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承者守望翰墨 德艺双馨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bydd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当今社会,我们所看到的现状是,能写一手好字的人越来越少,坐姿和执笔不正确,笔画笔顺错误颠倒,不讲究字的间架结构,中小学再也见不到毛笔描红课了,而且背离传统书法艺术的“狂怪体”也渐渐侵染书坛。眼见根植于中华民族智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中国书法艺术,很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或今后的两、三代人中消失,我们能不着急吗?是危言耸听吗?不是!所以,我们需要大力发扬和继承中华文化的文明精髓,与此同时,大力发展中国传统书法艺术。
  
  爱新觉罗启骧,字滕伯,1935年生于北京,清雍正皇帝第九代孙,当代著名书法家。启骧幼年深得祖父毓逖(毓逖——清光绪帝禁卫军统领,与齐白石交往甚密。)疼爱,受书画艺术氛围熏陶,培养了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观。
  1955年,启骧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后担任高级工程师一职,从事工业及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1978年,启骧师从堂兄启功,潜心研习中国传统书法。1998年,兄长启功为他的作品集《启骧书艺集》作序时写道:“所好晋唐名家之格,骎骎可入百年宗匠之藩篱,而谦抑为怀,临古弥笃。”
  启骧热爱体育,青年时代曾是北京市足球代表队队员。1990年爱新觉罗家族40多位书画家为亚运会捐赠书画作品近二百幅(包括溥杰、启功的作品),并在日本展出,启骧作为家族的代表到日本参加开幕式并进行交流活动。
  1991年,启骧书写的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的精制册页,做为国礼在瑞士洛桑赠送给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并被国际奥委会博物馆永久珍藏。同时,他的书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天安门贵宾楼、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以及国内外朋友广为收藏。
  启骧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辅仁大学校友会美术委员会副会长。
  
   翰墨一生传承文化
  
  愛新觉罗家族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清朝的皇帝也被后世公认为个人修养和文化思想居高。爱新觉罗家族至今名人辈出,例如大家所熟知的爱新觉罗毓峨、启功、启骧……他们因何成长为有所建树的人,启骧先生讲到流传于先祖雍正教导子孙的至理名言——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
  启骧说:“立身以至诚为本。一个人立志要做一件事情时,必须‘至诚’。以诚信、谦卑的态度去追求理想中的目标与事业,孜孜不倦,方是做大事者的风格与气度。”
  而“读书以明理为先。一个人读书、求学的目的,首先是要让自己学会为人处事。”是启骧先生对于先祖之言的领悟。
  据有记载的文章介绍,清代皇室家规甚多,对子女学业要求极其严格,对皇子师父的挑选更是严格。皇室的家族成员颇有一番不得不成器的使命,这大概是这个家族人才辈出的原因之一。
  启骧先生出生在一个战乱的年代,连年的战争和动荡使得当时还年幼的他没有机会享受几年皇室后裔的优越生活。但是,“老家庭”里浓郁的艺术、治学气氛深深的影响着他。祖父毓逖与国画大师齐白石交往甚密,外出时也总喜欢把自己的长孙启骧带在身边。回忆起童年与祖父在一起的时光,先生很开心:“爷爷特别喜欢我,带我去见齐白石。我见到齐白石时,他很高兴,很喜欢我,当即赠予了我一些珍贵的礼物。”
  启骧说:“那时候的我就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亲眼看着那些书画家写字作画,受益匪浅。看到他们怎样握笔、运笔,感受到他们写字的节奏和神韵,然后我开始模仿,自己鉴赏力的功底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积累的。现在,我们很难看见这些传统的好东西。”
  
  五千年的文化该如何传承
  
  启骧先生多年来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汉字文化,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传播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国书法文化“文字美”的内涵。
  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其中,唯有中国书法,具有最悠久的历史,传播得最为广泛,同民族文化保持着最密切的关系。书法风格与审美意识的发展代表着民族文化的表征,是时代审美风尚和审美趣味的体现。
  启骧说:“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美术之魂。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对本民族源远流长文化的理解,后果非常可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指导生活与实践的价值。我们的《道德经》、《论语》,这些著作都很好的为我们提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如何和谐相处共存的道理与经验。所以,我一直致力于探索该如何将中国书法文化的灵魂与精髓传播下去。”
  先生倡导作为华夏子孙,作为一个使用汉字的中国人,人人都应重视汉字的书写,写得一手好字,写毛笔字不等同于书法,书法是一门学问,是从汉字学中分离出来而独立的高级艺术形式。
  汉字的简化适应了快节奏生活的需要,这是它进步性的体现;但是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汉字的内涵却省略了情景与韵味。研习书法的人,应该多一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多一些对繁体字的认识,这是保护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可以做到与应该做到的事情,更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现在很多人以设计流行的签名为美,以别人看不懂的怪异文字为时尚,这些都有悖于真正“文字美”的内涵。
  先生从理论阐述了指导实践的方法,在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上,先生尤其强调先继承后发展的原则。在继承历代先贤的基础上,去认识什么是文字美,理解达到美的法则与方法,尤以方法的正确与否视为成败的关键所在,他不断强调要能识别美才能创造美的艺术——“如果不知道什么字是美的,就不可能写出美的书法来,好的书法作品会带给人一种享受”,启骧先生所讲的道理看似简单,却令人回味。
  
