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法

来源 :中学政史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jieke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梳理】
  1.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2.青少年怎样保护自己。
  (1)提高警惕: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2)用智慧保护自己:面对不法侵害,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遭到意外险情时,需要冷静,要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办法。青少年学会自我保护,不仅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和勇气,更要有保护自己的智慧和方法。
  (3)用法律保护自己:我国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或手段。
  (1)非诉讼手段,也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来寻求帮助,解决问题。(或者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2)诉讼手段,也就是打官司。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可以到人民法院状告侵权者,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3)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机构寻求帮助。
  4.同違法犯罪分子斗争的方法。
  (1)设法稳住歹徒。
  (2)记住歹徒相貌。
  (3)了解歹徒去向。
  (4)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重难点解析】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即公民平等地遵守法律。
  (2)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法律之上。即公民一旦触犯法律,要平等地承担法律责任。
  2.青少年为什么要加强自我保护?
  (1)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在面对侵害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因处于被动地位而受到侵害。
  (2)自我保护是人的本能,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是未成年人向成熟迈进的重要一步。
  (3)面对突发的事故和侵害,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不能及时到位。
  3.青少年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什么要讲究智斗?
  (1)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
  (2)我们在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
  4.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1)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公安、司法机关侦破案件、惩罚犯罪活动的需要,也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2)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事业、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和集体主义精神的表现。
  (3)青少年要从小培养见义勇为、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高贵品质,要克服那种遇到违法犯罪现象不敢管、不愿管、见危不救、听之任之的错误态度。
  【命题规律】
  引导青少年学生学法、守法、用法,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是全国各省市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重点,题型一般为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及辨析题,而且对这一专题除了进行知识考查外,更重视能力立意的考查。内容上,本专题涉及的知识点有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法律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违法与犯罪的关系、法律对未成年人实行的特殊保护等。本专题内容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贯彻了“生活即课程”、“生活即考试”的理念,2016年中考会继续有所体现,师生应予以关注。题型上,常见的是选择题,还有多种形式的非选择题。但是在命题形式上,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可能以漫画或图表的形式出现。
  在考查时,中考多结合新近通过的一些法律来考查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征;通过对社会上的某些重大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来考查法律的强制性特征;结合高官落马、反腐败等热点考查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结合一些不良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案例,考查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对青少年的启示;结合一些具体事例考查该事例属于哪一种保护;结合一些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事例以及国家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举措等热点材料,考查依法自我保护的形式、方法和意义;等等。
  【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在十字路口,尽管人多车杂,可由于行人与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因此交通显得井然有序。如果南来北往、东行西去的车辆各不相让,那么谁都难以通过。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A.每个人都可按自己的规矩办事
  B.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C.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来维持
  D.只要不影响到他人通行是可以闯红灯的
  2.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方面面。对青少年来说,预防违法犯罪要()
  ①认真学习法律,自觉依法律己
  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③采取一切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3.最近,中学生小强经常逃课到学校附近的网吧玩游戏。一天,为争一个游戏座位,小强被他人敲诈了20元,第二天他找了几个无业人员把敲诈者暴打了一顿。你对小强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①青少年认知能力低,有点过激行为可以谅解②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用不恰当的手段③没有很好地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④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且侵害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
  4.“暴打路人甲”是一种伤人游戏,是一群“90后”团伙为寻求刺激而发明的。他们随机选择路人,突然围住路人就是一顿暴打。不到一天时间,他们连续殴打了3名无辜路人,导致路人受伤。近日,警方将这一团伙抓获。“暴打路人甲”团伙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其原因可能有()
  ①青少年不能正确面对社会诱惑,沾染不良习气,交友不慎
  ②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差,是非不分,善恶不辨
  ③学校缺乏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④家庭关爱的缺失或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欠妥
  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七年级(2)班在学习了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后,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观点正确的有()
  ①李红: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受到法律的规定和保障
  ②王敏: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后,就再也不会有侵害我们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了
  ③胡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④杜芳: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
