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小班幼儿游戏交往的策略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爱游戏,乐于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在游戏中成长。但是,当游戏活动产生后,幼儿受兴趣、需要、经验以及对游戏规则的理解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发生一系列的交往冲突和矛盾。特别对于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孩子来说,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程度各不相同,因此每个孩子在语言表达、行为习惯、接受能力、情绪感受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再加上又是初次进入集体生活、学习,所以相对于中、大班的孩子来说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表现得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探知欲,但同时也显得独占意识强,特别以自我为中心。面对一个新的玩具,动作快的孩子直接抢占,力气大的孩子可以争夺,能力弱的孩子只能望而兴叹。这之间,抢夺、争执、打闹甚至哭泣无不说明了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存在的问题。
  教师作为游戏的指导者与引导者,要从幼儿身心健康和完成活动目的等诸方面考虑:如何正确处理幼儿在游戏中发生的问题,如何运用恰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游戏中问题的发生原因有很多种,面对幼儿的交往冲突,教师不能一概而论,盲目地用粗暴、恐吓的方法及行为去阻止,这是不可行的;用敷衍、忽视的态度对待也不可取;而每次冲突都由老师来做“包青天”更是治标不治本的笨办法。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的规律,采用恰当的方法,解决幼儿在游戏中发生的交往冲突。
  案例一:
  到了户外游戏的时间了,老师带着小朋友们来到大型器械区,讲解过注意事项后,孩子们各自玩开了。浩浩、墨墨、鸣鸣首先抢占了大摇篮,并很快就把摇篮荡了起来,发出了欢快的笑声。走得慢的天天这时才来到摇篮前,看着玩得高兴的伙伴们,天天的眼中满是羡慕地走开了。几分钟后,天天又来到摇篮前,可是浩浩他们却没有停下来,天天有点着急,却没说什么。当浩浩的笑声吸引着天天再次来到摇篮边时,他仍是站在旁边羡慕地看着,一句话也没说。
  娃娃家中的玩具娃娃换成新的了,这个新娃娃穿着漂亮的花裙子,眼睛会动,头发打卷儿,她会和小朋友说话,还能发出好听的笑声呢,小朋友们可喜欢她啦!今天轮到琳琳和金金做娃娃的爸爸、妈妈,琳琳抱着娃娃可开心了,一直不撒手,金金只好跟着她走到东、跑到西,有好几次,金金伸出手想抱抱娃娃,可琳琳没看见,金金只好把手又放下了。一直到区域游戏结束,金金也没能抱到娃娃,他难过地哭了。
  应对策略——语言请求法
  小班的幼儿在集体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有着交往需求,而语言是他们与人交往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但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班幼儿在游戏中产生交往问题是难免的,同时一些幼儿由于胆小、不自信而在陌生人面前沉默、不敢大声说话,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语言水平低下,而是表达意识不强。那么当幼儿发生交往问题时,教师要对此不闻不问、任其发展吗?当然不是。教师要在第一时间来到现场,关注着幼儿间交往行为发展,但是不要急着介入,而是要指导幼儿在实践中学习自主解决与他人的矛盾:引导幼儿清晰表达自己的愿望与想法,并学会协商。比如上述的两个例子中,我们其实可以明显感觉到天天对于摇篮游戏的渴望和金金想抱抱娃娃的渴望是一样的,但由于孩子的交往障碍,他们只能站在一旁观看或让自己成为一个跟随者,导致自己的需求无法满足,情绪低落。这时,教师要充当沟通者的角色,教会幼儿使用“语言请求法”满足自己对于游戏的需要。还是以天天和金金为例,他们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我用同一个问题来进行引导:他们不知道你要做什么,你该怎么办?并引导他们用:“请让我抱一会儿,好吗?”和“能让我和你们一起玩好吗?”之类的语言请求法表达自己的意愿,使他们获得有益的交往体验。皮亚杰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为思维服务的,游戏是语言实践的最佳时机,而我们教师则必须随时把握这样的时机,提供幼儿锻炼的机会。
