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清教思想和清教文学是美国文化和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渊远流长。早期的美国清教文学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强调通过文学作品宣扬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以及生活模式,这是美国清教文学最显著的特色和传统。清教文学对于“原罪”和“救赎”的关注构成了美国文学的重要母题,罪与罚,堕落与救赎一直是美国历代作家热衷探讨的精神命题。在文学创作手法上,清教文学深受圣经的影响,善用象征和隐喻,语言平实朴素,这些都构成了美国文学的重要历史传承。
【关键词】清教文学 原罪 救赎 象征
【Abstract】Puritanism and Puritan literature, constituting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merican culture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has a far-fetching influence on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early American Puritan literature emphasizes the role of literature in moralization, asserting that values and moral concepts be spread through literary works, and thereupon influence people’s behavior and life mode. This forms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 and tradition in American Puritan literature. Obsession with “original sin” and “Redemption” in American Puritan literature has a marked impact on generations of writers, who are keen on exploring the motif of crime and punishment, degeneration and redemption. Deeply rooted in and nourished by Bible, American Puritan litera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use of symbolism and metaphor, plain and simple language, which constitute another important historical heritag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Key words】Puritan literature; Original sin; Redemption; Symbol
引言
清教思想是美国社会重要的价值体系之一,是美国哲学、文学、文化与思想的重要源泉。清教徒的作品是美国本土出现的第一批文学作品,可以说美国文学始自清教文学,同时清教思想又使得美国文学具有了自己的本土特色,与欧陆文学区别开来。美国的历代作家,特别是二十世纪以前的文学作家,无不受到清教思想的影响。清教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本国文学发展起到了开疆拓宇的作用。无论是早期的清教文学,还是重视个人心灵体验的超验主义以及以富兰克林为代表的宗教实用主义,从母题、精神内涵到艺术手法深深影响了美国的现代文学之路。
一、早期的清教文学
早期的清教文学是一种比较个人化的文学,首先它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记录成长经历为主。二是这类文学作品大都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对宗教思想进行不遗余力的宣传并对读者进行道德教诲,其中以布道文最具代表性。三是这些文学作品通常都穿插了对历史的忠实记录。被誉为“美国历史之父”的威廉·布拉福德所著述的《普利茅斯种植园史》是这类清教文学作品的代表。作为叙史类作品,这本书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贯穿全书的主线便是宣扬清教主义的宗教力量和基督徒的使命,同时又不遗余力地对普利茅斯殖民地在发展初期的事件作了较为真实的记录。四是在文学类型上,清教文学大多以历史、日记、传记或自传等非小说形式出现,也出现了少量的诗歌,为美国本土文学传统的产生、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美国文学从发展伊始,便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通过文学作品宣扬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以及生活模式,这是美国清教文学最显著的特色和传统。这一传统也形成了美国文学发展中的一股清流,在超验主义文学和以惠特曼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中多有体现。他们中有的是虔诚的清教徒,在自己的作品里极力宣扬清教的宗教思想和价值观,讴歌清教教义和信仰的力量。有的是温和的改革派,与此同时汲取了清教思想当中的宗教信仰意识。有的穷其一生都想要摆脱清教思想的束缚,在作品中对清教思想和信仰进行反思,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挣扎和痛苦恰恰反映了清教思想对于作家的重要影响。
二、清教文学传统对于美国文学创作母题的影响
清教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对“原罪说”的理解。清教徒有关人类的原罪观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作家们,督促他们不断反省自己内心的恶和社会的恶。在霍桑的文学作品里,这种恶表现为宗教的迫害和对人性的摧残。同霍桑一样,梅尔维尔把他所感觉到的社会矛盾归结为抽象的“恶”,而“恶”的强大与不可理解使《白鲸》(1851)等作品蒙上神秘、悲观的气氛。在这些作品里,恶表现为人类的残酷、自私和狂妄自大。而福克纳从人性的深处和内心出发,发掘、揭露人和社会的恶。可以说,因为受到清教思想的影响,美国作家几乎都毫无例外地表现出对罪恶的反省和对罪恶主题的热衷。
清教思想或者清教文学不仅仅为作家提供了创作主题,产生了以表述或者批判清教思想为特征的美国本土小说,它还深深融人了美国的国民性格之中。清教徒相信,人是有原罪的,而上帝的拯救有限,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获得救赎。因此人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勤奋工作、施以善行,才能得到上帝的恩赐。基于这样的信念,多数美国人注重个人奋斗、勤奋务实、富有责任感。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关注个人以及普通人的命运构成了美国小说的主要特征。马克·吐温、欧·亨利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善良美好、令人难忘的小人物形象,温暖着人们的心灵。杰克·伦敦、德莱塞描绘着大都市里平凡人物的沉浮,他们被命运捉弄,无情地被现实的洪流吞噬。关注现实、关注个人命运可谓是清教文学对于美国文学的又一个重要贡献。 三、清教文学传统对于美国文学创作风格的影响
