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流式细胞仪分析在淋巴瘤性红皮病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king_man_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在红皮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就诊的29例红皮病患者,包括6例红皮病型蕈样肉芽肿(EMF)、5例Sézary综合征(SS)及18例不同病因的炎症性红皮病(IE),4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表型及克隆性,比较其在炎症性红皮病与淋巴瘤相关红皮病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4组受试者的T细胞、B细胞、NK细胞及CD4-CD8-细胞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SS患者T细胞比例(93.8% ± 3.4%)高于EMF(42.7% ± 6.4%)及IE(46.0% ± 6.8%,t = 12.8、14.4,P < 0.001),IE患者CD4-CD8-细胞比例(0.37% ± 0.40%)低于EMF(2.93% ± 0.84%)及SS(2.38% ± 0.74%,t = 9.2、6.7,P < 0.05)。健康对照及IE患者均未检测到克隆性T细胞受体可变区β链(TCR-vβ)表达;3例EMF及所有SS患者检测到表达克隆性TCR-vβ的细胞亚群,且TCR-vβ克隆性细胞均为CD4+CD7-CD26-表型。4组受试者CD4+ 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4、CXCR3、CCR5与皮肤淋巴细胞抗原(CLA)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细胞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IE患者表达CCR4、CLA、PD-1细胞比例低于SS及EMF患者(均P < 0.001),表达CXCR3、CCR5细胞比例高于SS患者及EMF患者(均P < 0.001)。

结论

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表型及克隆性,可为红皮病患者的病因诊断提供佐证,有助于淋巴瘤相关红皮病与炎症性红皮病的鉴别诊断。

其他文献
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最常见的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肾癌、胃肠道肿瘤等。晚期肿瘤一旦发生骨转移,会引起局部的骨质破坏,从而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神经压迫、高钙血症等一系列骨相关事件(SREs),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脊髓压迫,引起截瘫。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患者大多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针对骨转移瘤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治疗,除了积极对原发肿瘤进行病因治疗外,骨转移性癌痛应遵循全身药物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模式,局部治疗包括介入治疗和姑息性放疗。而全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蜜远志的炮制工艺.方法:对炮制温度、炮制时间、炮制时加蜜量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以蜜远志中细叶远志皂苷和远志(口山)酮Ⅲ含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蜜远志的炮制工艺.结果:蜜远志最佳炮制工艺为炮制温度100℃,炮制时间3.3 min,炮制时加蜜量21%.结论:该研究确定了蜜远志的最佳炮制工艺,为蜜远志的临床使用和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为蜜远志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