小慧父母性格都比较内向,做事小心谨慎,从小严格教育小慧必须认真学习,做个坚强、成功的人。在她上小学前父母离婚,小慧与爷爷奶奶同住,由爸爸抚养。后来爷爷去世,小慧和奶奶一起居住。小慧
【摘要】情境是影响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载体,心理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强调主客体的交互作用,暖身情境、问题情境、留白情境、模拟情境是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教育活动情境,教师可以充分设计、利用这些情境促进学生心理成长。  【关键词】心理教育活动;情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7-0020-03  【作者简介】沈贵鹏,江南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江
1998年10月,由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展标的《新四军老战士书画展》在北京开幕。91岁高龄的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当年在上海送别数百名青年参加新四军的诗作也被收录其中。来观展的不少新四军老战士看到这幅书法作品,面对那“挥手汽笛鸣,极目楼船远”的诗句,心中久久不能平静,60年前,赵朴初在上海码头为他们送行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很多老战士都激动得流下了热泪。《黄浦江头送行》五言诗是赵朴初1938年8月16日的
刘白羽  我同刘白羽同志在1986年八九月间有过一段工作上的交往。这一段交往原本是充实而愉快的,但在不经意之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给白羽同志带来些许不愉快。这件事情也在我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一些不安的影子,让我一直铭记于心,难以忘怀。一  1986年8月,为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十周年,中央文献研究室新编了一本《毛泽东诗词选》,准备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为了配合这一宣传,《红旗》杂志编辑部打算约请老诗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历史转折的精神因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
我认为,两个校区的人情感上“在一起”了,这联盟才能有深度。所以,我抓住一切机会,让两所学校的老师互相来往、熟悉,进而成为一所学校的老师,成为一家人。  崇文小学和新景小学刚开始结成深度联盟时,两个校区的老师互相都不熟悉,我就策划了一个联欢会,提了一个特别的要求:每个节目,都必须有两个校区的老师共同参加。这个要求有点强制的味道,但是通过在一起排练和演出,老师们迅速熟悉起来。  联盟统一招生后,一年级
一、故事情境  小军(化名),男,14岁,初中一年级学生,身体发育正常,无重大疾病史,家庭无精神病史。小军是个遗腹子,在他出生后,母亲带着小军再婚,与继父无子女。父母开一家小吃店,家庭经济条件尚可。母亲对小军很是溺爱,希望他快乐成长。继父对小军的教育有些为难,以放任为主。小军与父母关系一般,沟通不多。小军的姑姑经常过来陪小军,与小军关系比较亲密。  因父母溺爱,上小学时小军学习成绩不理想,老师同学
据《毛泽东年谱》记载,1932年1月下旬,毛泽东“遵照中共苏区中央局的决定,去瑞金城郊东华山古庙休养”。若是了解中央苏区史的人定会心生疑惑,因为此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刚成立两三个月,正是百废待举之时,而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却去古庙休养,着实令人费解。毛泽东的警卫员吴吉清曾回忆当时的情况:“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红军的发展,为了苏区人民的幸福,在那漫长的艰苦岁月中,我们的毛主席饥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