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流感大流行

来源 :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3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气逼人的秋冬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然而今冬除了要预防此病外,还需防范极有可能暴发的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已向全球发出警告:已有36年没有发生大变异的流感病毒,可能随着禽流感的蔓延而出现能在人类之间传播的病毒变种,进而引发全球性的流感流行。而一些医学专家预测,再一次的全球性流感流行可能性很大,且很有可能从亚洲开始。随着近日《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的颁布,我国已拉开了预防流感的战斗帷幕。
  
  据资料显示,人类历史上曾多次记录下与流感“交战”的惨烈场面。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材料说,上世纪共有五次流感疫情,目前得到确证的第一次流感大流行是在20世纪初的欧洲大陆。
  1917年~1919年 ,欧洲暴发流感疫情,导致2000万人死亡,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流感疫情。
  1957年2月在我国贵州暴发流感,其后散播至世界各地。全球受影响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0%~30%,但死亡率较1919年的疫情为低,约为总人口的0.25%。
  1968年~1969年 ,流感从我国香港开始。全球当时因患此症而死亡的人数达70万人,其中美国就占3万多人。
  此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流感还有较小规模的流行。
  一连串的流感警示,令人不禁有些惊讶与恐惧——惊讶的是流行性感冒怎会有如此大的杀伤力?恐惧的是下一次流感离我们有多远?记者就此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翁心华教授。
  
  流感为何杀伤力大?
  
  流感之所以十分危险,在于流感病毒发展变化速度极快,能够一再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出现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
  翁教授从医学角度分析道:“流感病毒之所以如此厉害,关键在于它有‘抗原漂移’与‘抗原转换’的特点。”原来,在流感病毒的外壳上附有两种蛋白: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人体本身固有的抗体如果要想抵御感染,就要紧紧地咬住它们。由于流感病毒在不断变化,它每繁殖1万个就会发生一次突变。而抗体只是在已经发生的流行中形成的,因为这种“抗原漂移”的特点,抗体对以后的传染只有短期的抵抗效果。比“抗原漂移”更具有危险性的是流感病毒的“抗原转换”,在转换过程中,病毒的外壳蛋白转化成全新的形式,形成新的毒株。而人体对这种新毒株没有免疫力或免疫力很小,所以,“抗原转换”就可能导致全球性流感大流行。
  “流感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易引起其他并发症,这也是其容易致人死命的主要原因。”翁教授强调说,流感病毒感染可导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及Reye综合征,后者主要发生于2岁~16岁的儿童。另外,少数流感患者可能出现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脊髓炎、脑炎及流感后脑病等并发症。
  因此,流感对于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慢性肾炎的人是十分危险的,对婴儿威胁也很大。免疫力差的成人和儿童患流感不容易痊愈。
  翁教授提醒道:“感冒症状来得突然且较重,一定要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为何世卫组织认为
  下一次流感从亚洲暴发的可能性较大?
  
  翁教授解释说:“这与近年来亚洲地区不时暴发禽流感有关。”由于居民和猪以及禽类的关系向来比较紧密,例如鸭子,它自身不会患流感,却为流感病毒提供了种类繁多的储存地,无数病毒变种藏在它的细胞之中。
  翁教授认为,下一次流感病毒很有可能是禽类病毒和人体病毒结合成的一种新的病原体。
  
  我国制定应急预案备战流感
  
  流感常常以流行的形式出现,传染率极高。这一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极快的传播速度和对人群的极大攻击性以及对畜牧业的巨大威胁,使人惧怕。翁教授说:“尽管今年预测流感有可能较大规模流行,但并不表示一定会暴发。从上世纪的几次记录来看,流感的暴发没有固定的周期。它的不可预测性及变异的无规律性增加了预防和控制的难度。但是,预防流感已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各国也都积极预防。因此,不必过于紧张。”
  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流感作为重要的传染病予以防治,1957年即成立了国家流感中心,展开疫情监测及防治研究。此次,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紧密携手,将从速建立、完善国家流感监测网络,从而及时分析预测流感流行趋势,为疫情控制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关链接
  流感VS普通感冒
  
