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生态环境是关系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回应社会现实,将政治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是关系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回应社会现实,将政治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要求纳入法典的制度建构之中。在保持民法根本属性的前提下,《民法典》在公益性与民事权利行使的私益性之间寻求协调,在私法层面为生态治理提供了基础性制度保障。《民法典》一方面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确立为一项基本原则,对生态治理需求进行了整体性回应。另一方面在具体规则方面,分别在行为规则领域、救济规则领域体现了生态治理的需求。总之,《民法典》
其他文献
无证擅自驾驶他人车辆,超速发生事故导致肇事者当场死亡,车主是否应该承担责任?日前,重庆市垫江县法院审结了一起特殊的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确定车主不需赔偿。2020年1月13日
<正>近年来,忻州市税务局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和大数据时代变革,将加强智能税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强化税收工作的基本思路,对深化信息运用和税收风险管理工作高度重
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上,采用高温等温压缩试验,对Cu-Cr-Zr合金在变形温度为600800℃、应变速率为0.015 s-1和总压缩应变量约5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利用
教改课题研究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调查并分析了江西省高职院校教师教改课题研究认知情况,同时以2015-2016年两年立项的省级教改课题数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问题已成为我国目前最严重的健康问题。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二者又互为因果、相互作用,