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新组合可香优裕丝的选育与栽培技术初报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sp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可香优裕丝是以可香A为母本、屯恢裕丝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在多点试验和示范试种过程中表现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特点,2020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审定(桂审稻2020065号)。结合实践,简单介绍了可香优裕丝的亲本选育及组合选配过程,总结了其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稻;可香优裕丝;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03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5.104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水稻生产大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而可用耕地数量却在逐渐减少,加之全球气候环境不断恶化,为了进一步提升水稻种植产量与品质,需加大水稻优良品种的选育,不断提高水稻植株的适应力,并且通过推广和应用来提高水稻产量[1-5]。
  1 选育过程
  1.1 不育系可香A的选育
  2009年晚季,广西桂穗种业有限公司以凯B作父本、百香139为母本杂交;2009年冬季其F1作父本与百B异株作母本进行杂交;2010早季种植F2并选择优良单株,2010年晚季种植F3,并開始采用系谱法连续定向选择株型好、分蘖力强、开花习性好、柱头外露率高的单株,至2013年晚季F12,选择综合性状好的单株作父本与凯A进行成对测交;2013年冬季海南种植测交F1,并对保持不育完全的株系进行连续回交,直至2016年早造保持系自交达F9代及回交后代,获得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性稳定、败育完全的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然后对这些品系进行米质、抗性鉴定,筛选出农艺性状整齐稳定、米质优良、抗性强的保持系及不育系,编号为可香A/可香B。同时,筛选、扩繁,并与屯恢808、裕丝、屯恢3366、屯恢6861等恢复系测交配组,所配组合2017年早稻在广西百色、崇左、贵港、藤县、陆川及钦州等地试种、鉴优,2018—2019年筛选可香优裕丝参加早稻桂南早迟组区试、生试。
  1.2 恢复系屯恢裕丝的选育
  恢复系屯恢裕丝(R)其亲缘由台山油占//百香139/广恢998组成;2011年早季以百香139为母本,恢复系广恢998为父本杂交,2011年晚季种植F1代,2012年早季种植F3为父本与台山油占作母本进行杂交;2012年晚季种植F1,2012年冬季海南种植F2并选择优良单株,2013年早季陆川种植F3,其后代经过连续筛选、鉴定,淘汰,2014年冬季F8代选择优良单株10个;2015年早造种植入选优良单株成40个株行,入选株型好、分櫱力强、开花习性好,整齐一致的10个优良株系;2015年晚造至2016年早季入选的10个株系分别与特A、灵丰A等不育系配组测恢,筛选强恢优势组合,同时,对父本进行优中选优,加代提纯,最终入选群体性状一致、恢复性能稳定、编号为03的株系,恢复系定名屯恢裕丝。
  1.3 可香优裕丝的选育
  2016—2017年恢复系屯恢裕丝分别与可香A、灵丰A等测交配组,同时开展小区品比试验、小面积制种,在百色、崇左、贵港、藤县、陆川及钦州等地布点试种,观察其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最终组合可香A/裕丝香号表现早季迟熟、后期熟色好,产量高、米优、抗性强而入选,育成新组合定名“可香优裕丝”,2018—2019年参加桂中早稻迟熟组区试与生试。
  2 可香优裕丝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
  2.1 产量表现
  2018年,参加广西稻作区早稻区域试验,6个试验点平均每667 m2产585.22 kg,比特优7118(CK)增产4.35%(极显著),增产点比例100%,结实率<70%的试点数0个;2019年早稻同熟组复试,5个试点平均每667 m2产541.59 kg,比特优7118(CK)增产0.82%(不显著),增产点比例66.7%,结实率<70%的试点数0个;2年区试平均每667 m2产563.41 kg,比特优7118(CK)增产2.59%;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519.68 kg,比特优7118(CK)增产3.08%,增产点比例83.3%。
  2019年,进行多点示范,可香优裕丝在2019年桂南晚稻,在百色、崇左、贵港、藤县、陆川及钦州等试点进行试种,平均每667 m2产495.42 kg,比深两优5814(CK)增产0.20%,增产点比例33.3%,全生育期平均116.3 d,比深两优5814(CK)短6.2 d。该品种2019年中稻,在广西灵川、靖西、三江、融水等试点进行试种,平均每667 m2产518.48 kg,比深两优5814(CK)增产0.37%,增产点比例60%,全生育期平均132.4 d,比深两优5814(CK)短5.0 d。