  翁教授表示,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许多人误将流感当作感冒,这是完全错误的。两者虽都属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但事实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五点:
  第一,引发两种疾病的病原不同。感冒不仅可由鼻病毒引起,还可由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而流感则仅由流感病毒引起。
  第二,流行情况不同。感冒多为散发,流感常突然发生,传播迅速,常造成地区流行,甚至发生世界性的大流行。
  第三,免疫状况不同。患感冒后,人体产生的免疫力弱,维持时间也短,再加上引起感冒的病毒类型多,可交叉感染,不能交叉免疫。因此,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可多次得感冒。但流感病毒特别是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除平时可散发外,每隔3年~4年可产生变异,从而引起小的流行。每隔10年~15年因病毒产生变异,会出现新型病毒,就可引起大流行。
  第四,两种疾病的症状不同。感冒常从鼻咽部发干、打喷嚏开始,然后出现流鼻涕、鼻塞、发热等症状。流感则发病急骤,有发冷、发热症状,发热时可达39摄氏度~40摄氏度,同时可有全身不适及肌肉痛症状,而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咽痛等,常比全身症状出现得晚。
  第五,二者的病程及愈后不同。感冒一般病情较轻,很少有并发症,一般一周以内就可以自愈,很少因患感冒而导致生命危险的。流感则病情较重,恢复较慢,易发生合并症,特别是儿童、老人及身体衰弱者,可因合并症而死亡。
  
  流感的临床表现
  
  流感的临床表现随病毒株、人群年龄、生理状态等而不同,可表现出不显性感染、显性感染,甚至死亡,所以,千万不可忽视。流感潜伏期一般在1天~3天,其临床特点为畏寒,稍有寒战;发烧,体温迅速升至38摄氏度~40摄氏度,头痛,全身乏力;腰背和四肢酸痛;厌食、恶心以及打喷嚏、鼻塞和流鼻涕等。少数病人的临床症状以胃肠道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型流感多见于原有慢性胃肠道疾病和小儿患者。
  无并发症患者发病后3天~4天开始恢复,而且较彻底,如有并发症康复期就延长。死亡的多为老弱、带慢性病或体弱的婴幼儿,主要因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或诱发慢性病急性发作致死。
  