   研习之功在于“法”
  
  启骧先生是书法界的大家,如何继承中国书法的精髓,先生提到:研习之功在于“法”。启骧说:“研习书法者要注重学法不学体,既要掌握好法的重要性、又要循序渐进形成自己的风格。”
  启骧先生几年前开始归纳整理中国传统书法之“法”,本着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到今天已经写下了几万字的笔记和例字。这些书法的“法则”对于书法研习者的学习至关重要。先生特别强调书法研习者要有规则意识,不要以哗众取宠的创新而抛弃中国汉字的书写精髓。他说:“不仅是研习书法,做任何事情都要注重规则,任何事物也都有它的规则。”
  书法与用毛笔写字是两个范畴里的概念,一个是艺术,另一个是实用。上千年来,中国传统书法的目的是研究怎样把汉字写美。创新必须以继承为基础。只有在掌握了书法的基本技法以后,熟能生巧,逐渐进入所谓“随心所欲”的境界。先生用十六个字高度概括了继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有法无法,无法有法;学书在法,奇妙在人。
  
  习字做人淡泊明志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非常注重一个人德行的教育、情操的培养,先生的翰墨人生,也处处体现传统文化的德行与礼教,值得后辈借鉴的地方颇多。其一,平易谦和、规矩做人,注重人格的修养,耐得寂寞与坎坷、经得荣辱与变迁,心态平和方字如其人;另外,先生可以将艺术间内在的相通互融与书法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既有文人的气韵又有将帅的雄风。
  许多年来,慕名上门求教于先生的人络绎不绝,都希望做启骧老先生的门生,而他却对收徒一事表现得既吝啬又着实慷慨。
  启骧先生在2006年初夏口述的《启功大哥,我想念您——纪念启功大师逝世一周年》的文章中写道“大哥的言传身教使我懂得,书法不仅是一种技能,一门艺术,更是一个人的品行和修养。”并以“习字做人、淡泊明志”八个字作总结。所以,先生对门生的要求重在德行,而非金钱。面对品行好、有天分的学者,先生的言传身教是慷慨而无私的。他说:“研究艺术要准备好为之献身,踏踏实实地勤奋地去钻研去苦练。如果把物欲的成名放在心上当目标,很难领悟艺术的真谛,很难取得成功。
  
  中国书法之美的奥妙
  
  采访是在启骧先生家中进行的,客厅的墙上是一幅丈二整纸气势磅礴的行书作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幅作品曾多次获得外国友人的褒奖。面对那些金发碧眼的外籍人士称赞自己的作品时,他也曾惊讶——他们懂书法吗?也许,他们不一定能看懂中国字,但艺术之美,没有国界;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认同,没有国界。中国书法之美的奥妙宛如一首动听的交响乐。
  启骧说:“一幅书法作品,就像一首乐曲,一个字就像其中的一个小节,而笔画就像其中的一个音符。作为整幅书法作品,首先要讲究总体结构,总体的美。用它的节奏、旋律,来表达一种感情。激昂奔放之处,如山洪暴发,电闪雷鸣;悠扬婉转之处,若潺潺流泉,细雨润物。每个字,一个小节也都是一个组成部分,决不可马虎随便,都要禁得起推敲。而笔画又是字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写好每一笔,是基本功。就像小提琴家用弓子摩擦琴弦,能发出优美的乐音,而未经训练的人可能就会发出噪音来。要掌握运用笔墨需要刻苦练习。对于立志研习中国书法的人不仅要勤奋,还要懂得怎样勤奋。”
  中国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其重要地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书法是一门艺术;书法中蕴藏着一种民族精神;书法表现了一种中华民族的审美倾向;书法可以修身养性。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件瑰宝,这在西方文化中是没有的,就像中国武术、中国京剧一样,举世无双,更显其稀世价值。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做点儿事儿。”
  
