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农民诗人

来源 :记者观察·民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heng1989623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彦博喜欢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握着钢笔,一边面对土地、一边面对纸张,在看见金黄玉米的同时又吟诵心爱的诗句
  
  9月15日傍晚,辛勤劳作了一天的管彦博打完烤烟嫩芽后,背着一筐青草蹒跚地往家里赶,落日的余晖斜射下来,把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晚上,吃完饭后,他走到自己的房间,在几张密麻的稿签上反复涂抹与删改。
  


  管彦博,33岁,贵州省赫章县双坪乡新田村农民。与9亿农民不一样的是,10多年来,管彦博辛勤的汗水不仅流在自己的10多亩土地上,还侵蚀上万页的稿签。他除了种植禾苗之外,还有一样很不寻常的东西:数百首精致的诗歌。
  管彦博喜欢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握着钢笔,一边面对土地、一边面对纸张,在看见金黄玉米的同时又吟诵心爱的诗句。
  这个“农民诗人”的生存状态,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法拷贝。
  
  一个农家孩子的求学路
  
  庄稼和诗歌/如两朵在我手掌上燃烧的火焰/我逐渐被耗尽/大地和纸页/渐渐吸干我喷涌的血,我把我的身体全部拆开/连手指也一节一节地折断。我喜欢疼痛
  如果挣扎不是一种美/比生命更持久的美/我为何苦苦在白纸上挣扎。群星闪烁/被星光照耀的大地也安详而美丽/然而我什么也看不见/我的目光习惯黑暗
  ——管彦博(《诗篇》)
  记者从贵阳出发,辗转大方毕节等地,8小时行驶500公里抵达赫章县城,沿山脊梁蜿蜒爬行,60公里山路整整用了4个小时,我们才到达双坪乡新田村新田组。管彦博一家住在一个海拔2300余米的山坳里,一栋100平方米左右的青色石木结构瓦房依山而建,院子旁边是一座烘烤烟叶的烤房。他的书房比较简陋,墙上刻着几个空心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就是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管彦博生活与写作的居所。
  管彦博家里有80岁左右的父母、妻子、儿子共5口人,一家的生活之本就是十余亩产量不到3000斤玉米的黄土。父亲管仕明是一位乡村干部、母亲是文盲,上有大哥二哥三哥和三个姐姐,管彦博在家里最小。和许多农民的孩子一样,管彦博在泥巴堆里长到八岁时,父母让他跟邻居大点的孩子到附近的坪子村上小学。学校位于家门口一座大山的顶上,每一天,他需要带着母亲给他烧煮的鸡蛋或包谷,出门后一直爬,约一个小时,转过几座小山头才能抵达。
  “我们上学是早出晚归,中午在学校的山上烧洋芋吃,学校所在地缺水,每个下午,我们一个个黑着脸、嘴、手上课。有次老师问我你的手怎么了?其实没什么,只是黑得已经看不出手的样子而已。”
  刚读书时,学校还种地,有时安排去割草积肥,有时去栽洋芋,“似乎还捡过青杠子,好像是拿去制酒,有的同学早上上学时带了粪撮,沿路有牲畜粪便就把它捡起,晚上回来继续捡。我很少捡粪,一般是捡柴,早上带着柴刀出来,中午可以砍柴拿到学校去,晚上可以砍柴扛回家来。”
  管彦博在那所学校只读完三年级,“因为我们年级只剩下五个人了,无法开班,有三个留级,有个和我成绩稍好点就转学到公办学校法都小学。”由于父亲生病在家,管彦博在学校成绩也不好,几乎每节课都受到老师批评,有时管彦博在出面割草或打猪草时,就一个人偷偷地哭,“过得相当苦闷,想死的念头都有了”,管彦博回忆说,“现在想来,对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真的很危险”。
  法都小学离管彦博家有四公里多,一到冬天,去上课就更加赶不上,每天起来,他还要到离家半公里多的河边去挑一担水回来,再去上学,有时起床晚了,估计要迟到,不吃早餐跑到教室才慢慢喘气,由于学习不好,回家后农活太多,他升初中时落榜,复读一年,他才踏进了初中的大门。
  1986年秋天,管彦博读到初二。三哥管鹏接到了毕节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家里就只剩下两位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中考落选后,管彦博没按照父亲的意愿去补习,而是拿着父亲拿给他的50元补习费悄悄来到可乐乡中学。他做出了人生一个重要的决定:读高中。
  高一那年,三哥管鹏又被学校推荐到西南师大,家里更加举步维艰。到了高三,给管彦博上课的老师大部分调进城里了。当地教育部门将管彦博及全班同学转学到赫章一中就读。管彦博离开家的时候母亲生病,父亲“愤怒”地做着家务……
  管彦博每次回家,看到父母带病劳作,日渐消瘦的情形,心里一阵一阵揪心的痛,有一次,他向父母要生活费时,父亲悄然泪流满面,管彦博也跟着哭了起来。
  会考结束,管彦博放弃了高考,怀抱几本文学书籍,“像当年出走的样子,扛着微不足道的行李和诗稿,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
  那是1993年12月的冬天。
  