其他文献
女儿为何老是挖鼻孔     问:我女儿3岁,有一个坏习惯,就是爱挖鼻孔,鼻子里如有鼻涕就被她抠了出来,没有鼻涕还照样抠,好像已习惯成自然,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大人想尽法子也制止不了,请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上海松江读者 陆新华  答:就你所描述的情况看,一般有以下可能:1.患有鼻前庭炎。多因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的分泌物刺激,或长期接触有害粉尘,或用手指挖鼻孔继发细菌感染所致。2.过敏性鼻炎。主要表
期刊
为防止流感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已制定了《国家流感大流行计划指南》,美国、加拿大等国相继制定了流感大流行应对计划。近日,我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也未雨绸缪,积极应对,以期防患于未然。  除了国家卫生防疫系统的监控,我们更应从现在起树立预防流感的意识。    预防一:接种疫苗    ★接种对象  接种流感疫苗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流感的好方法。老年人、儿童及健康状况不佳的人是流感的高危人群,也是接种流感疫苗的主要
期刊
母乳含有婴儿必需的各种养料,且比例配合得当,是孩子最适宜的天然营养品。人乳蛋白质中2/3是容易被吸收的乳白蛋白,并能保证供应各种重要的氨基酸,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脂肪是供给热量的,母乳里不但富含脂肪,还含有天然脂肪的消化酶;再加上脂肪球比牛奶或奶粉小,就更容易吸收。人乳中的乳糖完全溶于乳液中,也容易吸收;所含的矿物质及维生素都很丰富。  科学证明,母乳是没有细菌存在的,相反还含有各种预防疾病
期刊
人均3880元一桌的豪门宴席会吃出什么味来?广州二三百位近日参加“轩尼诗珍尝真品高峰汇”的名流的回答是——上吐下泻!  万年石烹海虎王、千秋北海关东参、岁月天华海鲍皇、百龄龙趸玉玲珑、四季御香大龙袍、春秋燕雪琉璃蛋、日月流金映玉鳌、长白天时雪蛤酪、千岁灵龟仙草汤……看看这份菜谱,把这么些飞禽走兽、山珍海味一股脑儿全塞进肚里,寻常人经受不住也非稀奇。  五百宾客吃趴下二三百,怎么说也有食物中毒之嫌疑
期刊
王军利是在上海一家大医院生产的。住院期间,她从妇产科一位护士长那里免费得到了一张礼品卡,凭此券可以领取一袋200克的多美滋婴儿奶粉。  从医院出来,步行3分钟就可以到超市,多美滋、美赞臣、味全、雀巢奶粉占去了超市滋补区的黄金位置。王军利把留有自己电话和宝宝出生日期的卡片交给多美滋导购员,即可领取一袋奶粉。400克1罐的多美滋奶粉价值60元,据此推算,这张卡片的价值是30元。  王军利很快接到了多美
期刊
2005年5月,上海医务界发生了一件新鲜事:华东医院挂牌成立以专家个人名字命名的诊室——“张国桢教授疑难CT读片中心”。转眼4个多月过去了,“张国桢教授疑难CT读片中心”进展如何?患者的反映又是怎样?带着疑问,笔者采访了上海华东医院放射科主任张国桢教授。    “神眼”张国桢    由于读片准确,“一眼望穿“,同事和病家送给张国桢一个雅号——“神眼”,对此,张教授笑道:“世界上哪有什么‘神眼’?我
期刊
今年35岁的林磬女士,一向身体健康,但最近走路时好几次突然感觉视线模糊,接着是胸闷,喉咙好像有个塞子似的,喘不过气来,跟着便倒下不省人事了。清醒后,还有想吐的感觉,过了一会儿,又好像一如往常,慢慢就恢复了。林女士为此惶恐不安,心想自己是不是得了不治之症。赶忙到医院进行检查,发现除了消瘦和血压低(收缩压总是在90毫米汞柱左右)之外,身体各个器官没有任何问题。当医生得知林女士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长期上
期刊
枕芯半个月一晒    据英国《焦点》月刊报道,一个用了6年的枕头,其中10%的重量由尘埃、霉菌、尘螨及其排泄物组成。这篇文章提醒我们:必须注意枕芯的清洁卫生。  人们在睡觉时,汗渍、油渍等头皮分泌物浸染枕芯,潮湿的枕芯就成为各类微生物繁殖的温床。螨虫、细菌、尘埃还会使人患上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皮肤病等。有些枕头外表干干净净,枕上去却隐隐感到有股难闻的气味,这就是没有经常晾晒枕芯的缘故。  那么
期刊
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谈糖色变”,因为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疾病。于是,各种各样的无糖食品大行其道——爱美的女士以此减肥、老年人用其控制血糖……  笔者在一大型超市调查中发现,标注“无糖”的多为奶粉、麦片、玉米粉及饮料等食品。“无糖食品比较适合患糖尿病的顾客,想要减肥的人们也最好选择无糖食品。”超市营业员对无糖食品进行着不遗余力的推销,但当笔者询问究
期刊
感到饿,就要吃;吃饱了,要吃好;吃得好,又要精……我们对食物的欲望总是无穷无尽,却不知,食之有道,能养身治病;食之无道,则会伤身致病。正如医圣张仲景所说:“若得相宜则益体,害则成疾”。因此,我们必须合理配膳,做到食饮相宜,调养脾胃,防病治病。下面是我们应该修练的食“经”——    熟食“经”  高温煮食,可以杀菌消毒,利于消化吸收。熟食还可以增进食物美味,去除异味,使对人体不利的成分分解化合或挥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