  6.某中学学生王某从一教师宿舍盗走财物,公安人员到王某居住地调查时,不开警车,不着警服,不扩大知情面。这体现了()
  A.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B.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
  C.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宽容和理解
  D.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小泉进入初中后,结识了几个朋友。他们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经常旷课、夜不归宿,或到网吧玩游戏,或进入营业性舞厅,有时还结伙打架。后来小泉因参与打架致人重伤,被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据此回答7~8题。
  7.小泉的经历告诉我们()
  A.只有致人重伤才会受到法律制裁
  B.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C.有不良行为的人必定走上犯罪道路
  D.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不良
  8.从小泉身上我们吸取的教训有()
  ①要自觉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②要提高判断力,学会慎交朋友③必须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④要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9.“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奇谈怪论盛行;“绿领巾”、“蓝校服”、“三色作业本”怪象频出;“天价”补习班泛滥;“虎妈”、“狼爸”家庭教育方式被追捧……
  “报班多,作业多,考试多;锻炼少,睡眠少,做家务少”已成为当前我国部分中小学生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压力与日俱增,学生不堪重负,身心健康受到无情摧残。一位中学生在升旗仪式上大声疾呼:“我们是人,不是机器!”许多教育专家和有识之士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吁:“决不能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
  (1)请分析上述材料中出现的不良教育现象带来的危害。
  (2)怎样才能真正杜绝上述现象,请你出谋划策。
  10.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案件呈现多发态势。据统计,我国大约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涉及家庭暴力的故意杀人案件占到全部故意杀人案件的近10%,足见家庭暴力之严重。
  材料二2015年3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聯合发布《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对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提出了指导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全面反家庭暴力刑事司法指导性文件。
  有些家庭暴力案件严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此某校开展了“勇敢对家暴说‘不’!”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现场采访】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围绕日常生活中了解到的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家庭暴力现象,各抒己见。
  (1)在互动环节,假如让你以校园小记者的身份就同学身边的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家庭暴力现象及看法进行现场采访调查。请列出你的采访提纲。
  【积极呼吁】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围绕“如何制止和解决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家庭暴力现象”这一问题达成了许多共识。
  (2)班会结束,请在你班级的论坛里发布几条建议,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使侵害青少年儿童的家庭暴力事件不再发生。
  参考答案:
  一、1.C
  2.B
  3.B
  4.D
  5.A
  6.D
  7.B
  8.A
  二、9.(1)违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违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违背教育规律;与素质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严重威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致使学生压力过大、负担过重,造成厌学、考试焦虑等;扼杀学生个性,剥夺学生应有的幸福;增加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等等。
  (2)国家应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国家应加强监管,规范办学行为;国家应不断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不能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校应认真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应坚持育人为本,切实纠正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教师应切实做到依法执教,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抵制有偿家教;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教育子女应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全社会应确立正确的人才观;有关部门应严格规范课外辅导班的办班行为;等等。
  10.(1)提纲示例:①你在家庭中是否遇到过家庭暴力?②你认为引起家庭暴力的原因一般有哪些?③你对待家庭暴力的态度是怎样的?④你认为家庭暴力的危害有哪些?⑤你认为应如何制止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
  (2)答题方向提示:①国家立法机关要加快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做到有法可依。②政府部门要严格执法,做好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③司法机关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做到违法必究。④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⑤未成年人要学会与父母沟通,增强法律观念,学会依法维权。
其他文献
对锡林郭勒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5个典型聚居区的放牧草地,在2003、2007和2010年的冬春季和夏秋季放牧地定期进行植物群落调查。结果表明,围栏放牧草地常见植物有60种,
中学时代是人生含苞待放的美好岁月,也是增加学识、内涵的关键时刻。此阶段若能尽览人类历史智慧的宝藏,饱吸人类优秀文明的精髓,一定会提升我们的心智修养,并使我们受益终生。但
<正>学校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关乎学校战略措施能否有效推进。学校战略目标的成功达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层干部的执行力。近年来,中层干部执行力提升课题已然成为学校管理学中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
湖南省宁乡县佳宁农机制造公司,针对丘陵山区缺电缺机碾米、粉碎、运输难的问题,研制成自走式“三用”农产品加工车,并获得国家专利和湖南省(国际)农博会金奖。最近,还通过国家农
前言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休戚与共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说明,生态环境恶劣,就会阻碍农业发展,生态环境良好,则促进农业的发展.有机农业
随着国家一系列推进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政策发布,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成为大势所趋。为了迎接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必须对电站设计进行优化,以节约成本,提升发电量。通过对光伏电
[真题回顾]    1、(2008年泉州市丰泽区中考试卷)藏族修建的布达拉宫;元代回族人扎马鲁丁所制的万年历;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以及新疆的千佛洞等,都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智慧。上述事例说明了( )。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女儿上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为此我跟老婆平时除了轮流给女儿辅导功课外,还经常买些大虾、鲜鱼等给女儿增加营养,提高智力。  女儿拿着考试成绩回家后,我问道:“宝贝,考得怎么样啊?”  “一个‘优秀’。”女儿低着头回答说。  我:“才一个优秀啊,那哪门功课考优秀啊?”  女儿猛地抬起头说:“体育!我说没有白吃吧,你们没发现我的身体越来越结实了吗?”
<正>中医现代化是中医学术发展的总目标,现代社会和中医自身都要求中医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