  案例二:
  幼儿园在两楼间放置了一些玩具,其中秋千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但大多数时候,这个秋千会被个子高大的雷雷抢走,其他小朋友要等他玩累了才能继续上去玩。自从老师教了孩子们“语言请求法”后,主动开口的小朋友变多了。一次,阳阳、宇宇和文文同时向雷雷发出了请求,雷雷愣了,他乖乖地从秋千上下来。这时阳阳先伸出手抓住了秋千的绳子,宇宇和文文看见了也伸手要去抓,可阳阳已经坐到了秋千上,一阵争抢过后,阳阳哭着到老师身边告状去了。
  应对策略——互相轮流法
  小班幼儿的游戏处于初始阶段,游戏过程中有时会因为争抢玩具等原因发生冲突。此阶段的幼儿尚不具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上述案例中,能够运用“语言请求法”的孩子是值得老师肯定的。孩子们伸手抓绳子时的想法是:我已经说出了请求,那么就该我玩玩具。这时我们必须引导幼儿理解:人多,玩具少时该怎么办?争抢当然是毫无意义的,只能耽误时间造成不愉快。在上述案例中,我和阳阳一起来到秋千旁,对孩子们提出问题:只有一架秋千,三个人都想玩,怎么办呢?大家不约而同地说:“一起玩!”我又接着问:秋千上只能坐一个人,怎么办?阳阳想了一下说:大家轮流坐!对了,看孩子们多聪明,只有采用轮流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而且,自己想出的游戏规则,在以后面对游戏材料、器械数量不足,难以分配时,也会自然想到轮流玩。在轮流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个别幼儿纠正独占、凌弱、争抢的不良行为,而且会使幼儿逐步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培养了互惠的意识和能力。
  其实在整个游戏冲突的过程中,我并没有过多介入其中,而只是用一句话稍稍提示了幼儿,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幼儿语言交往的能力,而且让他们尝试如何自己解决问题,丰富了幼儿的有益经验,有利于幼儿社会性行为的体验。
  案例三:
  今天的区域活动中,好几个男孩子都选择了建构游戏,这大概是因为建构区中有电动的挖土机。军军、林林、童童都想玩,可只能一个人操纵遥控器,于是大家决定试用“互相轮流法”。可没几分钟,他们就吵了起来,军军说:“林林,你玩了很长时间了,该我玩了!”林林却挥手说到:“别吵了,我还没玩够呢!你再等会儿。”这时,童童一把抢过遥控器气呼呼地说:“我一次还没玩呢,我要玩会儿!”
  应对策略——数数计次法
  其实,孩子们懂得等待与互相轮流,也明白谦让的道理,但是面对好玩、刺激的电动挖土机,孩子们实在是割舍不下。于是,我再次引导孩子们在“互相轮流法”上继续总结规则,我对孩子们提出:“轮流时,是不是可以想个办法让大家都玩到?”军军赶紧说:我来数数,数到10,就让我玩!”这个方法得到了林林和童童的响应。在冲突发生过程中,如果我们教师能够相信幼儿的能力,为他们提供机会,让幼儿自己解决冲突,教师只是作为一名小小的引导者适时地介入加以协调帮助,我想这样不仅可以平息幼儿之间的冲突,而且对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认识到他人可能会与自己有不同的态度与看法,孩子间最初的友好关系也是在游戏中产生的,并渗透于整个游戏中。交往的需要,将提升他们建立友谊的动机,使他们去注意同伴的优点,并由此引发出“善良”、“同情”、“关怀”等积极情感引导他们积极开展与同伴的交往。
  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解决幼儿同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其关键在于让幼儿学会自主交往、自主解决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为: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永恒的命运。
其他文献
所谓“以大带小”,就是让中大班的幼儿和新入园的幼儿实行一对一的结对子活动。我们认为“给幼儿以‘家’的感觉,一切以幼儿为中心,使幼儿如同在家里一样,可以自由选择活动时间、地点、材料,真正成为家的小主人”,“让年龄跨越3岁的三个年龄组幼儿生活在一个班级里,这种混龄起突出的作用,它可以利用其中大年龄幼儿的优势,以大带小,鼓励年龄大的幼儿主动帮助年龄小的幼儿,并且充当活动的领导者,为其他幼儿做出榜样;同时
期刊