另外,在语言风格、艺术手法和审美情趣上,清教文学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作家。清教文学大多推崇《圣经》的文学风格,因而言辞简约、善用意象和隐喻、平实生动,后继的美国作家们也深受这种文风的影响。从马克·吐温、海明威到弗罗斯特,都以简洁洗练的文风延续着清教文学的审美传统。这种清新质朴的语言风格的重要体现之一是口语和对话的大量使用。富兰克林的《自传》是高度口语话的一部作品,语句简单,循循善诱。到了十九世纪,马克·吐温进一步将这种风格发扬光大,他的代表作品《哈克费恩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语言通俗幽默、充斥着大量的俚语和对话,读来轻松幽默、浅显易懂。二十世纪的新英格兰诗人弗罗斯特在诗歌中运用美国普通人民的语言,描写乡间日常生活。他的诗歌简洁朴素,朗朗上口。尽管美国文学的口语化风格不能完全和清教文风划上等号,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们显然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在创作手法上,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深厚的寓意,即简单的语言表层之下蕴藏着丰富的多层内涵。这一创作手法可以直接追溯到《圣经》以及深受《圣经》和清教思想影响的清教文学。这些作品为了向普通民众宣传教义,朴素、平实的语言和寓言、隐喻后面往往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清教文学影响下的美国文学的另一个重要风格特征是“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圣经》作品中很多经典意象具有广泛的象征意义,这种手法被清教徒作家运用到文学创作中,继而成为美国作家最重要的文学创作手法之一。象征手法的应用使作品的表达更具神秘的美感,并且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使作品的解读呈现多种可能性。《红字》、《白鲸》书名象征义丰富。《太阳照常升起》标题出自《圣经·旧约》《传道书》第一章4-5节“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海明威之后,美国二十世纪意象派诗人庞德把象征手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将意象的塑造视作诗歌创作的灵魂,在此理念基础上开创了意象派诗歌。之后的现代派和后现代派作家更是将这些创作理念发扬光大,将过去、现在、将来,神话和寓言,以及心理时间、心理场景与真实时空和科幻时空结合在作品里,营造出更加多元化的阅读体验和艺术审美。
四、结语
清教思想影响了美国文学的创作母题、语言风格、创作手法和审美情趣,清教思想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演变反映到美国文学作品上,构成了美国文学发展演变的一条重要脉络。虽然进入二十世纪后,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到解构主义,各种文学流派叠出,美国文学早已经超越了清教文学的范畴,但是作为美国文学发展的源头和重要精神传统,清教思想仍然一直在影响着美国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孟媛.美国清教研究百年评述[J].美国研究,2006(1):130-145.
[2]田静.解读霍桑小说中人性“原罪”思想的意义[J].芒种, 2012(4):50-51.
[3]陈华.清教思想与美国精神[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8-62.
[4]张未.诗意与思想[J].大众dv:大众摄影月刊,2007(12):105.
作者简介:张琦,上海电力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关键词】清教文学 原罪 救赎 象征
【Abstract】Puritanism and Puritan literature, constituting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merican culture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has a far-fetching influence on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early American Puritan literature emphasizes the role of literature in moralization, asserting that values and moral concepts be spread through literary works, and thereupon influence people’s behavior and life mode. This forms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 and tradition in American Puritan literature. Obsession with “original sin” and “Redemption” in American Puritan literature has a marked impact on generations of writers, who are keen on exploring the motif of crime and punishment, degeneration and redemption. Deeply rooted in and nourished by Bible, American Puritan litera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use of symbolism and metaphor, plain and simple language, which constitute another important historical heritag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Key words】Puritan literature; Original sin; Redemption; Symbol
引言
清教思想是美国社会重要的价值体系之一,是美国哲学、文学、文化与思想的重要源泉。清教徒的作品是美国本土出现的第一批文学作品,可以说美国文学始自清教文学,同时清教思想又使得美国文学具有了自己的本土特色,与欧陆文学区别开来。美国的历代作家,特别是二十世纪以前的文学作家,无不受到清教思想的影响。清教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本国文学发展起到了开疆拓宇的作用。无论是早期的清教文学,还是重视个人心灵体验的超验主义以及以富兰克林为代表的宗教实用主义,从母题、精神内涵到艺术手法深深影响了美国的现代文学之路。
一、早期的清教文学