  种植土地与诗稿
  
  我在黔西北一个无名无姓的村庄栖居/一手拖着黑夜一手举着灯盏/独自前行/阳光下我捧读生活的庄稼/夜晚我跟我尊敬的大师和朋友倾谈
  ——管彦博(《乡村活法》)
  从小学到初中,管彦博几乎没看过课外书籍,作文也屡受老师的批评。到了高中,第一篇作文就意外地受到老师的褒奖,一下子扭转了他对文学的看法和兴趣,紧张的学习之余,课外阅读成了管彦博的一种消遣方式。
  一次,学校的墙报上抄了管彦博写的一篇小散文诗,当时正在学校办油印刊物《驼铃》的李文均老师见后,对管彦博说:“好好整,要出名的!”
  往后,管彦博与办《驼铃》的几位老师渐渐熟悉起来,写作兴趣日渐高涨。高二那年,管彦博勒紧裤带,用节省下来的生活费订了半年的《诗神》,认真研读。半年后,他写下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这个秋天,我不敢回家看望母亲》。
  “1994年,我把这首处女作寄给《星星诗刊》之后,没过多久,就收到了用稿信,这首诗发表在1994年4月的《星星诗刊》上。”叙述这段故事时,管彦博至今还表现出一丝激动的情绪。
  管彦博家居住的村庄距县城100多公里,离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水电路不通,人们的生活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燃烧着。在这“高处不胜寒”的村庄,管彦博肩负着两个坚决的任务:种地写诗和赡养父母。
  为了尽量增加收入,1997年,他自学烤烟的种植、烘烤、分级扎把等技术,栽了五亩烤烟。成功以后,他每年都种了几亩,除了2002年因烟站推广红花大金元,由于气候原因失败,仅卖得2000多元钱外,每年都有6000至8000元收入。同时,他还鼓动周围的群众种烤烟,自己义务提供技术服务,管彦博也就成了带领群众致富的能手。
  让管彦博记忆犹新的是:1994年的春天,他在耕地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被耕牛拖到在地里,掌着犁跟着耕牛跑了好长一段距离,手掌被石头划了一个大口子。
  当时,管彦博与外界的通信工具就是一台破旧的收音机,由于信号原因,杂音很大,叽里呱啦听不清楚,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白天在庄稼地里干着繁重的农活,晚上在一间幽暗潮湿的小屋里,读书写字,“大山之外的吵闹被阻在大山之外,由于乡村的闭塞与我的孤陋寡闻,耳朵也清静了许多”, 管彦博在一篇文章里如此写道。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春,管彦博赶着与他相依10年的老黄牛在地里耕地,一只飞鸟从他的头顶飞过,在旁边的树枝上摆动着,管彦博见状,一个意象突然从他的脑海里闪过:人们忽视一只鸟的存在/一只鸟在人们心里/也没什么分量/而我/还花时间去想些东西。于是,管彦博赶忙解开老黄牛身上的犁,跑回家里,迅速写下《庄稼里看鸟》。
  管彦博的很多诗歌都是这样“在偶然间获得的”。
  在那个原始的山村,惟一的通讯方式就是邮递。双坪乡只有一个邮政代办点,这个代办点就成了管彦博诗歌的发射基地。他定期步行10余公里来到代办点,把诗歌投寄出去,把属于自己的信函带回家,一个人在煤油灯下静静地读,静静地写。
  
  大山里的坚守者
  
  我不能为苍白的生命加重和涂色/也要为被屈辱的灵魂歌唱/纵使所有的人都厌倦了倾诉和叙述/我仍是世间最后一个悲伤的歌者
  ——《孤灯》
  一个人的地位低下/并不影响他的高尚/我在黑暗中/依然活得自尊而开心
  ——《夜间的我》
  