一、主题活动生成  夏天到了,幼儿园的凌霄花架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小昆虫。一天户外活动的时候,一个孩子突然跑过来,拉着我的手说:“赵老师,你快来看看凌霄花上面是什么!”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小瓢虫,便把它拿在手里给孩子们观看。孩子们顿时围了上来:“让我也看看瓢虫!让我也看看!”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兴趣需要,更好地促进其发展,我们生成了此次主题活动。  二、主题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感知
期刊
晨间户外活动作为幼儿园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促进幼儿的身体正常发育,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的动作灵敏、协调、平衡、稳定,并在活动中养成勇敢、机智、坚强等品质,促进幼儿各方面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随着“幼儿一日生活皆教育”的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目前各幼儿园都很重视晨间户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并将其作为教师研讨学习、实践的基本内容。但是,在具体的实施和开展晨间户外活动的过程中,也存在质量不
期刊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区角活动中的操作材料、环境创设、价值取向等做法,日趋受到挑战和质疑,成为当前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幼儿间的交往”,告诉我们“要避免教育资源的隐性浪费”。同时,《纲要》的整合理念进一步点化我
期刊
幼儿是社会的人,他们并不像有的人判定的那样,永远是天真、乐观、愉快的。他们会因为得不到同伴的赞扬、父母师长的肯定,产生焦虑的情绪,也会因为做了荒唐的傻事而感到羞愧、内疚。而幽默对于焦虑的幼儿是极好的“投射”对象。通过这种无意识的心理保护机制,幼儿把令人不安的特征置于他人他物,使自己超脱出来。如果在幼儿教育中正确地运用幽默这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智慧,就会使幼儿具有乐观的品质,脱离许多不愉快的窘境,
期刊
一、材料准备  废PPR管、管帽、瓶盖、粗铁条、海绵、碎布、细绳、即时贴。  二、制作步骤  1.取直径约2厘米、长约25厘米左右的PPR管几块,可以用彩色即时贴把管子装饰得漂亮些。  2.取一根粗铁条或木条,长约26~33厘米,在其一端用海绵和碎布扎成一个布球当活塞,另一端也可穿上管帽或瓶盖,使铁条不晃动。  3.在其一端套上管帽或适合的瓶盖,并在管帽或瓶盖上穿一个或多个小孔作为出水口。将活塞插
期刊
实录(一)  9月份孩子们刚进入大班,对没有玩过的贝旺拼图玩具很感兴趣。午饭后,黄僖睿拿了一张贝旺拼图示意图,仔细地看着色彩斑斓的各种形状图:有鱼、小兔子、宝塔、房子、帆船等。这时候,薛语琪和钱宸也坐在一旁和她一起看。  钱宸拿来了插板和插珠,她们每人拿了一块板开始选择图。黄僖睿选择了一个红色的插珠,接着又拿了一个黄色的插珠……她插的和贝旺拼图示意图不一样,形状一样可颜色不一样。“哈哈!真好看。”
期刊
“妈妈,呜……妈妈,珊珊好想你,呜……”一看到妈妈的头像,江珊便忍不住哭了起来,张开小手一把抱住了电脑屏幕。“珊珊,好女儿,妈妈也想你呀!”江珊的妈妈看到视频里的女儿后,也情不自禁地掉下了眼泪,暖暖的母女情如潮水般霎时涌上她们的心头,相隔千里而在电脑前“相对而泣”。“乖,珊珊乖,不哭了。”妈妈边抹着眼泪,边安慰着江珊,“今年过年我和你爸爸一定回来看你!”江珊一边哽咽着,一边一个劲地点着头,挂着晶莹
期刊
1.拨浪鼓  拨浪鼓,叮咚敲,  惹得宝宝咯咯笑。  一左一右两小辫,  忽左忽右使劲摇。  2.月亮  月牙弯,像银镰,  月亮圆,像玉盘。  一条小鱼游过来,  玉盘碎成两三片。  3.池塘  池塘静静像水床,  月亮姑娘床上躺。  风儿吹来床摇晃,  一摇摇到大天亮。  4.小雨滴  小雨滴,了不起,  云彩上面跳下去。  碰到花伞跳起舞,  最爱跳那圆舞曲。  5.时钟  时钟弟弟志气高,
期刊
带着绿色的希冀,带着青春的梦幻,我走进了孩子们的中间,走进了童话般美妙的世界。随着时间的流逝,扎根幼教已有11个年头了。期间有过悲伤,有过欢乐;有过彷徨,也有过激情……各种滋味,一言难尽。  苦  那一年,我19岁,没有经验,没有阅历,只带着一颗对孩子的爱心,带着对这片净土的向往与渴望,我迫不及待地投身于幼儿园这个多彩的世界,去实现我儿时的梦想———做个受人尊敬的好老师。然而就在那个本该收获的九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