早期的清教文学是一种比较个人化的文学,首先它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记录成长经历为主。二是这类文学作品大都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对宗教思想进行不遗余力的宣传并对读者进行道德教诲,其中以布道文最具代表性。三是这些文学作品通常都穿插了对历史的忠实记录。被誉为“美国历史之父”的威廉·布拉福德所著述的《普利茅斯种植园史》是这类清教文学作品的代表。作为叙史类作品,这本书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贯穿全书的主线便是宣扬清教主义的宗教力量和基督徒的使命,同时又不遗余力地对普利茅斯殖民地在发展初期的事件作了较为真实的记录。四是在文学类型上,清教文学大多以历史、日记、传记或自传等非小说形式出现,也出现了少量的诗歌,为美国本土文学传统的产生、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美国文学从发展伊始,便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通过文学作品宣扬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以及生活模式,这是美国清教文学最显著的特色和传统。这一传统也形成了美国文学发展中的一股清流,在超验主义文学和以惠特曼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中多有体现。他们中有的是虔诚的清教徒,在自己的作品里极力宣扬清教的宗教思想和价值观,讴歌清教教义和信仰的力量。有的是温和的改革派,与此同时汲取了清教思想当中的宗教信仰意识。有的穷其一生都想要摆脱清教思想的束缚,在作品中对清教思想和信仰进行反思,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挣扎和痛苦恰恰反映了清教思想对于作家的重要影响。
二、清教文学传统对于美国文学创作母题的影响
清教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对“原罪说”的理解。清教徒有关人类的原罪观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作家们,督促他们不断反省自己内心的恶和社会的恶。在霍桑的文学作品里,这种恶表现为宗教的迫害和对人性的摧残。同霍桑一样,梅尔维尔把他所感觉到的社会矛盾归结为抽象的“恶”,而“恶”的强大与不可理解使《白鲸》(1851)等作品蒙上神秘、悲观的气氛。在这些作品里,恶表现为人类的残酷、自私和狂妄自大。而福克纳从人性的深处和内心出发,发掘、揭露人和社会的恶。可以说,因为受到清教思想的影响,美国作家几乎都毫无例外地表现出对罪恶的反省和对罪恶主题的热衷。
清教思想或者清教文学不仅仅为作家提供了创作主题,产生了以表述或者批判清教思想为特征的美国本土小说,它还深深融人了美国的国民性格之中。清教徒相信,人是有原罪的,而上帝的拯救有限,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获得救赎。因此人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勤奋工作、施以善行,才能得到上帝的恩赐。基于这样的信念,多数美国人注重个人奋斗、勤奋务实、富有责任感。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关注个人以及普通人的命运构成了美国小说的主要特征。马克·吐温、欧·亨利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善良美好、令人难忘的小人物形象,温暖着人们的心灵。杰克·伦敦、德莱塞描绘着大都市里平凡人物的沉浮,他们被命运捉弄,无情地被现实的洪流吞噬。关注现实、关注个人命运可谓是清教文学对于美国文学的又一个重要贡献。 三、清教文学传统对于美国文学创作风格的影响
另外,在语言风格、艺术手法和审美情趣上,清教文学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作家。清教文学大多推崇《圣经》的文学风格,因而言辞简约、善用意象和隐喻、平实生动,后继的美国作家们也深受这种文风的影响。从马克·吐温、海明威到弗罗斯特,都以简洁洗练的文风延续着清教文学的审美传统。这种清新质朴的语言风格的重要体现之一是口语和对话的大量使用。富兰克林的《自传》是高度口语话的一部作品,语句简单,循循善诱。到了十九世纪,马克·吐温进一步将这种风格发扬光大,他的代表作品《哈克费恩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语言通俗幽默、充斥着大量的俚语和对话,读来轻松幽默、浅显易懂。二十世纪的新英格兰诗人弗罗斯特在诗歌中运用美国普通人民的语言,描写乡间日常生活。他的诗歌简洁朴素,朗朗上口。尽管美国文学的口语化风格不能完全和清教文风划上等号,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们显然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在创作手法上,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深厚的寓意,即简单的语言表层之下蕴藏着丰富的多层内涵。这一创作手法可以直接追溯到《圣经》以及深受《圣经》和清教思想影响的清教文学。这些作品为了向普通民众宣传教义,朴素、平实的语言和寓言、隐喻后面往往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清教文学影响下的美国文学的另一个重要风格特征是“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圣经》作品中很多经典意象具有广泛的象征意义,这种手法被清教徒作家运用到文学创作中,继而成为美国作家最重要的文学创作手法之一。象征手法的应用使作品的表达更具神秘的美感,并且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使作品的解读呈现多种可能性。《红字》、《白鲸》书名象征义丰富。《太阳照常升起》标题出自《圣经·旧约》《传道书》第一章4-5节“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海明威之后,美国二十世纪意象派诗人庞德把象征手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将意象的塑造视作诗歌创作的灵魂,在此理念基础上开创了意象派诗歌。之后的现代派和后现代派作家更是将这些创作理念发扬光大,将过去、现在、将来,神话和寓言,以及心理时间、心理场景与真实时空和科幻时空结合在作品里,营造出更加多元化的阅读体验和艺术审美。
四、结语
清教思想影响了美国文学的创作母题、语言风格、创作手法和审美情趣,清教思想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演变反映到美国文学作品上,构成了美国文学发展演变的一条重要脉络。虽然进入二十世纪后,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到解构主义,各种文学流派叠出,美国文学早已经超越了清教文学的范畴,但是作为美国文学发展的源头和重要精神传统,清教思想仍然一直在影响着美国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孟媛.美国清教研究百年评述[J].美国研究,2006(1):130-145.
[2]田静.解读霍桑小说中人性“原罪”思想的意义[J].芒种, 2012(4):50-51.
[3]陈华.清教思想与美国精神[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8-62.
[4]张未.诗意与思想[J].大众dv:大众摄影月刊,2007(12):105.
作者简介:张琦,上海电力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