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相变爆破增裂技术在煤巷顺层预抽钻孔中的应用

来源 :煤矿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ncai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难题,提出CO2相变爆破增裂技术,通过对放置于钻孔中的液态CO2加热造成瞬间气化形成高压膨胀爆破,使煤岩体产生大量裂隙以达到卸压增透目的,提高瓦斯抽采效率,同时降低顶板压力,保障安全掘进。在常村煤矿1213回风顺槽采用CO2相变爆破增裂技术,并对爆破增裂孔及普通抽采孔瓦斯抽采参数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增裂孔瓦斯抽采浓度是普通预抽钻孔的1.3倍,瓦斯纯量是普通预抽钻孔的1.5倍,有效提高抽采效率,同时单进水平由每月90 m
其他文献
为防止2-2-601工作面出现遗煤自燃现象,采用现场测试的方式进行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知,采空区进风侧、中部和回风侧氧化升温带的范围分别为110~165 m、103~156 m和88~137 m,结合工作面的赋存条件及开采特征,设计采空区防灭火方案为:封堵漏风+注氮降氧+黄泥灌浆,并在防灭火方案实施后进行采空区内CO含量的分析,以验证防灭火效果。结果表明:防灭火方案实施后,采空区内的CO含量最大值为20×10-6,含量在安全范围内,防灭火措施有效抑制了遗煤氧化,保障了采空区的安
为防止15101工作面采空区出现遗煤自燃现象,采用现场测试的方式对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出采空区进风侧和回风侧氧化升温带分别为23~57 m和15~45 m,基于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规律,设计采空区防灭火采用上下隅角堆垛封堵+采空区注氮+采空区注胶的防灭火方案,并在防灭火方案实施后对采空区进行束管监测。结果表明:采空区防灭火措施实施后,采空区内的CO浓度最大值未超过80×10-6,采空区无自燃现象出现,为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提供了保障。
张双楼煤矿7煤为冲击煤层,曾发生过冲击矿压灾害,事故造成多人死亡,而9煤也是冲击煤层,面临着同样的灾害风险,为了预防9煤再次发生同类事故,故以该矿正在回采的941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进行现场实测并分析,确定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结合理论分析得到其顶板运动规律及围岩动静载变化特征,最后运用数值模拟对回采过程中工作面沿走向方向的垂直应力、垂直位移、塑性区分布、能量分布进行模拟分析验证。得出结果表明诱发冲击矿压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基本顶断裂,为该工作面后续开采或相似地质条件下矿井开采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技术支持。
针对石圪台煤矿上覆小窑火区分布现状,采用同位素测氡法圈定疑似火区范围,从地面向疑似火区范围内施工钻孔,利用注沙泵通过地面钻孔进行注浆,浆液在火区范围内流动堆积沉淀,井下通过钻孔进行疏放水,继续从地面进行注浆,直至山砂堆满整个火区,隔绝火区氧气供应,井下合理选择钻孔进行气体和水温观测,对上覆小窑火区治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直至火区隐患彻底消除,确保小窑火区下覆区域安全开采。
为优化15502进风巷掘进工作面的作业环境,采用现场测试的方式进行掘进工作面粉尘浓度进粉尘分散度分析,基于测试结果得出掘进工作面粉尘浓度最大值在距掘进头5 m的位置处取得,呼吸性粉尘在距掘进头10 m的范围内均较高;结合粉尘分布规律的分析结果,进行掘进头喷雾和皮带机喷雾系统的设计,并在喷雾系统实施前后分别进行粉尘浓度测试。结果表明:喷雾系统实施后,掘进工作面全尘的降尘率在80.5%~84%之间,呼尘的降尘率在80%~83%之间,降尘效果显著。
针对东曲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巷道围岩变形严重,导致巷道稳定性差等问题,在分析原有支护的基础上,提出采用超前支护方式,对4号煤层的运输巷和回风巷分别进行优化,采用单体支柱和“π”型梁结合的支护方式,并在4号煤层上进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在采用超前支护优化方案后,实际监测到顶板的最大下沉量为142 mm,两帮的最大移近量为151 mm,巷道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摘 要】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加强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现阶段不少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及不足,对于企业的长久、健康和稳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文章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 财务会计工作;问题;对策  1.财务会计工作内容与作用  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基础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会计人员通过会计工作流程,为管理者的决
期刊
受急倾斜煤层采动应力分布特征特殊性影响,底板跨采巷道矿压显现特征和承载结构明显区别于一般巷道,以代池坝煤矿31345工作面底板跨采巷道+320 m东大巷补强加固工程为背景,通过力学模型和数值模拟分析急倾斜煤层回采前后,+320 m东大巷围岩变形和次生应力转移范围,结果表明:跨采巷道在处于原岩应力场不利条件下,工作面回采又导致其处于垂直应力降低和水平应力增高的非等压受力状态,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难度较大。针对性提出了以高预紧力、高压注浆、高强固结和及时注浆全锚为核心的预应力全锚支护技术方案,后期开展了工业性试
为解决3202工作面瓦斯含量高的问题,根据工作面的地质及瓦赋存情况,确定工作面采用地面钻孔+高位钻孔+定向长钻孔的瓦斯抽采方案,通过分析各项抽采措施的主要抽采参数及设计原则,具体进行各项抽采参数的设计,并在各项抽采措施实施期间进行瓦斯抽采浓度和抽采纯量的监测分析,同时进行回风巷和上隅角瓦斯浓度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抽采措施抽采效果显著,瓦斯抽采方案实施后,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巷的瓦斯浓度分别在0.11%~0.33%和0.06%~0.27%的范围内,远低于规程规定的限值,有效解决了工作面瓦斯含量高的问题
为避免31101工作面回采期间出现悬顶过长的问题,确定在工作面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对顶板进行预裂,通过理论分析进行水力压裂裂缝起裂机理的分析,结合工作面顶底板岩层特征,具体进行水力压裂方案的设计,压裂钻孔设计为3类,分别对顶板不同层位进行压裂作业,并在压裂方案实施后进行矿压显现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水力压裂方案实施后,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由55 m缩短为35 m,周期来压步距由20 m缩短为15 m,有效减少了矿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