  2.2 生物学特性
  可香优裕丝为感温籼型三系杂交稻品种,在桂南种植,全生育期早稻119.9 d,比特优7118(CK)短1.0 d;晚稻116.3 d,比深两优5814(CK)短6.2 d;叶鞘绿色,叶片中到深绿色,倒二叶姿态半直立、叶舌长度长、叶舌形状二裂;柱头、颖尖均为白色,颖壳浅黄色,穗姿态强烈下弯,穗二次枝梗多,穗分枝姿态半直立,谷粒无芒,粒长6.3 mm,长宽比3.5。每667 m2有效穗数19.1万穗,株高116.9 cm,穗长23.5 cm,每穗总粒数195粒,结实率85.5%,千粒质量19.1 g。
  2.3 稻米品质
  米质主要指标(2019年早稻):糙米率81.8%,整精米率66%,垩白度1.3%,透明度1级,碱消值6.5级,胶稠度69 mm,直链淀粉含量14.3%,粒长6.3 mm,长宽比3.5,垩白粒率8.9%,符合部标优质二级标准。
  2.4 病虫抗性
  根据广西区试鉴定结果,可香优裕丝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年度分别是5.8、5.6,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年度最高级分别是8级、5级。   3 栽培技术要点
  该组合属多穗小长粒型品种,分蘖力强,繁茂性好,株型较紧凑、较高,茎杆中粗,剑叶正卷,大穗着粒密,最好选择中高水肥田块进行种植,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
  3.1 适时播种和移栽
  桂南、桂中稻作区早稻3月上中旬播种,移栽秧龄以4~4.5叶为宜,抛秧方叶龄3.0~3.5叶为宜。晚稻7月上中旬播种,桂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必须在6月20日前播完,适宜移栽秧龄18~25 d,抛秧叶龄3.0~3.5叶为宜。桂北及高寒山区中稻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每667 m2插(抛)1.8~2.0万蔸,每蔸插2~3粒谷秧苗为宜。
  3.2 肥水管理
  应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适时补施穗粒肥[1]。每667 m2基肥施农家肥1 000~1 500 kg,氮、磷、钾比例为1∶0.8∶1.1,每667 m2施纯氮13.5 kg、磷10.8 kg、钾14.9 kg;前期施肥量占总肥量早稻100%,中晚稻85%~95%。水稻生长前期浅水灌溉促分蘖,移栽后20~25 d争取总苗达到预期有效穗的85%左右,即可露晒田,抽穗保水层,齐穗后干湿交替灌溉到黄熟。
  3.3 注意病害防治
  采用“综合防治,以防为主”的植保方针,密切注意病虫测报,适时防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及白叶枯病等病虫害[2-3]。稻纵卷叶螟、钻蛀性螟虫,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1.8%阿维菌素乳油兑水喷防;稻飞虱,可选用2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防;对稻瘟病的防治,应切实抓好水稻破口前3 d的防治关键期,及时喷施“破口药”,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或40%稻瘟灵乳油兑水喷施,可达到预期效果。
  4 制种技术要点
  4.1 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
  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制种,应根据父母本在当地的播始历期和实际叶龄确定父母本的时差和叶差[4]。在湖南省郴州地区,父本屯恢裕丝(R)的播种期安排在3月25—28日为宜,不育系可香A安排在4月20日左右播种,父母本的播差期安排为18 d,叶差3.2叶,以叶差为主,时差为辅。
  4.2 培育壮秧,适时移栽
  父本大田用种量7.5 kg/hm2,实行两段育秧,小苗长至1.5~2.5叶时寄插,以培育壮秧。6.5叶时开始移栽大田,行比2∶18,行向与风向垂直。母本大田用种量37.5 kg/hm2,秧田稀播匀播育壮秧。4.5叶开始移栽大田,适当密植,每公顷插足45万蔸,基本苗达150万株以上。
  4.3 科学喷施“九二〇”,做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异交结实率父本进入幼穗分化期时,每公顷用15 g“九二〇”喷施。始穗期父母本同喷“九二〇”320~350 g/hm2,分前轻后重2次喷完,每次注意对父本多喷1遍。每天抓住父母本开花高峰期用竹竿赶粉3~4次。
  4.4 严把亲本质量关,严格除杂防杂
  要坚持用原种亲本,使用的母本必须是国标1级种,要求制种大田的杂株率严格控制在0.1%似下[5]。在制种过程中根据亲本的特征特性严格进行除杂,在收割、晾晒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技术规程,防止机械混杂,以保证生产的种子达到国家良种标准。
  4.5 防治好病虫害,及时收割
  可香A易倒伏,在生产中需防治好病虫害,确保有一个健康的群体。在85%以上的种子成熟时要抢晴天及时收割,避免穗上发芽。收回的种子必须及时晒种,防止沤堆。
  参考文献:
  [1] 章烈辉,刘占山,肖启明,等.我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議[J].中国稻米,2009(1):6-9.