  1995年年底,管彦博给《绿风诗刊》寄去组诗——《诗篇或世纪音乐》。过了一段时间,用稿回信来了,打开一看,上面写道:“管彦博先生:大作《诗篇或世纪音乐 》选留,请勿他投。” 就因为那一组诗,他意外地成为《绿风诗刊》的重点作者。
  多年来,他耕作的10余亩土地,既盛产粮食,也盛产诗歌。在管彦博的书柜里,记者看到近20个写满诗歌的笔记本,这是他自1993年至2005年创作的诗歌手抄诗集。
  “我只是在将生活与思想表现出来,没想到今天收集起来却成了一笔意外的财富。”管彦博说:“每年年底,我都要对自己一年来的诗歌进行整理,并工整地抄在一个笔记本上,一年一本。其实这就是一套手抄丛书,丛书取名叫《不舍室写作集》,接下来是‘××年卷’,同时还有一个‘集名’。”
  2004年夏天,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任教的三哥的帮助下,管彦博花了近2000元钱,自费印刷了诗集——《点石诗存》,收集了管彦博近10年来的重要诗作,不过印量仅100本。
  从1993年到2005年的12年间,管彦博一边耕地,一边写诗,创作诗歌数百首,并登上了《星星》、《绿风》、《诗歌报月刊》等诗刊,创作了三组《诗篇或世纪音乐》组诗及《爱你是我不敢表达的诗歌》等重要诗作。连续两次获得“中国星星跨世纪诗歌奖慧眼奖”(1998年度和1999年度)和“第二届河南省高校豫园星笔会诗歌创作一等奖”等多种奖项,创作简历收入《中国文艺家辞典》等多种辞书,作品《永不放弃》收入《中国网络诗歌前沿佳作评赏》。随后,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的荣誉,也意外地降落在这个农民的头上。
  多年来,管彦博放弃了参军的机会,也没有外出打过工,直到2005年夏天,管彦博因为写诗的原因,他所在的双坪乡政府打算请他到党政办工室处理文字工作。由此,管彦博的生活了10余年的生活方式才有了丁点的改变,他写诗也从用笔写字变为用键盘打字。
  1997年,因为他写诗和拥有许多书的关系,一个正读初中的女孩经常找他借书看,后来便相互爱上了,并在2000年国庆结了婚,那时他已26岁。2001年孩子管不凡出世,他的妻子柯昌慧在离开学校多年后参加了中考,并被录取到黔西师范,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旅。作为丈夫,管彦博既要挣钱,又要照顾老人和孩子,但他仍无怨地尽力为妻子解决后顾之忧。
  出一本书是每个搞写作的人心中的梦想,想出一部诗集的想法管彦博也有过两次,“第一次是三十岁那年。第二次是写作满十年时,又想印一卷诗总结,最终,由于这方面或那方面的原因,出诗集的梦只得流产”。
  今年夏天,管彦博又编了几部诗集,用电子邮件发两部给《诗刊文库》编委会,编辑看后认为可列入《诗刊文库》出版,但需助销一千册,出两部七印张以上的诗集,管彦博要付四万元左右。想来想去,他决定还是放弃。因为钱对他来说还有更大的作用。
  2005年第二期《高原》“卷首语”中还有这样的话:管彦博这一现象在贵州诗界,无疑是一个个案,一个极具冲击力的个案。
  贵州省社科院蔡贞眠得知他的情况后分析认为,一向顶着烈日寒风劳作,过着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日子的人们为何要选择离乡背井、外出打工挣钱却不肯安于现状?而管彦博为何总是喜欢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握着钢笔,一边面对土地、一边面对纸张,在看见金黄玉米的同时又吟诵心爱的诗句,并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恐怕这才是管彦博的神秘之处和价值所在。
  “读彦博的诗,就如进行一次心灵的长旅,感受他诗歌所带来的快感与痛苦的交织”。《贵州都市报》编辑田峰说:“每次阅读,我都是一口气从头到尾读完。”
  当记者问到未来的打算时,管彦博说,“我仅仅在想,将来孩子在哪儿读书,我就在哪儿打工挣钱供孩子,做好一个标准的走读父亲的同时继续写我的诗歌。”
其他文献
2008年9月27日下午16时43分,中国“神七”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16时49分翟志刚在太空中挥动五星红旗    “在酒泉南观测点有上万人观看神七发射。50秒准备,40秒、30秒、20秒,到10秒的时候,人群合声喊起了倒计时,在喊道4时,突然没了声音,全场鸦鹊无声。后来到最后一秒,点火。只看见火箭下方喷出一个火焰,然后越来越大,至少四五秒钟,火箭起飞脱离了发射
期刊