  启骧先生为实现自己的心愿——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做点儿事儿,为给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书法作品,坚持不懈。先生在2008年初始决定将自己刚刚完成的小楷作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捐献给慈善机构,拍卖所得款项将用于中国传统书法及传统中医药学的拯救与传承。
  這部精湛的书法作品倾注了启骧先生七年的心血。《金刚经》(鸠摩罗什译本)全文五千五百余字,启骧先生在完成这部作品时,每个字都抄写了若干遍;七十二页的作品,哪一页上有一个字不满意或是遗漏了,他都要重新抄写这一整页;因为患了眼疾,启骧先生以后也不可能再完成同样的作品了。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什么不把这样的“宝贝”留给自己,留给后代。他说:“因为我想尽我的微薄之力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做点儿事儿。正因为这部作品好,其一,才能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传统书法的美;其二,才能卖出它的价值,为培养中国传统的书法和中医药学继承人多提供一些经济援助。”
  明年在首都博物馆启骧味辛夫妇将举办书画联展。此时,他正在为幼儿启蒙教育而撰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准备于年底集结出版。相信,这部作品的问世,对于后人德育与学习继承中国书法之美带来深远的意义与积极的福音。
  后记:采访结束后,笔者深深的被这位老者的精神所感动,他是那样的坚韧与执着,他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誓把传播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作为己任,并力图把这种精神传播给每一个中国人,感染大家能够行动起来,拿真正的艺术与世界文明对话!
其他文献
郭台铭祖籍泽州县南岭乡葛万村,生于1950年10月8日,是家中长子,由于家境贫寒,1966年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当业务员。1971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公司,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1985年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富士康自有品牌。1988年在内地投资兴办生产电脑接插件、精密零组件、机内线缆、精密模具及电脑整机,在深圳
常永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常务副市长。在抢救被暴雪掩埋的从哈尔滨开往包头的1814次列车和千余名旅客中,起到了至为关健的作用,使1400名旅客安全脱险,无一被冻伤,创造了在强暴风雪中抗灾抢险的又一奇迹。  2010年的1月2日至3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遭遇了持续罕见的暴风雪的袭击,乌市境内风雪弥漫,气温骤降到零下四十度以下,最大风力达到九级,大部分地方能见度不足两米,给当地群众特别是农牧民的生活、生
村上春树,1949年生于日本兵库县,早稻田大学戏剧系毕业,1979年以第一部创作小说《且听风吟》得到当年日本的群像新人奖。获得野间文艺新人奖和谷崎润一郎奖的作品――《挪威的森林》――迄今卖了超过700万本,使作者成为日本最畅销的作家。村上春树曾翻译F.s cott Fitzgerald,Paul Theroux,John lrving 及Raymond chandler的小说,九十年代 在美国普林
84岁,李嘉诚走到了他的本命年。民间说,“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但84岁的李嘉诚仍然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84岁的李嘉诚依然耳聪目明,深谙市场玄机;84岁的李嘉诚更是宣称自己“身体很好”,并无退休计划:84岁的他已然不是“民间传说”所能左右的。  华人首富分家  现在,香港人一般认为在本土有“四大家族”,即长和系的李嘉诚家族、新鸿基的郭氏家族、恒基兆业的李兆基
9月3日,由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主办的“全国新媒体创新发展2013高峰会”在北京天通苑黄河京都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翟惠生;中宣部舆情顾问、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张虎生;著名经济学家、经济日报社原总编辑艾丰;中国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经济日报社原总编辑冯并;北京大学战略研究中心新生经济研究所所长郭夏等出席并讲话,中国网、新华网、人民网等近百家网络媒体精英共聚一堂,热
抗日战争后期,日本侵华军于1944年向豫湘桂黔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中国军队官兵英勇抗击。由于敌强我弱的状况尚未根本转变,中国连续七年抗战,师劳兵疲。当时中国一些精锐之师正在缅北滇西发起进攻,收复失地,国内战场的戰力因此而减弱。过去许多著作指责国民政府的军队大溃败,丧师失地,不无片面之处。事实上,抗日战争后期,正面战场上的中国军队仍然继续艰苦抗击日军,方先觉第十军坚持四十七昼夜之衡阳保卫战
在移动社交的时代,人们在公交车上、在行人道上低头用手机“社交”,却罔顾了周围活生生的人性世界。这种“亲远疏近”的社交格局,令一些人不解。然而,移动社交或者社交网络也有另外“负能量”的一面——欧美学者一项对Facebook用户的少见的跟踪研究发现,网民使用Facebook越多,他们就越颓废,对自己的生活就越不满意。  这项跟踪研究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的Ethan-Kross和比利时Leuven大学的Ph
3月10日出炉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内地首富名号被百度CEO李彦宏摘得。从1999年创办百度公司,李彦宏用12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普通工程师到内地首富的蜕变,也给世人展示了一条看上去颇为完美的创业之路。    创业经历    回国创业前,远在美国硅谷的李彦宏很享受自己的打工生涯,“觉得种种花草也挺开心。”  作为工程师,李彦宏在美国的8年的职业生涯无疑是成功的。他先后担任了道琼斯公司高级顾问,《
2013 年6月初,上海。傍晚,漫步外滩金融广场。“外滩牛”撅着打了个圈的尾巴冲着华灯绽放的陆家嘴 , 摆出决斗的姿态 , 牛气冲天。你会发现,“外滩牛”同闻名世界的“华尔街铜牛”何其相似。没错,诞生于 1989 年的“华尔街铜牛”和 2010 年创作的“外滩牛”均出自美籍意大利裔设计师莫迪卡之手。  眼前这头憋着劲儿往前冲的“外滩牛”使我联想到另一头牛——潘鹤先生为深圳特区创作的“垦荒牛”,创作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就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有关不接受中国领导人波茨坦涉日表态一事,陪同李克强访德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回国前在柏林就此表示,日方表态缺乏常识,不可理喻。  王毅称,我们敦促这些人再老老实实做一回学生,重新看看《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不要再说这种缺乏常识的话。  王毅进一步表示,日本当年是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明确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