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育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正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目的在于改善传统教学的不足。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小学生在音乐素养的培育上,获得良好效果。相对而言,小学生的音乐天赋是比较高的,通过应用节奏训练的方法,能够在音乐教育上取得良好效果。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节奏;训练;小学;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46-01
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节奏训练的应用,可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音乐本身属于艺术科目,对于小学生的综合成长、文化熏陶等,都会产生较大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节奏训练,在于让小学生跟随内心的律动,有效吸收音乐知识,从而能够在音乐学习中,抒发内心的情绪。
一、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现阶段的教育工作当中,比较主张的方法在于综合教育,通过开展小学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在音乐的理解能力上提升,寻找到合理的发泄方式,让小学生在成长方面获得更多的快乐[1]。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节奏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节奏训练,能够让小学音乐教学更加健全。传统的教育工作开展,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通过教师的灌输式引导来完成的。但是节奏训练有所不同,即便是丝毫不懂得音乐基础的小学生,也能够跟随差异性的节奏来开展律动。节奏訓练的实施过程中,能够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天赋,在知识和能力的塑造过程中,更加贴近小学生自身的成就,这样就进一步减少了生硬灌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对于小学生的不断进步而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第二,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节奏训练的开展更加有趣,可通过很多的小游戏来完成,这样操作的好处在于,能够充分避免课堂上的枯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形象化教学
就小学音乐教学本身而言,节奏训练的开展具有很强烈的必要性,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让学生按照形象化的方法来学习。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还有待提升,如果教师在语言传授或者是教育方法上表现的过于复杂,并不能确保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得到良好的成绩,反而有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形象化教学的意义在于,让小学生按照不同的形象来记忆,从而在节奏训练过程中,逐步的掌握要领。例如,看节奏谱读歌词。这种教学模式更为直观,教师出示歌曲的节奏图谱,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画好的节奏内容来读歌词。进行身体动作学习。直观教学还包括对学生自身节奏感知的放大,因为听到音乐人就会自动地晃动身体,而教师要利用这种感受教给学生认识二拍子、四拍子、三拍子,通过拍手、跺脚、晃动等方式来感知节奏。由此可见,形象化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对很多方面的内容积极的改善,告别了过往的恶性循环。
(二)创造型教学
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尝试通过创造型的教学来完成。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节奏训练的最大要点就是节奏本身,不同学生在音乐知识的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应该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方式上积极的学习,从而在小学音乐教学的综合成绩上,努力获得大幅度的提升。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当下的教学标准,认为创造型教学的开展,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第一,节奏本身的设计和开展,应该让小学生多多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一味的去传授和教育,很容易对小学生的内心感受产生忽视的情况,这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进步而言,很容易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容易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打击现象。第二,在创造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多多应用一些有趣的歌曲来完成,尤其是节奏感强烈的歌曲。通过这样的模式来教育,可以让小学生在脑海当中,形成更加深刻的记忆,对于节奏的多方面学习和锻炼,能够在基础上更加的巩固。
(三)模拟化教学
经过前几项教学工作的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节奏训练运用,基本上能够得到良好的成绩,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在日后的教育成绩上进一步的巩固,还应该坚持开展模拟化教学。首先,模拟教学的开展,能够塑造不同的节奏环境,让小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自身的综合成就,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而言,能够给予较多的肯定。其次,在模拟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加深师生沟通、交流,促使小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总结
本文对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展开讨论,现阶段的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很多内容都表现出较好的效果。日后,应继续对节奏训练开展深入研究,不断的提高教学的综合效果,要努力让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上,获得科学的指导与帮助。与此同时,小学音乐教学的体系,必须不断的融入一些新的理念,要让小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香玉.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159-160.
[2]陈奕萍.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小学),2014(01):42.
【关键词】节奏;训练;小学;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46-01
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节奏训练的应用,可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音乐本身属于艺术科目,对于小学生的综合成长、文化熏陶等,都会产生较大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节奏训练,在于让小学生跟随内心的律动,有效吸收音乐知识,从而能够在音乐学习中,抒发内心的情绪。
一、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现阶段的教育工作当中,比较主张的方法在于综合教育,通过开展小学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在音乐的理解能力上提升,寻找到合理的发泄方式,让小学生在成长方面获得更多的快乐[1]。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节奏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节奏训练,能够让小学音乐教学更加健全。传统的教育工作开展,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通过教师的灌输式引导来完成的。但是节奏训练有所不同,即便是丝毫不懂得音乐基础的小学生,也能够跟随差异性的节奏来开展律动。节奏訓练的实施过程中,能够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天赋,在知识和能力的塑造过程中,更加贴近小学生自身的成就,这样就进一步减少了生硬灌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对于小学生的不断进步而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第二,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节奏训练的开展更加有趣,可通过很多的小游戏来完成,这样操作的好处在于,能够充分避免课堂上的枯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形象化教学
就小学音乐教学本身而言,节奏训练的开展具有很强烈的必要性,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让学生按照形象化的方法来学习。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还有待提升,如果教师在语言传授或者是教育方法上表现的过于复杂,并不能确保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得到良好的成绩,反而有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形象化教学的意义在于,让小学生按照不同的形象来记忆,从而在节奏训练过程中,逐步的掌握要领。例如,看节奏谱读歌词。这种教学模式更为直观,教师出示歌曲的节奏图谱,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画好的节奏内容来读歌词。进行身体动作学习。直观教学还包括对学生自身节奏感知的放大,因为听到音乐人就会自动地晃动身体,而教师要利用这种感受教给学生认识二拍子、四拍子、三拍子,通过拍手、跺脚、晃动等方式来感知节奏。由此可见,形象化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对很多方面的内容积极的改善,告别了过往的恶性循环。
(二)创造型教学
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尝试通过创造型的教学来完成。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节奏训练的最大要点就是节奏本身,不同学生在音乐知识的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应该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方式上积极的学习,从而在小学音乐教学的综合成绩上,努力获得大幅度的提升。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当下的教学标准,认为创造型教学的开展,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第一,节奏本身的设计和开展,应该让小学生多多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一味的去传授和教育,很容易对小学生的内心感受产生忽视的情况,这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进步而言,很容易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容易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打击现象。第二,在创造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多多应用一些有趣的歌曲来完成,尤其是节奏感强烈的歌曲。通过这样的模式来教育,可以让小学生在脑海当中,形成更加深刻的记忆,对于节奏的多方面学习和锻炼,能够在基础上更加的巩固。
(三)模拟化教学
经过前几项教学工作的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节奏训练运用,基本上能够得到良好的成绩,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在日后的教育成绩上进一步的巩固,还应该坚持开展模拟化教学。首先,模拟教学的开展,能够塑造不同的节奏环境,让小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自身的综合成就,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而言,能够给予较多的肯定。其次,在模拟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加深师生沟通、交流,促使小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总结
本文对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展开讨论,现阶段的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很多内容都表现出较好的效果。日后,应继续对节奏训练开展深入研究,不断的提高教学的综合效果,要努力让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上,获得科学的指导与帮助。与此同时,小学音乐教学的体系,必须不断的融入一些新的理念,要让小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香玉.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159-160.
[2]陈奕萍.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小学),20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