Digg网站创始人凯文·罗斯在18个月里赚到6000万美元,为什么传统类型的媒体被年轻一代的创造力所吞噬?    6月26日,上午4点45分,Digg的创始人凯文·罗斯试图睁开眼睛,他将驾驶他的大众到digg位于旧金山的办公室。罗斯的新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两年前,凯文·罗斯产生了一个想法并且放手一搏,让大众发掘网络上最有意思的故事并通过投票将其贴到Digg.com的头版上。罗斯将自己丝毫不剩地投
期刊
一块荒地几年后变成宝地,土地使用证随即被注销, 纠纷由此开始    44岁的徐学金,满头大汗地走进一间临时搭建的小屋子。  屋子简陋,一个电风扇,一张临时搭建的床铺,是室内仅有的摆设。光线太暗,他开了灯,从怀中掏出一根烟。抽闷烟时,他经常仰着天,重重叹息。  村民高厚元最近的心情与他一样糟,高也经常钻进这间小屋。两个中年男人抽完烟,推开木门,来到几十米之遥的建筑工地,继续投建新宅。    在江西乡
期刊
从马克东到刘尧,人们开始冷静地分析和论证律师执业背后所隐藏的巨大风险。    9月8日,辽宁营口市人民法院被告席上,曾经因为代理轰动全国的“孙志刚”案和广东“黑帮第一案”(周广龙案)而名声大躁的广州知名律师马克东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马克东被指控在代理辽宁一起著名的涉毒、涉黑案件(公安系统内部称为“607”案)中,“诈骗”当事人代理费达100万元。中国律师协会曾专门为此致函有关部门提请关注本案的
期刊
红楼是北大精神发源地,孕育了诸多人文思想与历史基因,同时也是五四运动策源地,亦是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筹划建立共产党组织的一处革命圣地。这里还留下了许多名人逸事和温情传说    明年正值“五四运动”90周年,90岁的北大红楼,将以“新貌”示众。在今年的7月间,它已开始了为期320天的大修,由财政部拨款的总工程投资费用2800万元,将对它10700平米的建筑面积进行“修旧如旧”。  这是北大红楼在
期刊
社会正常运转所选择的法则,也是人类族群要繁衍下去所选择的法则    读渡边淳一新书《紫阳花日记》,让人在猝不及防中,突然直面婚姻的实际状况:丈夫省吾在无意中,偶然发现了妻子志麻子的一本日记。日记,是人最真实的内心。于是,这对“假面”夫妻平时刻意掩盖的各种问题,像被照妖镜照到的妖魔,纷纷显出了原形。  当初结婚,正是基于相爱,但现在为什么变成这样?这个问题困扰着丈夫川岛省吾。十多年的夫妻生活,似乎已
期刊
假如由进大学读史算起,那么我忝居史学从业,已有半个多世纪。  谁人不知,在计划经济时代,知识分子没有择业自由?历史学科内部早已分工过细,从业人员同样必须服从组织分配,所谓需要压倒个人志趣,到我年逾不惑,依然如此。因而,倘若问我怎么会“重读近代史”?我只能说是历史偶然性在作祟,因为四十岁前,我已不敢奢望重返大学讲坛,更想不到后半生会与近代思想学术史结缘。    于是我自1978年起改从今行了,迄今恰
期刊
前段时间给东方卫视的“波士堂”节目做观察员,期间房地产业的嘉宾河南建业集团的老总胡葆森说出了“智者无怨”这四个字,非常吻合我一向倡导的乐观主义精神,即凡事应从正面看待,积极应对。    7月17日在伟志集团做一个员工测试,让大家找出自己的15个缺点,但是我最主要的测试目的是为了试图向大家说明,每一个人的缺点同时也就是优点,重点在于我们是否有效地意识到与传递出这样的特点,从而让人们能有意识地使用我们
期刊
无意中看电视,看到这么一个节目:一个摄影师为了捕捉雏鹰第一次展翅飞翔的镜头,他在热带雨林里风餐露宿,高高树干上搭个茅寮,孤独地守候。看老鹰如何猎食哺养雏鹰,雏鹰如何羽翼渐长,最终翱翔天际,目睹这一生命神奇的历程,真让人感动:长大了就要远飞,老鹰是不会得到任何报答的,雏鹰在飞的历程中丰满了羽翼,有一天它也会有自已的孩子,也会养熟了就远飞的。摄影师足足花了14年的岁月,无比完美地记录这一令人为之心颤的
期刊
友邦背后的金融帝国  作者:[美]罗恩·谢尔普 阿尔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定价:36元    本书充满了跨国密谋和老练的商业技巧内幕,详细地讲述了创始人史带如何建立他的商业帝国——从最初在中国经营保险业到最后成为全美最大的保险公司,并解释了其为何将公司AIG交给性格坚毅、急躁、意志力强硬、不知疲倦的格林伯格。  当格林伯格开始掌舵AIG时,你将会看到他是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并使AIG在一年内迅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