  [2] 刘辉.浅析杂交水稻高产种植技术[J].农家致富顾问,2021(4):79-80.
  [3] 黄福林.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及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2021(6):10.
  [4] 张俊江,马晓春,陈满元,等.杂交水稻品种安两优586的选育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21-23.
  [5] 王佳.新形势下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发展对策浅析[J].种子科技,2021,39(8):117-118.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6月有“芒种”和“夏至”2个节气。“芒种”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麦收季节已过,中稻、红薯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夏至”当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时至“夏至”,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夏至”节气是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频繁降雨可能给部分地区带来洪涝或
摘 要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工作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难度,加上该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这就使之很容易产生渗水、漏水等质量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农业生产的稳定长远发展。在农田水利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对渗水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采用防渗技术,以有效避免农田水利工程发生渗水问题,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渗水原因;防渗技术  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志码:B D
(总第648期,2021-05-24—2021-05-30)  1 蔬菜产地价略涨,批发价上涨,零售价平稳  1.1 蔬菜产地价环比近半数涨,总体略涨  第21周(2021-05-24—2021-05-30)重庆市22个主要地产蔬菜监测品种均价3.25元(千克价,以下无特别说明同),环比略涨3.40%,与前四周比小幅下跌4.05%,同比下滑0.90%、表现平稳,20个共有品种大幅低于全国15.66
期刊
摘 要 农业水利工程中,堤坝工程具有蓄水调水和防洪抗旱等作用。但在堤坝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堤坝渗漏等问题。因此,堤坝的防渗加固就显得至关重要。灌浆技术是农业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施工中较常见的方法,极大地改善了堤坝的防渗质量,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堤坝渗漏对水利工程及人民群众造成的安全隐患。因此,对灌浆技术在农业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介绍,希望有助于灌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1 粮油市场价格情况  1.1 粮油整体价格同比小幅上涨  1—4月粮油总体均价5.41元/kg,同比小幅上涨2.66%,比2019年同期明显上涨8.01%,价格指数(过去5年同期均价为基期100)106.30。其中4月粮油总体均价5.47元/kg,环比(与3月比,以下同)上浮0.63%、表现平稳,同比上涨3.76%,价格指数107.61,比今年最高点时下滑0.62%、表现平稳,比年内最低点时小幅
摘 要 为科学了解不同品牌、价格、配比的肥料对马铃薯投入产出效益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法,进行了4种肥料在施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对秋马铃薯产量、效益的影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4种不同肥料处理相同施肥量对“希森3号”马铃薯的生育期、茎和叶片颜色、主茎数和株高的影响均不明显;2)不同处理的产量以处理4(CK)最高,即施用洋丰复合肥料(N∶P2O5∶KO2=15∶15∶15)78 kg/66
摘 要 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发展,实现生态环保的目标,国家大力发展水利建设事业,不断扩大与之相关的渠道建设规模。在具体田间水利渠道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需要深入考虑田间水利渠道的渠系布局和防渗处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延长渠道的使用年限,进一步优化渠道的性能,并提高渠道结构的稳定性,以此为田间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足够的水资源,并避免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关键词 田间水利渠道;渠系布局;防
摘 要 通过分析重庆市2015—2019年种植业气象灾害受灾面积、绝收面积和受灾面积占比等指标,探究区域内气象灾害主要灾害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种植业防灾减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重庆市种植业防灾减灾的建议:提升综合抗灾能力;加强科学防灾减灾;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关键词 种植业;气象灾害;特征;问题;对策;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S166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
1 粮油市场价格情况  1.1 粮油整体运行情况  1—5月粮油总体均价5.42元/kg,同比上涨3.14%,比2019年同期明显上涨8.05%,价格指数106.59(过去五年同期均价为基期100)。其中5月均价5.46元/kg,环比下滑0.15%、表现平稳,同比上涨4.94%,价格指数107.66,比今年最高点时下滑0.77%、表现平稳,比年内最低点时小幅上涨2.56%。  1.2 主要原粮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